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4)
- 2023(13822)
- 2022(11669)
- 2021(10813)
- 2020(8760)
- 2019(19961)
- 2018(19763)
- 2017(38074)
- 2016(20387)
- 2015(22732)
- 2014(22702)
- 2013(22591)
- 2012(21372)
- 2011(19943)
- 2010(20737)
- 2009(19363)
- 2008(18872)
- 2007(17311)
- 2006(16034)
- 2005(14800)
- 学科
- 济(110220)
- 经济(110134)
- 业(63083)
- 管理(54445)
- 农(48350)
- 企(40578)
- 企业(40578)
- 方法(35269)
- 农业(32398)
- 数学(31054)
- 数学方法(30577)
- 中国(29878)
- 地方(29461)
- 业经(25251)
- 制(18796)
- 学(18489)
- 财(18126)
- 贸(17250)
- 贸易(17234)
- 策(17159)
- 易(16601)
- 发(16568)
- 地方经济(16515)
- 银(16180)
- 银行(16169)
- 融(15938)
- 金融(15938)
- 行(15770)
- 环境(14390)
- 技术(14338)
- 机构
- 学院(302309)
- 大学(296170)
- 济(138845)
- 经济(136102)
- 管理(116044)
- 研究(110337)
- 理学(98847)
- 理学院(97739)
- 管理学(96019)
- 管理学院(95439)
- 中国(86352)
- 科学(63360)
- 京(62604)
- 农(62591)
- 财(59669)
- 所(56106)
- 中心(50512)
- 研究所(50111)
- 江(48385)
- 农业(47498)
- 业大(45972)
- 财经(45819)
- 经(41386)
- 经济学(41295)
- 范(40157)
- 北京(40003)
- 师范(39822)
- 院(38315)
- 州(38172)
- 经济学院(36607)
- 基金
- 项目(189815)
- 科学(150855)
- 研究(143229)
- 基金(136930)
- 家(117784)
- 国家(116693)
- 科学基金(100436)
- 社会(93152)
- 社会科(88024)
- 社会科学(88004)
- 省(76038)
- 基金项目(70837)
- 教育(64345)
- 划(62085)
- 自然(61850)
- 自然科(60432)
- 自然科学(60422)
- 自然科学基金(59320)
- 编号(59238)
- 资助(56263)
- 成果(48444)
- 发(47101)
- 重点(42531)
- 部(42097)
- 课题(41539)
- 创(39460)
- 发展(38813)
- 国家社会(38245)
- 展(38199)
- 创新(36739)
- 期刊
- 济(172921)
- 经济(172921)
- 研究(96142)
- 中国(68718)
- 农(65310)
- 管理(44629)
- 农业(43909)
- 财(42441)
- 科学(41826)
- 学报(41409)
- 融(36094)
- 金融(36094)
- 大学(33146)
- 教育(32581)
- 业经(31519)
- 学学(31405)
- 技术(28780)
- 经济研究(26491)
- 财经(22809)
- 问题(22636)
- 业(21365)
- 经(19771)
- 世界(18221)
- 技术经济(17678)
- 统计(16228)
- 贸(16022)
- 农村(15745)
- 村(15745)
- 经济问题(15526)
- 农业经济(15246)
共检索到486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发展涉农平台经济是当前农业产业组织转型与创新的重要方向,目前涉农平台主要有涉农电商平台、农业创新服务平台、新型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以及复合型平台等。通过涉农平台的专职交易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强化了市场机制,激发了小微农业主体活力。由涉农平台主导形成的农业产业生态圈,为现代要素进入农业和普通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提供了载体。因此,应将涉农平台作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进行重点支持。由于在临界规模、定价策略、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发展涉农平台经济要注重甄选适宜主体、瞄准带动力强的平台业务、重视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彩娟 司宇
农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农业保护体系。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将双边或者多边的农产品信息、要素、资源等等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涉农平台。本文对涉农平台概念进行了深刻阐述,并通过涉农平台典型案例加以诠释。涉农平台与其他平台不同,在受到内部、外部的综合作用下,有自己独特的生成机理。文章对该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对形成后的涉农平台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强调了桥梁连接的重要性;随后对涉农平台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针对目标群体的基础上,克服现代因素进入农业的最后障碍,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来引导平台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芦千文 张益
涉农平台经济是农业分工深化过程中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演化路径,已成为农业产业组织转型与业态创新的重要方向,有以涉农电商平台、现代农业创新服务平台、新型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等为核心形成的新兴涉农平台经济模式。涉农平台经济为现代要素进入农业和普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载体,在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农平台可作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重要成员,目前存在着定位模糊,真假难辨,层次低、功能弱、同质化、盈利难,监管机制不匹配等问题。需要发挥政策推动、引导、规范作用,甄选适宜主体发展涉农平台经济,建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刚
通过对双向流通视角下涉农电商发展现状、问题的研究可知,我国涉农电商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化,降低农业生产与交易成本,促进农业技术发展与农业国际化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流通成本较高,政策支持和引导的缺失,渠道与价格设计的不协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双向流通视角下涉农电商发展的速度与效益还未能得到充分开发。针对当前的问题,可以从降低物流成本、完善政策支持引导以及协调渠道价格等方面进行发展完善。
关键词:
双向流通 涉农电商 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日辉 荆文君
中国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技术孕育阶段、爆发增长阶段、融合协同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走了一条从模仿与本土化改造到自主创新、优先发展消费互联网、以规模优势“反哺”创新、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经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路径”以需求端为基础,超大规模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而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挖掘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迭代上升的发展模式。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体现出“禀赋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结合,两种优势得以关联的关键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市场牵引、反哺技术、创新驱动”式的发展路径,面临治理体系、内生动力、外部环境与赶超式发展的不匹配问题,这将制约中国数字经济的自增长可持续性与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禀赋优势 后发优势 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大为 李媛
特色小镇是集产、城、人、文于一体,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新城镇化模式。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依靠资源禀赋打造自身特色、依靠创新创业提升经济活力、依靠制度创新完善现有体制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房地产化趋势明显、资源大量浪费、规划不科学等典型问题。对此,可从强化特色小镇申报审核、完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寻求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可持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文强
通过分析平台经济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剖析其存在的信用风险、负外部效应、信息安全、社会资源浪费、监管难度大等现实问题,认为应鼓励创新与适时规范相结合,加强信用体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降低流通费用,及时完善法律法规等,以达到既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创新,又降低各种负外部影响的目的。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双边市场 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俞孙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平台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凭借互联网经济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规模经济,提供了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新商业模式。在平台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互联网 高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俊杰 彭小兵
受成本优势、政策优势和基础设施等的影响,在价值认同及关系承诺等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相关电商企业会自发向某个区域中龙头品牌集聚,从而形成外源性电商平台品牌。构建外源性电商平台品牌的核心,在于通过应用互联网及新技术来提高创新能力、技术成果转化力并提升电商平台软实力和协作能力。在构建外源性电商平台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产业中每个个体的优势,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创造品牌价值。
关键词:
外源性产业 电商平台 产业集聚 品牌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敬波 史庆
分享经济的一大特征在于通过平台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大数据挖掘,调动和匹配服务提供者。过往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工作时空条件因此被淡化,大量的服务提供者难以寻求其项下的对待和救济。对此,社会学、劳动关系学以及网络法学开始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劳动法学亦应展开理性地"技术"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样本,对不同行业的平台企业中劳资双方的权力结构进行细微分析,发现虽然双方的合同关系区别于过往劳动关系的法律关系模式,平台企业的管理却在事实上被强化。这一强化,具体反映在押金/保证金、培训与考勤、报酬支付、服务提供、考核与惩戒、奖励与补贴、个人信息的收集与适用、知识产权的归属、排除竞争及风险外包十个方面。风险控制端、劳资博弈端及制度设计端中各类社会主体的各就其位是解决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方法。互联网经济正于全球范围内对各国既有法律体系造成冲击,随着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速,国家对相应全社会系统性风险的管控,以及企业对相应社会责任的担当,亦应走在世界的前列。
关键词:
分享经济 数字劳动 劳资争议 劳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丹程 黄月 彭颜颜
本文以《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一书为评价对象,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涉农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涉农电子商务良性发展。
关键词:
涉农电子商务 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农村经济与金融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发育良好的金融系统,有利于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又为金融的良性发展提供契机。浏阳个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辩证关系。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金融 储蓄 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红波 陈萌萌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全国12个省份96个村庄调研数据,首先,分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势,表明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总体发展向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异质性问题仍然突出,样本试点地区产权改革全部如期完成,但存在基层人员保障不足、产业发展困难、分红数额偏低等问题。然后,重点对典型试点村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集体经济强村、富裕村和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实践经验及发展规律。最后,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规划的四类村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及举措,为未来集体经济发展实践和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天保 李俊龙 吴彦宁 王恬 胡锋
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发达地区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农科人才需求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企业对农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科人才 需求 人才培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文龙 俞佳琦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平台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产业、新效率、新平台,实体经济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需求、新场景、新支撑,二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球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需要发挥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全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监管体系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据要素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