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7)
2023(6987)
2022(6371)
2021(6075)
2020(5263)
2019(12522)
2018(12657)
2017(24607)
2016(13831)
2015(16235)
2014(16995)
2013(16936)
2012(16072)
2011(14594)
2010(15022)
2009(14117)
2008(14655)
2007(13874)
2006(12145)
2005(11441)
作者
(42470)
(35463)
(35261)
(34202)
(22580)
(17144)
(16525)
(13779)
(13408)
(13183)
(12114)
(11971)
(11409)
(11342)
(11332)
(11126)
(11119)
(10381)
(10377)
(10349)
(8996)
(8885)
(8805)
(8176)
(8122)
(8084)
(8076)
(8036)
(7348)
(7210)
学科
(55718)
经济(55655)
管理(36696)
(35591)
(28338)
企业(28338)
方法(26457)
数学(23137)
数学方法(22843)
(19568)
银行(19423)
(19096)
(18027)
(16711)
(16009)
中国(15454)
(12690)
(12639)
金融(12634)
(12337)
制度(12330)
地方(11441)
(11208)
贸易(11198)
业经(11123)
(10849)
农业(10782)
业务(10740)
理论(9959)
(9861)
机构
大学(203342)
学院(203234)
(81302)
经济(79200)
管理(72885)
研究(68396)
中国(60738)
理学(60158)
理学院(59437)
管理学(58301)
管理学院(57918)
(44233)
科学(42227)
(41718)
(39077)
(36878)
(35142)
中心(33820)
研究所(32772)
财经(31891)
农业(30852)
业大(29941)
北京(28630)
(28482)
(28441)
(26902)
师范(26621)
(25703)
经济学(25307)
银行(24669)
基金
项目(119230)
科学(90618)
研究(88486)
基金(82802)
(71135)
国家(70483)
科学基金(58673)
社会(52079)
社会科(49075)
社会科学(49055)
(47868)
基金项目(43491)
教育(41978)
(39927)
编号(38396)
自然(37622)
自然科(36666)
自然科学(36654)
自然科学基金(35968)
资助(35770)
成果(33034)
重点(27055)
课题(26998)
(26394)
(25640)
(24007)
(23480)
科研(23109)
大学(23053)
项目编号(22643)
期刊
(96421)
经济(96421)
研究(65992)
中国(44274)
(35490)
(35016)
金融(35016)
(35005)
学报(32145)
科学(27787)
管理(25268)
教育(24919)
大学(23522)
学学(21815)
农业(21510)
技术(18757)
财经(16447)
业经(15777)
经济研究(14410)
(14006)
问题(13324)
理论(11924)
(11397)
图书(11274)
(11024)
实践(10871)
(10871)
技术经济(10570)
(10201)
财会(9819)
共检索到329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杏飞  
当前对涉克隆银行卡民事案件存有三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在案由上通常当作违约之诉来对待。在涉及刑民交叉的案件中,应遵循"刑民并行"的原则;其举证责任的分配需平衡各方利益;实体责任的承担须以合同法与相关法律为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泽华  王志永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纠纷民事案件不断增多,特别是不法分子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伪造银行卡,并使用伪卡盗取持卡人资金,持卡人发现资金被盗后起诉银行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发案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伪卡欺诈类案件还出现了对银行尤其是发卡行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一是欺诈防控难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沂  祝元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宝金  
银行提供的银行卡、计算机系统设备等使用工具是银行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向消费者提供的租赁物。文章认为,消费者无过错的情况下,在银行与银行卡持有人形成的租赁法律关系中,银行应对其提供的计算机系统设备等租赁物存在的安全风险承担全部责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骆钰  黎建新  
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银行卡立法和司法中急需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卡欺诈案件实际,尝试就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银行卡各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岳中刚  
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对银行卡产业进行规制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单边市场”的规制理论来解释。本文在探讨银行卡产业的运作机制及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银行卡产业争议较大的禁止额外收费、交换费和银行卡组织竞争的规制进行了述评,以期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毅  吴晓雪  
"学分银行"引入中国是为了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早在2010年,我国就开始进行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尤以上海、北京、广东、云南等几省、市作为试点基地,在各专家学者的努力钻研、政府的倾力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的学分互认机制也为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仍然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从问题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学分银行建设的问题及其困境进行整体上的梳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慧  
在银行卡盗刷案中,对于伪卡交易的举证责任分配现实中没有什么争议,基本都认为是在持卡人一方。持卡人若没有相关证据证明银行卡盗刷确非本人交易,自己已经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的义务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而对于银行卡密码泄露过错的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则存在较大的争议。一般有三种意见:一是将举证责任分配给持卡人,如持卡人无证据证明发卡行有泄露其密码的行为,则推定持卡人泄露了密码;二是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发卡行,如银行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符望  
银行卡存款被冒领的案件屡屡发生,使之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其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更是各执一词。笔者结合这类案件中常见的法律争端,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庆  
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实现,银行在民事诉讼中的败诉直接导致银行债权丧失国家强制力的保护,甚至会造成银行额外的负担。基于这种意义,银行的民事案件败诉风险是银行法律风险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而银行的民事诉讼败诉风险构成在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结合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涉及的民事案件的发展趋势,谈银行在民事案件中,败诉的风险构成及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玮  赵葆军  
"互联网+"时代,银行卡网上交易和虚拟账户支付并存成为支付主流。银行卡在支付形态、安全性和体验性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银行卡产业的自组织、协同进化、适应性、网络化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银行卡+"时代银联应继续引领银行卡产业发展方向,降低交易成本,防控产业风险,提供全球化的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服务,加快银行卡产业链价值流动,推动个人支付产业升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泖善  袁宇晨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投诉涉及银行业务前三位的分别是银行卡、支付结算和征信管理。可见,银行卡业务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一块业务。银行卡盗刷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电子商务时代迅速发展,消费过程日益追求快捷便利的背景下,银行卡因交易便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童焕兰  余斯明  
人们通过银行卡服务,在享受到方便,快捷和为避免携带现金的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本文通过揭示常见的几种利用银行卡行骗的类型和风险提示,以期避免风险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