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876)
- 2022(8735)
- 2021(8356)
- 2020(6806)
- 2019(15991)
- 2018(16045)
- 2017(31079)
- 2016(16852)
- 2015(18927)
- 2014(19002)
- 2013(18746)
- 2012(17052)
- 2011(15418)
- 2010(15177)
- 2009(13790)
- 2008(13400)
- 2007(11483)
- 2006(9907)
- 2005(8661)
- 学科
- 济(67031)
- 经济(66952)
- 管理(48692)
- 业(45675)
- 企(39483)
- 企业(39483)
- 方法(32957)
- 数学(27713)
- 数学方法(27381)
- 农(16475)
- 中国(16432)
- 学(16409)
- 财(16233)
- 业经(15141)
- 理论(13711)
- 地方(12898)
- 和(11832)
- 农业(11151)
- 贸(11137)
- 贸易(11132)
- 易(10763)
- 制(10606)
- 务(10544)
- 财务(10483)
- 财务管理(10466)
- 技术(10417)
- 环境(10349)
- 教育(10294)
- 企业财务(9950)
- 划(9485)
- 机构
- 大学(241323)
- 学院(237341)
- 管理(98573)
- 济(91431)
- 经济(89345)
- 理学(86467)
- 理学院(85538)
- 管理学(84085)
- 管理学院(83675)
- 研究(76497)
- 中国(54807)
- 京(51560)
- 科学(48344)
- 财(40954)
- 所(37610)
- 业大(35089)
- 研究所(34504)
- 农(34208)
- 中心(33907)
- 财经(33635)
- 北京(32648)
- 范(32496)
- 江(32368)
- 师范(32256)
- 经(30626)
- 院(27794)
- 州(26935)
- 经济学(26817)
- 农业(26745)
- 师范大学(26381)
- 基金
- 项目(166170)
- 科学(130554)
- 研究(122911)
- 基金(120529)
- 家(104040)
- 国家(103162)
- 科学基金(89187)
- 社会(75923)
- 社会科(71829)
- 社会科学(71811)
- 基金项目(64812)
- 省(64289)
- 自然(58722)
- 自然科(57306)
- 自然科学(57295)
- 教育(56298)
- 自然科学基金(56244)
- 划(54234)
- 编号(50969)
- 资助(49631)
- 成果(41339)
- 部(36594)
- 重点(36529)
- 创(34585)
- 发(34444)
- 课题(34270)
- 创新(32086)
- 项目编号(31928)
- 科研(31754)
- 教育部(31615)
共检索到332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心毅 陈斌
"最后通牒"等一系列行为博弈实验显示,人们在追求自身收益的同时也会关注其他人的收益。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涉他偏好效用理论,成功解释了大量传统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实验结果和经济现象,并能更为准确地预测经济行为。该文对目前涉他偏好效用理论的主要模型——互惠意图模型、不公平厌恶模型和社会福利偏好模型进行研究、比较和分析,为解决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中公平、互惠和社会效率等方面问题提供所需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大多数经济学模型都是建立在自利人假定的基础上的。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经济学结果拒绝这种自利人的假定。在实验中,大多数参与者表现出利他、公平、互惠等涉他偏好。西方学者主要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涉他行为:第一,分配偏好模型,这类模型关注分配结果是否均等、公正、有效;第二,互惠偏好模型,这类模型认为关注他人是出于对他人的回报或报复;第三,未来合作偏好模型,这类模型认为关注他人是为了未来的合作,当存在合作前景时,人们将会更慷慨。对这三种涉他偏好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刘飞宇
将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论的涉他偏好观点引入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激励效率及契约结构,研究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努力选择会受到其他相似员工收益的影响,涉他偏好能促进员工提高努力水平,既是一种激励措施也是一种激励约束,并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控制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涉他偏好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城市偏向是指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偏向于发展城市部门的政策,城市偏向理论则是学术界对城市偏向政策的理论反思,该理论旨在倡导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本文系统评述了城市偏向理论的提出背景、研究过程及其争论,并回顾了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城市偏向问题的研究成果。城市偏向理论是在反思城市—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为分析第三世界的城乡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并且引发了大量相关研究与争论。城市偏向理论第一阶段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扭曲,第二阶段的核心论题是公共服务领域城市偏向的恶化。本文认为,对于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偏向问题的延续与固化,学术界仍需进行更多深入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芳 郭心毅 蒲勇健
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论研究认为行为人具有涉他偏好,关注自身收益的同时也会关注其他人的收益状况,在此基础上已建立了包含嫉妒和自豪等心理因素的效用模型。本文将涉他偏好理论模型引入锦标激励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涉他偏好对代理人产生更高的事前激励作用,在加剧代理人间竞争的同时还改变了代理人的期望收益及委托人的利润实现,从而对锦标赛制的最优工资结构和业绩评价精度产生影响。在锦标赛制设计时考虑涉他偏好,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人的行为规律,可据此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锦标激励机制。
关键词:
锦标激励 涉他偏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翌 陈乾坤
本地偏好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者行为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对本地偏好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本地偏好现象的存在、本地偏好的研究角度以及本地偏好产生的动因三个角度进行综述。本地偏好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是与影响投资者行为的有限关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青松 黄向晖
“自利”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实验经济学采用一系列经典的博弈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发现这一假设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存在系统偏差,并将此归因于人们的公平偏好。实验还显示,公平偏好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据此,新的理论模型沿着两条思路来解释公平偏好:第一类理论模型认为人们注重分配结果公平;第二类理论模型则认为人们具有“对等”意图。本文对上述实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论。
关键词:
自利 实验经济学 公平偏好 对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传慧
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行为的文献,旨在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综合、归纳、比较等方法,分为概念研究、理论研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应用研究四部分进行述评。其中概念研究分为情景化、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概念分别述评;理论研究分为情景化、学术信息行为、基于情景化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行为进行述评;应用研究分为情景感知服务、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获取和知识获取服务、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推荐服务三部分进行述评;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用户的情景化偏好数据获取、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理论研究,以及注重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案例研究。
关键词:
情景化 用户偏好 学术信息行为 述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朝阳
职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主要从性别歧视、社会角色等层面展开,本文通过总结竞争激励机制下男女行为及竞争偏好差异,基于内在行为偏好视角解释职业成就的性别差异,从过度自信、社会偏好、风险决策、社会文化等维度归纳竞争偏好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框架基础上介绍了倾斜机制、团队间竞争、调整竞争群体的性别比例三种女性竞争偏好的提升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宝贡敏 刘枭
关系(Guanxi)理论于近年得到了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研究关注的焦点。Guanxi具有文化性、可转移性、互惠互利性等主要特征;其产生受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组织中,Guanxi的影响前因可以归纳为组织因素、战略因素、制度因素和个体因素四类;其结果表现为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实现个体间知识转移及信任程度增加等。本文对该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Guanxi 特征 分类 维度测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九茹 李心广 李霞
文章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构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模型针对决策者对于偏好的差异程度和在意程度,利用各方案之间效用的差异系数和偏差系数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系数;针对决策者对于方案的偏好顺序,把方案偏好顺序的系数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系数,然后将两阶段的系数进行整合,得到的效用值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结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德珠 王聪 李东辉
以指数贴现技术为代表的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一直以来是跨期分析的标准框架,但在目前遭遇到许多"市场异常"的挑战;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通过对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的确认,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常。本文重点阐述了这一理论范式转换的思想路线和技术路线,剖析了双曲线贴现对指数贴现的继承和突破,并就该贴现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做了说明和展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欣美 徐文忠 颜逸帆 施懿恬
近年来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从一般管理领域的角度出发,将产业集群依理论与分析单位分成"Marshall产业区理论—产业政策影响与集群"、"折衷理论—产业集群之国际化"、"网络理论—产业集群与创新"、"资源基础理论—产业集群与组织绩效"此四个层级进行系统性回顾。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概念,本研究回顾近十年来在西方与台湾一般管理领域重要期刊中,43篇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得以体现现今不同层级的研究贡献,并提出未来在此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回顾 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皮永华 宝贡敏
组织(成员)报复行为(以下简称组织报复行为)是组织成员在感知到不公平后对组织及其代表采取的惩罚性行为。组织报复行为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往往难以发现,而它对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却是巨大的。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论述了组织报复行为的内涵、产生原因、后果及其测量和防范,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组织报复行为 组织公平 测量 防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勇华
技术变迁很大程度上是主流经济学未曾认真开启的"黑箱"。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演化经济学,对技术变迁进行了大量的演化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变迁的一般演化过程研究、技术变迁与生物进化的类似性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变迁过程特定阶段的研究、技术变迁仿真模拟研究和技术变迁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在系统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技术演化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变迁 演化 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