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1)
2023(17905)
2022(15382)
2021(14379)
2020(12244)
2019(27872)
2018(27614)
2017(53217)
2016(29375)
2015(33222)
2014(32999)
2013(32967)
2012(30134)
2011(27172)
2010(27463)
2009(25962)
2008(26318)
2007(24111)
2006(21989)
2005(20007)
作者
(86759)
(71912)
(71701)
(68104)
(45963)
(34569)
(32389)
(27973)
(27394)
(26186)
(24616)
(24464)
(23224)
(23056)
(22650)
(21932)
(21438)
(21432)
(20769)
(20714)
(18070)
(18032)
(17534)
(16672)
(16444)
(16371)
(16074)
(16023)
(14704)
(14359)
学科
(117687)
经济(117501)
(112314)
管理(104764)
(96595)
企业(96595)
(49582)
方法(49100)
(39631)
数学(38469)
数学方法(37980)
业经(36831)
农业(32940)
(30746)
中国(29694)
(27329)
财务(27240)
财务管理(27186)
企业财务(25816)
(23365)
技术(22358)
理论(22233)
地方(21734)
(21368)
(21316)
(21135)
(20709)
(20663)
贸易(20650)
(20403)
机构
学院(423786)
大学(421600)
管理(170993)
(169253)
经济(165316)
理学(144899)
理学院(143344)
管理学(141165)
研究(140372)
管理学院(140356)
中国(111237)
(91348)
科学(85459)
(83526)
(81329)
(71882)
(67691)
业大(66013)
中心(64849)
研究所(64268)
财经(64037)
农业(62679)
(57897)
北京(57682)
(53718)
(52987)
师范(52465)
(50286)
经济学(48472)
(47356)
基金
项目(273719)
科学(215018)
研究(202405)
基金(197820)
(171897)
国家(170321)
科学基金(146501)
社会(126403)
社会科(119413)
社会科学(119373)
(108022)
基金项目(104485)
自然(95381)
自然科(93113)
自然科学(93089)
教育(91824)
自然科学基金(91479)
(89659)
编号(84127)
资助(81311)
成果(69052)
重点(60842)
(60355)
(58047)
(57591)
课题(57282)
创新(53605)
(53147)
科研(51898)
教育部(51496)
期刊
(203284)
经济(203284)
研究(127334)
中国(90073)
(79380)
(69409)
管理(69060)
学报(66531)
科学(62240)
农业(53097)
大学(51370)
学学(48386)
教育(45712)
(43516)
金融(43516)
技术(37896)
业经(36450)
财经(32361)
(29081)
经济研究(28264)
(27652)
问题(26590)
技术经济(22051)
(21562)
图书(21061)
现代(20857)
理论(20572)
科技(19902)
财会(19624)
世界(19340)
共检索到65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伟  
我国国土面积虽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所以一直以来我国涉农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和规模化,我国农业产业也逐渐在向企业化经营发展,但是其无论是在经营机制还是战略管理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改革企业的会计工作,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关于这个课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应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对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才茂  
作者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视了江西国有大中型企业17年改革的经验教训,揭示了阻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型转换的五个深层次矛盾,并以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受单一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此,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显得更必要、更迫切。转变观念,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外贸的思想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政企分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保证,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必要条件;自主经营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做到产权明晰化,使企业既有对资产的支配、使用权,也要负起保值和增值的责任;无论国家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理还是企业内部管理,都要健全法制,厉行法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配备好企业主要负责人,才能带领职工开创外贸业务的新局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就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和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种种说法。笔者认为,机制是一个系统范畴,是系统运动的机理,是系统运动赖以进行的物质结构、动因及控制方式。企业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商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峰  
一、转换机制与产权变革:二种改革战略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以下三大难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扭曲的价格体系,一大批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造。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一切听命于政府的行政附属物,市场经济运行则要求企业是具有四自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改造传统国有企业,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是怎样改造国有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鸿欣  
一.两权分离的真谛两权分离通常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权呢?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但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除了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外,还包括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和使用,不论社会形态如何,生产资料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都要通过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寄舟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发了,基本精神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施工企业。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个初创的市场。八十年代初,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筑业作为突破口,改变了承揽工程任务方式,推行了招标承包办法,施工企业率先进入了市场。但这个市场体系极不完善,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钟晓敏  牟安平  
一、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制度 资源的稀缺性规定着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首要任务在于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以满足全体社会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经济主体是否具有活力乃是经济要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根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因此,增强企业活力是确保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之所以要转换企业经济机制,其目的无外乎是想搞活企业,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际上,我国十几年的经济改革也主要是沿着如何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这一思路进行的。从最早的利润留成制度、盈方包干制到一步利改税、二步利改税、承包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都无一例外。但是,上述改革的进程始终是按照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彥宁  
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改变政府机构层次重叠,职能交叉的现状。政府各部门要转换职能,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变为监督与服务。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使企业直接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自主经营,企业间开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使经营好的企业能加快发展,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大的规模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昌辉  
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宏观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也不能削弱。现结合我厂开展生产现场管理活动的实践,浅述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系。南通市化工机械厂是以制造一二三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