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4)
- 2023(15865)
- 2022(13005)
- 2021(11986)
- 2020(10245)
- 2019(23194)
- 2018(22726)
- 2017(45312)
- 2016(23493)
- 2015(25908)
- 2014(25682)
- 2013(25575)
- 2012(23232)
- 2011(20330)
- 2010(20359)
- 2009(19329)
- 2008(19135)
- 2007(17023)
- 2006(14769)
- 2005(12987)
- 学科
- 济(109858)
- 经济(109735)
- 业(101402)
- 企(81600)
- 企业(81600)
- 管理(78063)
- 方法(54275)
- 农(50561)
- 数学(45886)
- 数学方法(45505)
- 财(35501)
- 业经(34168)
- 农业(33730)
- 中国(26528)
- 务(23841)
- 财务(23809)
- 财务管理(23769)
- 企业财务(22611)
- 制(22173)
- 技术(18907)
- 贸(18611)
- 贸易(18602)
- 地方(18186)
- 易(18144)
- 策(17665)
- 银(17580)
- 银行(17571)
- 融(16832)
- 金融(16831)
- 行(16641)
- 机构
- 学院(337937)
- 大学(330043)
- 济(152122)
- 经济(149618)
- 管理(143890)
- 理学(124734)
- 理学院(123733)
- 管理学(122099)
- 管理学院(121466)
- 研究(96668)
- 中国(84343)
- 财(71968)
- 京(64942)
- 农(60009)
- 财经(57840)
- 经(52861)
- 科学(52729)
- 江(49820)
- 中心(48957)
- 业大(47873)
- 经济学(47865)
- 农业(45436)
- 所(44648)
- 经济学院(43736)
- 财经大学(42898)
- 经济管理(40164)
- 研究所(39843)
- 商学(39597)
- 北京(39535)
- 商学院(39281)
- 基金
- 项目(225632)
- 科学(182542)
- 基金(170047)
- 研究(168793)
- 家(144010)
- 国家(142654)
- 科学基金(127714)
- 社会(114825)
- 社会科(108844)
- 社会科学(108818)
- 基金项目(90222)
- 省(87630)
- 自然(79887)
- 自然科(78196)
- 自然科学(78182)
- 自然科学基金(76884)
- 教育(76101)
- 划(70938)
- 资助(69032)
- 编号(67161)
- 成果(51749)
- 部(51644)
- 创(49426)
- 国家社会(48775)
- 重点(48619)
- 发(47956)
- 人文(46018)
- 教育部(45769)
- 创新(45496)
- 制(45132)
- 期刊
- 济(166420)
- 经济(166420)
- 研究(96477)
- 农(61939)
- 财(57754)
- 中国(56934)
- 管理(53234)
- 科学(43139)
- 融(42117)
- 金融(42117)
- 农业(41521)
- 学报(41291)
- 大学(34784)
- 业经(33694)
- 学学(33673)
- 技术(30154)
- 财经(29016)
- 经济研究(25721)
- 经(24825)
- 问题(22575)
- 业(20816)
- 教育(20258)
- 技术经济(19263)
- 统计(18122)
- 策(17089)
- 商业(16983)
- 世界(16786)
- 财会(16300)
- 现代(16117)
- 农村(16066)
共检索到48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巍 蒋远胜
运用2014—2021年四川省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选择系统,用GMM方法对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储蓄对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申请贷款会在当期促进收入增长,后期因面临还款压力而使收入降低,参加农业保险通过增强风险意识和享受防灾服务而支持收入增长,获得农险赔款在短期内与收入负相关,但长期内可促进收入水平提升。
关键词:
涉农信贷 农业保险 面板数据 GMM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田红宇
基于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时点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占到总效应的96.26%。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藕香 何建伟
长期以来,一方面,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另一方面,国家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哺农力度持续加强。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基于前期研究所构建的收入函数模型,对1985—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物质资本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收入的高增长;政府的政策效应正通过土地的产出增长显现出来;人力资本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尽管位居第二,但其边际贡献率在所有要素中最高,并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设定了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信贷的实证模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华 朱红莲
本文基于1979—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和平滑转换模型,实证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配给是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产生的重要诱因,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的作用机制存在"阀值效应",当转换变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超过临界值时,其作用机制会较快地由线性机制转换为非线性机制。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降低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实现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地区均衡,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有效手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华 朱红莲
本文基于1979—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和平滑转换模型,实证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配给是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产生的重要诱因,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的作用机制存在"阀值效应",当转换变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超过临界值时,其作用机制会较快地由线性机制转换为非线性机制。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降低农业信贷配给程度,实现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地区均衡,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有效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正强 刘耀森
文章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农业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与农业投资结构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民收入中的转移性收入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关系最为紧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集体单位投资呈现最大相关,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与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呈现最大相关;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需求还不协调。研究结果为探析当前我国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农业投资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投资 投资结构 农业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巩师恩
中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体系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是其主业收入,农村居民的主业收入和非主业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可能存在不同的增长影响机制。本文以此为基础,将农村居民收入按来源划分为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不同来源收入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于经营性收入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于非经营性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小,且反应较为迟缓;通货膨胀对于不同类型来源名义收入的提高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是非经营性收入提升的重要因素;对于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高于通货膨胀,对于非经营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高于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敏 李豆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其差距扩大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社会资本的概念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获得资源的多少,获得资源的多少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高低,即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均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本文通过对合作社及农民工收入的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伟 汪晓文
收入结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通过收入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判断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发现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事实。本文利用1983-2008较长时期的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从收入结构视角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差异递增的,是目前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原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起着差异减低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其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很低,对总的收入不平等影响较小。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收入结构 基尼系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杰 王韧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实践经验又对传统政策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提供了五个理论命题,并基于内部和外部二元机制的划分确立了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限制了内部收入决定机制的有效性,并直接导致基于农业自身的内部政策体系的相对失灵;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托于内部和外部解决机制的协调,即在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比的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内部决定机制 外部决定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勇斌
文章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水平两个维度出发,首先基于消费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然后使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差分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补偿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总效应是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基于中国2009年3省9县91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对家庭储蓄率有负效应,并且在有外出务工收入的家庭中非常显著;利用本村地势及村人均耕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来控制外出务工收入占比的内生性,同时通过子样本回归和Tobit回归解决外出务工收入占比是截断数据的问题,上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对这一影响机制的扩展研究表明,外出务工收入占比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在低收入、存在流动性冲击及无其他工资性收入的农户中作用更强、更显著。这说明,外出务工能够作为一种分担风险、缓解流动性冲击的机制而作用于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
关键词:
外出务工收入 农户 储蓄率 风险规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