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3)
2023(14300)
2022(11781)
2021(11082)
2020(9231)
2019(20720)
2018(20474)
2017(39449)
2016(21547)
2015(23676)
2014(23360)
2013(23212)
2012(21035)
2011(18652)
2010(19055)
2009(18072)
2008(18448)
2007(16927)
2006(15373)
2005(13824)
作者
(61586)
(51576)
(51201)
(48254)
(32697)
(24665)
(23046)
(20102)
(19378)
(18622)
(17546)
(16947)
(16430)
(16341)
(16020)
(15635)
(15432)
(15210)
(14912)
(14778)
(13072)
(12624)
(12520)
(11846)
(11796)
(11657)
(11473)
(11416)
(10338)
(10233)
学科
(101620)
(86638)
经济(86520)
(85112)
企业(85112)
管理(84483)
(46634)
方法(36189)
业经(32673)
(32357)
农业(30865)
数学(27558)
数学方法(27319)
(23774)
财务(23739)
财务管理(23707)
企业财务(22542)
(21859)
(21320)
中国(20966)
技术(18344)
(17330)
贸易(17323)
(17097)
(16927)
(15552)
理论(15155)
(14728)
(14707)
银行(14675)
机构
学院(309533)
大学(299524)
(131052)
管理(130468)
经济(128473)
理学(111203)
理学院(110180)
管理学(108825)
管理学院(108241)
研究(94646)
中国(79607)
(66221)
(63507)
(61310)
科学(55727)
农业(50942)
业大(49645)
(49276)
财经(48857)
(47309)
中心(45922)
(44422)
研究所(42288)
(38499)
北京(37696)
经济学(37459)
经济管理(36140)
商学(35864)
财经大学(35602)
商学院(35539)
基金
项目(199145)
科学(158653)
基金(146459)
研究(146161)
(126780)
国家(125460)
科学基金(109752)
社会(95406)
社会科(90260)
社会科学(90233)
(79572)
基金项目(78006)
自然(71399)
自然科(69864)
自然科学(69845)
自然科学基金(68709)
教育(65306)
(64878)
编号(59674)
资助(58589)
成果(46441)
(44425)
(44246)
(44175)
重点(43377)
(42703)
创新(40528)
课题(39425)
(39139)
国家社会(38806)
期刊
(157165)
经济(157165)
研究(85667)
(66921)
中国(62311)
(53286)
管理(52777)
学报(44698)
农业(44497)
科学(43899)
(35253)
金融(35253)
大学(35041)
学学(33842)
业经(32496)
技术(26902)
(25091)
财经(24339)
教育(24126)
经济研究(22608)
(20957)
问题(20434)
技术经济(17382)
(16010)
世界(15888)
商业(15822)
现代(15715)
财会(15500)
农村(15273)
(15273)
共检索到470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青平  冯娇娇  涂铭  陈通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情景下,涉农企业内的上级管理者要求直接下级采取非伦理行为时,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直接上级以个体利益为导向要求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时,采取威胁的沟通策略比劝说策略更易使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当直接上级以组织利益为导向要求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时,采取劝说的沟通策略比威胁策略更能使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此外,下级与上级的社会关系负向调节上级决策动机与沟通策略对下级非伦理行为的交互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克岭  姚建文  
从决策主体的视角,通过对决策的三种伦理准则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厘清其内涵和局限。基于其各自的不足,笔者提出应对不同伦理价值观进行综合,提炼出其相关元素,构建道德的管理者概念模型,并指出理想的决策主体首先应是道德的管理者,在道德的管理者语境下对企业决策的伦理问题作出一些深入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风光,范明,周祖城,张怀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逸斐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从完整的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认知偏差、证实偏差、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发现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以及管理者自身业务素养存在缺陷,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分析控制制度以及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艳  赵曙明  
恰当的管理者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对于社会,企业和管理者职业群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国外学者在企业管理者道德规范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视角以及当前的发展动向,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侯巧铭  宋力  蒋亚朋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动态影响。选取2012-2015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管理者代理行为逐渐加强,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却逐渐减弱。管理者代理行为和过度自信共同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成长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主要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管理者代理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成熟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既受管理者代理行为的显著影响,也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衰退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则主要受管理者代理行为的显著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侯巧铭  宋力  蒋亚朋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动态影响。选取2012-2015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管理者代理行为逐渐加强,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却逐渐减弱。管理者代理行为和过度自信共同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成长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主要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管理者代理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成熟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既受管理者代理行为的显著影响,也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衰退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则主要受管理者代理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宝红  吴伟荣  曹丹婷  
本文在Holmstrom和milgrom(1987)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企业投资和管理者自信两个内生变量,研究管理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过度投资时,适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抑制企业的过度行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剧企业过度行为;当企业投资不足时,适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弥补企业的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剧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适度自信会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企业的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媛  赵苹  
中国与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近年来两国之间经济贸易的交往与合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澳大利亚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国则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种文化差异究竟会在什么程度上导致人们的价值观、态度和管理方式上的差异性,会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袁建国  
本文分析了道德风险背景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在资本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对称、投资者理性假设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管理者努力水平,但也可能造成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存在非单调关系,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才明  
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要科学地预测来进行决策是很难的事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的繁荣,导致传统的决策行为习惯越来越受到挑战,企业管理者要做到所有决策都有精确原因,已经非常艰难,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方法无法处理如此大量的"非结构数据"所呈现出的信息。《时代杂志》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亚莉  廖建桥  李骥  
当前组织腐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心理社会微观视角出发,探讨了从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集体不道德、最后导致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及内在机制。论文认为,管理者非伦理行为诱发阶段、横向扩散导致集体不道德阶段和纵向传递导致组织腐败的3个阶段中,心理动力机制和社会动力机制各不相同。针对各个衍变阶段的内在机制,本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和治理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组织内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机制与干预的综合模型,总结了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实证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宏辉  
虽然企业伦理管理问题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就开始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但长期以来都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伦理管理纳入其研究范畴 ,并将伦理管理看成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形契约的内在要求。企业要从关注其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出发开展伦理管理 ,这对于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花贵如  刘志远  许骞  
文章将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纳入同一框架,从行为公司财务的视角,提出并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者乐观主义的中介效应渠道"。这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我们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反思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文章将两大主体的有限理性纳入同一框架的分析范式,对拓展与整合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路径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