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7)
2023(7793)
2022(6232)
2021(6079)
2020(4938)
2019(10805)
2018(10782)
2017(19589)
2016(11154)
2015(12607)
2014(12793)
2013(12731)
2012(11727)
2011(10601)
2010(10829)
2009(10166)
2008(10289)
2007(9327)
2006(8396)
2005(7284)
作者
(32629)
(28199)
(27354)
(26213)
(16973)
(13404)
(12329)
(10949)
(10415)
(9893)
(9498)
(9197)
(8952)
(8945)
(8749)
(8257)
(8070)
(7879)
(7848)
(7694)
(7028)
(7001)
(6785)
(6576)
(6369)
(6344)
(6118)
(6020)
(5858)
(5799)
学科
(48646)
(43671)
经济(43612)
(38938)
农业(32428)
管理(30634)
(23528)
(18282)
企业(18282)
业经(16436)
中国(13916)
(13436)
财政(12684)
农业经济(12380)
地方(12363)
方法(11485)
(11208)
(10947)
(10242)
数学(9911)
(9870)
数学方法(9824)
(9704)
农村(9684)
收入(9618)
(9506)
及其(9442)
(8983)
财务(8956)
财务管理(8915)
机构
学院(157498)
大学(150357)
(62005)
经济(60551)
管理(57448)
研究(56372)
(52418)
理学(48955)
理学院(48487)
管理学(47679)
管理学院(47415)
中国(45354)
农业(39740)
科学(36142)
(35323)
(32073)
业大(32042)
(30158)
研究所(26919)
中心(26870)
(26572)
农业大学(24278)
财经(23404)
(23304)
(21121)
(20694)
师范(20464)
(20225)
(19742)
北京(19555)
基金
项目(103474)
科学(79293)
研究(78929)
基金(71926)
(63374)
国家(62654)
科学基金(51974)
社会(48799)
社会科(45589)
社会科学(45576)
(43460)
基金项目(38266)
编号(35193)
(34264)
教育(33792)
自然(31492)
自然科(30550)
自然科学(30537)
(30428)
自然科学基金(29950)
成果(28755)
资助(28082)
(23977)
课题(23463)
重点(22883)
(22440)
(21051)
(20740)
(20120)
国家社会(20096)
期刊
(81419)
经济(81419)
(59257)
研究(44935)
中国(41818)
农业(40114)
(30638)
学报(29933)
科学(25477)
大学(22641)
学学(21636)
业经(20599)
(17984)
(16251)
金融(16251)
教育(15887)
管理(15695)
农业经济(14593)
农村(14117)
(14117)
技术(12190)
(12088)
问题(11806)
财经(11244)
资源(10455)
经济研究(9784)
业大(9658)
(9538)
农村经济(9320)
世界(9276)
共检索到253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姣  
税费改革后,国家涉农财政资源是采取技术化分配方式输入农村,没有实现向村级治理资源的转化,未起到增强村庄治权的效果。成都市和清远市农村资源分配体系创新实践通过资源整合、组织配套和分配程序创设等体制建设重构了国家涉农财政资源的民主化分配体系。其所内涵的村级组织资源统筹机制、村民利益关联机制和村民民主参与机制实现了村庄治权再造,这对优化国家涉农财政资源分配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海远  田志磊  徐琰超  
本文在村庄层面探讨了财政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并揭示了财政资金对村庄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从而补充了财政资金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村庄和农户的分配过程。从实践来看,财政资金从乡镇到村庄、再到农户的纵向分配中,偏向于被富裕村庄和高收入农户获得,由此扩大了村庄间和村庄内部的收入差距水平。而进一步的证据表明,由于地方政府亲生产性支出的偏好,导致基本建设性类支出比例过高,而该类支出对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弹性更大,从而财政资金对高收入农户更加有利。综合来看,偏向性的资金分配方式和亲生产类的资金使用去向,使得中国农村财政具有显著的村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萧明同  陈灿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屹巍  邓伟平  
涉农财政资金整合旨在探索解决长期以来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在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出了"以整合后的涉农财政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但该种模式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需加以重视。涉农财政资金整合融资模式涉农资金整合融资是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屹巍  邓伟平  
涉农财政资金整合旨在探索解决长期以来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在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出了"以整合后的涉农财政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但该种模式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需加以重视。涉农财政资金整合融资模式涉农资金整合融资是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欧阳天健  
消费税改革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消费税的调控属性影响着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也因为在现阶段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消费税或许可以成为纾解地方财政困局的一剂良方。其实无论是从财政属性,还是从调控原则来看,消费税都可被改造为央地共享税。但消费税的总体体量尚小,且增长速度疲软,恐难担当地方主体税种的重任,仅能与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等一道共同组成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出于平均各地财政能力之考虑,建议以财政收入按比例在央地之间分享,不同地区的分享比例可以稍有差异,并对部分财政收入规定专项用途,以确保受益原则的落实。最后,应当指出的是,消费税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在央地关系协调的大视角之下,还应注意协调其与增值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和房地产税等已开征或即将开征税种关系的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新中国建立之后,收入分配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其调节范围的限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节范围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和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红   原璐璐   赵一夫  
近年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动力不足。北京市58个涉农投资主体和115个村庄调查显示,社会资本供给与村庄需求及村庄要素供给与投资主体要素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将经济基础纳入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中要素供求双向失衡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乡村经济基础难以有效支撑社会资本的投资需要,二是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导致其经营方式与乡村社会机理不适应,三是城乡二元的投融资体制机制阻碍了社会资本有效进入乡村,四是治理结构偏差引致了社会资本与农村资源要素之间的错配。建议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注重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乡村资源要素的功能,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深化城乡要素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调节和引导作用,提高社会资本投资供求的匹配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乐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分配体系总体框架胡乐亭财政作为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和政府活动范围。财政分配体系的界定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界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健民  
村庄公司化再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现代文化向农村渗透。资本下乡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应创新“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权力制衡机制有序引导村庄再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中辉  
从分配制度着手,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定其功能系数,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杭州东华链条厂(简称东华厂)在高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拉动式的分配体系:以绩效为中心,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工资制度并存的分配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邢成举  
1.土地财政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财政的出现增加了村民生活的支出,也降低了中央惠民政策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减弱了村民对政府政策的认同与支持。土地财政让新农村建设惠民和便民的目的发生了变异,村民尽管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土地财政的做法与新农村建设当中的管理民主的精神是不一致的,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也难以获得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广梅  栾敬东  
我国高等院校农经专业为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设置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模糊了专业性质,无法正确引导毕业生在涉农和农业领域就业。必须从增设农学课程、梳理非农课程内在联系、增设实习学时以及设置弹性课程等方面入手,加强新时期具有涉农就业意愿的农经人才的培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刚  
本文分析了四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矿产资源财政收入的分配模式,即:统筹分配、共享机制、分税制度和社区直接参与分配。进而认为,一国的矿产资源财政分配制度要被接受并成功实施,必须在尊重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背景以及历史传统等基础上,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配体制。具体到我国而言,就是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增加资源所在地县乡和社区在财政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鼓励企业建立社区发展合作项目,并给予税收减免和抵扣的激励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泽昊  
各国财政支农政策是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汲取国外财政支农先进经验,要注意其是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土相符"。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财政支农,财政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安置和发展也是财政支农。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载体,财政应给予其适当支持和引导。财政支农政策应该公开化、法制化,财政应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