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6)
- 2023(11097)
- 2022(8982)
- 2021(8144)
- 2020(7034)
- 2019(15500)
- 2018(15329)
- 2017(29808)
- 2016(16214)
- 2015(17825)
- 2014(17931)
- 2013(17698)
- 2012(16068)
- 2011(14158)
- 2010(14398)
- 2009(13900)
- 2008(14175)
- 2007(13097)
- 2006(11576)
- 2005(11000)
- 学科
- 业(83006)
- 企(78135)
- 企业(78135)
- 管理(70054)
- 济(69221)
- 经济(69039)
- 财(29057)
- 方法(28685)
- 业经(27802)
- 农(24220)
- 务(21884)
- 财务(21829)
- 财务管理(21800)
- 制(21196)
- 企业财务(20735)
- 数学(20629)
- 数学方法(20421)
- 农业(17326)
- 技术(17248)
- 中国(16024)
- 体(15725)
- 划(14661)
- 策(14628)
- 体制(13983)
- 理论(13322)
- 和(13306)
- 企业经济(12589)
- 经营(12146)
- 银(11891)
- 银行(11878)
- 机构
- 学院(238585)
- 大学(233065)
- 济(101113)
- 经济(99180)
- 管理(96645)
- 理学(82540)
- 理学院(81732)
- 管理学(80690)
- 管理学院(80239)
- 研究(73868)
- 中国(60593)
- 财(53606)
- 京(47909)
- 科学(42619)
- 财经(41251)
- 农(40746)
- 江(37899)
- 经(37362)
- 所(36926)
- 中心(34100)
- 业大(33607)
- 研究所(32650)
- 农业(31898)
- 经济学(30427)
- 财经大学(30364)
- 北京(29693)
- 州(29494)
- 商学(28248)
- 商学院(27992)
- 经济学院(27369)
- 基金
- 项目(151402)
- 科学(121651)
- 基金(112534)
- 研究(111863)
- 家(96821)
- 国家(95931)
- 科学基金(84528)
- 社会(73840)
- 社会科(69960)
- 社会科学(69945)
- 省(59807)
- 基金项目(59429)
- 自然(54196)
- 自然科(52983)
- 自然科学(52967)
- 自然科学基金(52123)
- 教育(50517)
- 划(48611)
- 资助(45164)
- 编号(43784)
- 业(35973)
- 成果(35353)
- 创(34825)
- 制(34625)
- 部(34068)
- 重点(33605)
- 创新(31661)
- 发(31416)
- 性(30912)
- 国家社会(30863)
- 期刊
- 济(119795)
- 经济(119795)
- 研究(70694)
- 中国(48955)
- 财(47582)
- 管理(42264)
- 农(39472)
- 学报(33006)
- 科学(32789)
- 农业(26612)
- 大学(26248)
- 融(25431)
- 金融(25431)
- 学学(25337)
- 财经(21811)
- 业经(21751)
- 技术(21611)
- 教育(19655)
- 经(18758)
- 经济研究(18183)
- 业(16227)
- 问题(15460)
- 财会(14092)
- 技术经济(13659)
- 现代(12505)
- 会计(11831)
- 贸(11626)
- 世界(11546)
- 商业(11381)
- 版(11114)
共检索到365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失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应有的就业权利的基本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难题,失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进一步肯定失业保障制度对解决失业问题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和强调了两个观点,即:社会保障制度在发挥保障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再就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比失业保障制度更重要。
关键词:
失业保障制度 激励机制 再就业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瑛
失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条件黄瑛从世界各国的状况和我国初步实践看,可以将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状态分为三种,即良性运行、中性运行与恶性运行。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运行呈中性状态,要使之向良性转化,须具备以下条件:1失业保障制度与失业机制相衔接1994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本文首先论述了失业保障制度在治理失业中的积极作用, 认为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失业问题, 但却是反失业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反失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 接着通过一个社会福利博弈模型阐述了过高的失业保障水平对解决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 最后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关键词:
失业保障 反失业 博弈 保险基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桂芬 华显章
现代企业制度与失业保障王桂芬,华显章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失业的共有性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综合的制度体系,它包括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基础,没有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就没有办法执行。反过来没有完善的行之有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王军
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制度创新●庞明川王军从现在起到“九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来自国有企业冗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结构性失业等五个方面的巨额显性失业和就业不充分问题,全国平均失业率和城镇失业率将分别达到7%和12%以上;按现行政策势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金
一、国有企业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相互脱节的表现和原因 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统一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来看,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制衡机制;基金的使用效益低下;现行失业体制政出多头及本身存在着诸多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雅娟
现阶段我国失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根据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失衡的现状,健全失业保障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失业保障制度应与失业机制本身相配合;(二)失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应与国情相结合;(三)调整失业保障救济金发放标准;(四)完善失业保障体系管理及监督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失业保障,一般只是指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其实,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失业保障制度的内容,还应包括就业保障和帮助失业者再就业的制度措施。因此,完整的社会失业保障制度,应包括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制度。社会失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则包括社会失业保障基金的来源及管理、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的发放方式、帮助失业者再就业的各种具体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杰长
一、中国失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1.失业保障的社会性与企业化运作的矛盾 失业保障是一种社会保险,是政府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发生失业风险与未发生失业风险者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切实达到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目的的一种基本制度。失业保障的社会性,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失业保障基金来之于社会,在社会范围内集中资金,对随时发生的失业人员的失业风险进行保障。也就是说,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提供的物质帮助,是由社会支付的。(2)失业保障实施的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是社会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铭
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的广泛实施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同时,农村的隐性失业现象也得以缓解。在我国已有的有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基本上将隐性失业等同于剩余劳动力(或称零值劳动力),并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减少农村隐性失业的主要途径,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研究(Lewis,1954)。毋庸置疑,将隐性失业概念简化为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的确有助于说明象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移这样的问题,但却无助于说明我国农村制度变迁对隐性失业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聚昌 张云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