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4655)
2022(12007)
2021(11029)
2020(9013)
2019(20214)
2018(19649)
2017(38539)
2016(20653)
2015(23097)
2014(23115)
2013(23375)
2012(21993)
2011(19648)
2010(20228)
2009(19134)
2008(19439)
2007(17551)
2006(15838)
2005(14542)
作者
(58872)
(49403)
(49153)
(46269)
(31460)
(23710)
(22288)
(19176)
(18762)
(17792)
(16982)
(16651)
(16030)
(15564)
(15528)
(14965)
(14443)
(14282)
(14266)
(14159)
(12404)
(12360)
(12110)
(11451)
(11128)
(11072)
(11053)
(11025)
(9916)
(9806)
学科
(104876)
经济(104770)
(93265)
(74746)
企业(74746)
管理(72406)
(47426)
方法(42143)
(38478)
数学(33869)
数学方法(33737)
业经(32149)
农业(31850)
中国(28997)
地方(27292)
(22811)
财务(22794)
财务管理(22741)
(22517)
企业财务(21663)
技术(18747)
(17786)
(17613)
贸易(17598)
(17041)
(16889)
(16115)
银行(16105)
(15945)
(15855)
机构
学院(306383)
大学(297526)
(137495)
经济(135023)
管理(123150)
理学(105201)
理学院(104194)
管理学(103059)
管理学院(102477)
研究(99194)
中国(82874)
(70242)
(61522)
(59417)
科学(55738)
财经(52184)
(49501)
(49403)
中心(47237)
(47190)
农业(45000)
业大(43862)
研究所(43415)
经济学(41901)
(38882)
北京(38585)
经济学院(38066)
财经大学(37759)
(36813)
师范(36527)
基金
项目(193415)
科学(155268)
研究(147493)
基金(141610)
(120049)
国家(118828)
科学基金(104659)
社会(98609)
社会科(93428)
社会科学(93408)
(77892)
基金项目(75065)
教育(65561)
自然(63429)
(62382)
自然科(61994)
自然科学(61983)
自然科学基金(60918)
编号(60222)
资助(56851)
成果(47777)
(47071)
(43705)
(42914)
重点(42559)
国家社会(41099)
(40827)
课题(40760)
创新(39339)
发展(39253)
期刊
(166029)
经济(166029)
研究(94430)
中国(64589)
(61259)
(59184)
管理(47404)
农业(40751)
科学(39908)
学报(39649)
(39133)
金融(39133)
业经(32863)
大学(32171)
学学(30748)
技术(27354)
财经(26975)
教育(26015)
经济研究(24848)
(23164)
问题(22381)
(21002)
技术经济(17922)
世界(16403)
(16004)
农村(15932)
(15932)
商业(15905)
经济问题(15165)
农业经济(14886)
共检索到482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王林萍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农村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系统的涉农贷款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涉农贷款、财政支农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涉农贷款、财政支农与地区农业发展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都有力的促进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是这种效应表现的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转化效率的不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悦  霍学喜  
运用VAR模型对河北省财政支农、涉农贷款与农业产值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的财政支农、涉农贷款与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两者都对农业产值有正面贡献但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支农资金结构欠合理与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健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乐芬  何婷  
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区域需求差异的研究有利于推动银保互动机制优化与复制推广。笔者从区域发展的视角对江苏省1 94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贷的需求意愿进行区域性对比并选用Log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贷的需求意愿明显高于发达、中等发达地区;资金需求、农业保险贷认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农业保险贷的共性因素;除此之外,发达地区侧重考虑农业保险的损失弥补能力;中等发达地区综合考虑其自身、银行保险机构的信贷特征与保险服务;欠发达地区主要关注自身经营特征与保费承担能力。推进涉农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不应采取"一刀切"政策,发达地区应着重推进现代农业保险产品试点、构建多种"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中等发达地区应简化农业保险贷流程、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欠发达地区应加大地方政府支持、提高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市场供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飞  
当前,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扶持政策存在三方面问题。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用有限。一是增量考核条件对新设机构更为有利,忽视了对支持"三农"贡献度大小的政策引导。"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的满足是全体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增量的纵向考核固然重要,机构间的横向对比也很重要。在目前县域经济状况下,加之人民银行用差别准备金率动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烁  臧雪华  陈龙鑫  
从民族贫困地区县域视角研究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测涉农贷款需求量,对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内蒙古喀喇沁旗金融服务和农业经济发展调研基础上,运用计量软件实证分析涉农贷款的贡献度,预测内蒙古喀喇沁旗实现"十二五"期间农业经济发展对涉农贷款的需求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涉农贷款投入力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有龙  
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财政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县域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但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区、各金融机构在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时由于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国家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支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翔宇  武宁  李晴  
为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促进我国农村信贷良性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贷款保证产品,但在涉农领域,现有的贷款保证产品界定不清、保险公司定位不明确、反担保体系不完善、费率设定单一是其并未发挥担保职能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保证业务和保证保险的基本定义及相关理论,提出理论上涉农贷款保证业务优化的操作流程设计,并指出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确定合理有效的反担保物、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贷款保证产品费率厘定流程等措施是解决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现存问题的重要措施。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洪炜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试点为例,利用各县域2006—2021年工商注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分析正规金融支农如何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研究结果显示,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能够显著增加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该政策的作用效果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而削弱,随着地方涉农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强化,并受到奖励资金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显著提高县域的粮食产量。因此,财政引导的正规金融支农能够有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应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在奖励支出中的分担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桂云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本文介绍了涉农贷款统计现状,实证分析了黄冈市涉农贷款统计运行情况,指出了涉农贷款统计中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涉农贷款统计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传奇  张羽  
农户融资行为有生产目的和非生产目的,贫困农户融资偏好于非生产,富裕农户融资偏好于生产,从农户融资效用角度比农户融资利润角度分析农户更准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三条结论,一是降低利率抑制了金融机构贷款给融资能力弱的贫困农户,但低利率却促使贫困农户融资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影响贷款底线。二是信用建设与减低融资成本虽能促进农户融资,但存在作用范围。三是需要根据农户融资行为对贷款措施的敏感程度划分农户,并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政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虽经历几次微调,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调研发现,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在制度设计、指标设计、统计操作与数据申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涉农贷款数据失真、划分不准、操作困难、反映不全、应用受限。本文从修订制度框架、调整报表设置、修订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增设部分统计指标、推进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标准化建设及加强培训与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