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1)
- 2023(12812)
- 2022(11246)
- 2021(10814)
- 2020(9072)
- 2019(20843)
- 2018(21046)
- 2017(39627)
- 2016(22421)
- 2015(25966)
- 2014(26281)
- 2013(25510)
- 2012(23329)
- 2011(21091)
- 2010(21331)
- 2009(19153)
- 2008(18534)
- 2007(16322)
- 2006(14401)
- 2005(12492)
- 学科
- 济(83611)
- 经济(83521)
- 业(64231)
- 管理(55635)
- 农(47422)
- 企(40394)
- 企业(40394)
- 方法(35286)
- 农业(31576)
- 数学(30762)
- 数学方法(30382)
- 中国(23807)
- 业经(22169)
- 学(18665)
- 地方(18569)
- 财(17576)
- 教育(16704)
- 理论(16554)
- 制(16136)
- 贸(14856)
- 贸易(14848)
- 易(14450)
- 技术(13383)
- 发(12625)
- 策(12229)
- 环境(12213)
- 和(12071)
- 教学(11979)
- 银(11877)
- 银行(11834)
- 机构
- 学院(307847)
- 大学(307183)
- 管理(120506)
- 济(116055)
- 经济(113183)
- 理学(104704)
- 理学院(103515)
- 研究(102430)
- 管理学(101618)
- 管理学院(101070)
- 中国(74591)
- 农(67271)
- 京(66035)
- 科学(65364)
- 业大(52902)
- 农业(51706)
- 所(51487)
- 财(49209)
- 中心(47319)
- 研究所(47041)
- 江(46716)
- 范(45068)
- 师范(44698)
- 北京(41437)
- 财经(39467)
- 州(37838)
- 院(36392)
- 经(36058)
- 师范大学(35464)
- 技术(35333)
- 基金
- 项目(212781)
- 科学(165798)
- 研究(161523)
- 基金(149604)
- 家(129366)
- 国家(128131)
- 科学基金(109471)
- 社会(97623)
- 社会科(91826)
- 社会科学(91796)
- 省(86277)
- 基金项目(80589)
- 教育(76194)
- 划(71457)
- 自然(70410)
- 编号(70281)
- 自然科(68738)
- 自然科学(68724)
- 自然科学基金(67472)
- 资助(60719)
- 成果(57701)
- 课题(48400)
- 重点(47525)
- 部(46890)
- 发(46196)
- 创(44248)
- 大学(41048)
- 创新(40919)
- 项目编号(40778)
- 科研(39986)
- 期刊
- 济(131491)
- 经济(131491)
- 研究(91459)
- 农(68489)
- 中国(68043)
- 教育(52459)
- 学报(50715)
- 农业(46808)
- 科学(45124)
- 管理(39729)
- 大学(39711)
- 学学(35903)
- 财(34406)
- 技术(28836)
- 业经(26794)
- 融(26066)
- 金融(26066)
- 业(22297)
- 图书(21387)
- 经济研究(18162)
- 问题(18159)
- 财经(18053)
- 版(16024)
- 科技(15383)
- 经(15323)
- 理论(14815)
- 书馆(14703)
- 图书馆(14703)
- 农业经济(14325)
- 业大(14288)
共检索到45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姚丰华 张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然之路。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是破解"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军,肩负着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使命,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择业观的培育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研究分析了目前农科类大学生服务"三农"择业观形成的意义和制约因素,构建了农科类大学生对服务"三农"择业观的心理认同、政策共识和行为自觉的渐进式。
关键词:
涉农专业大学生 服务“三农” 择业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志平
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关键词:
涉农专业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丹 杨思尧
通过对三所高等农业院校的调查,确定农科专业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归结为择业态度、择业目标、价值取向和择业动机四个方面,对影响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分析农科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对农科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科专业大学生 择业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本文利用5所专业和3所非专业农业院校的937个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和家庭的双重视角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属于农业专业院校和学校组织农业基层就业宣传指导能提高农村基层就业意愿,211高校的大学生这一意愿更低;父母职业为专业农民和开办涉农企业的,以及父母收入高,对这一意愿有正向影响,父母职业为普通农民对子女到农村基层就业有负向影响;家庭所在地为东部地区,对这一意愿有正影响,而西部地区为负向影响。并提出建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等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曦 沈文华
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越来越重要,高等农林院校应特别关注本科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参加"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的随机抽样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教育性因素比先赋性因素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涉农专业 创新性学习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美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剧烈,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观 问题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教育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思政教育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与探索"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迎君 易官美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当前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根据观光农业专业的特点,结合本校职业素质养成工作实际,对观光农业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养成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为我国高职相关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观光农业 职业素质 平台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伟锋
创业价值观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青年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着全面导向作用。由于社会的变迁和院校本身的特殊性,农业院校部分学生创业价值观存在创业价值目标功利、创业价值手段保守、创业价值评价片面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必须重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创业价值观教育;发挥农业院校专业特点优势,加强实践育人;营造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形成的优良环境。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创业价值观 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漫漫
高职涉农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要紧密围绕农林牧专业教学整合内容,使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成为一个涉农应用化学整体,突出实用性,并增加涉农化学事例和涉农绿色化学内容;遵循化学经典实验与涉农化学实验相结合等原则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建设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专业实习实践实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由理论主导向实验主导转变的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涉农专业 化学 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艳 吴倬
当前择业观教育存在价值观教育和择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择业观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人生观教育、荣辱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自我实现观教育等内容。择业技术教育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才能促使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本文对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价值论的反思。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价值论 反思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文瑜 丁洪浩 梅士伟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涉农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桂清 井岗 张风平
专业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将课堂文化知识用于实战的平台,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聊城大学为应用型高校,农学院"新农科技社"为国家级"优秀学生社团",属涉农专业社团,该社团通过十多年的建设,探索出涉农专业社团的"一二三四"(一启蒙、二培训、三训练、四应用)实践育人新模式:开展启蒙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举办培训活动,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强化应用锻炼,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
专业社团 新农科技社 实践育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静 张蚌蚌 布都会 陈帝伊 韩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对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农业产业链长、涉及学科多、标准化难等复杂问题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涉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制”改革,形成“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两个专项、“4+6+X”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系。“项目制”改革着力于创新多元主体管理体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构建以人才培养与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服务岗位相匹配、“招培就”一体化为特征的“四链融合、五项衔接、六维贯通”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涉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永吉 丁昱廷
良好的农村农业生态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条件。涉农高校大学生是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将传统的环境保护教育上升到道德伦理的层面。然而当前涉农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育体系分散,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需要涉农高校及教职工破除观念性障碍、纠正认知偏差、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与拓展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并通过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与新媒体等手段丰富教育方式,在涉农高校与政府、家庭、社会的协同合作下培育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