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0)
- 2023(14136)
- 2022(11896)
- 2021(11149)
- 2020(9709)
- 2019(22329)
- 2018(21938)
- 2017(42746)
- 2016(22626)
- 2015(25351)
- 2014(25350)
- 2013(24990)
- 2012(22969)
- 2011(20605)
- 2010(20639)
- 2009(19452)
- 2008(18296)
- 2007(16444)
- 2006(13864)
- 2005(12530)
- 学科
- 济(93671)
- 经济(93576)
- 业(65971)
- 管理(63207)
- 企(52197)
- 企业(52197)
- 方法(45288)
- 数学(40795)
- 数学方法(40312)
- 中国(29758)
- 融(29016)
- 金融(29012)
- 银(27780)
- 银行(27752)
- 财(26859)
- 行(26656)
- 农(25132)
- 制(21073)
- 地方(20340)
- 业经(19789)
- 贸(18798)
- 贸易(18784)
- 易(18266)
- 务(17977)
- 财务(17928)
- 财务管理(17885)
- 农业(17299)
- 企业财务(17026)
- 学(15670)
- 理论(14021)
- 机构
- 学院(313395)
- 大学(313104)
- 济(133024)
- 经济(130363)
- 管理(124189)
- 理学(106916)
- 理学院(105855)
- 管理学(104015)
- 管理学院(103454)
- 研究(100567)
- 中国(86005)
- 京(63969)
- 财(63157)
- 科学(59329)
- 中心(50928)
- 财经(50546)
- 农(50357)
- 所(49431)
- 经(45884)
- 江(45781)
- 研究所(44904)
- 业大(44850)
- 经济学(41672)
- 北京(39887)
- 农业(39454)
- 经济学院(37953)
- 范(37856)
- 财经大学(37839)
- 师范(37454)
- 州(37429)
- 基金
- 项目(211640)
- 科学(166972)
- 基金(155465)
- 研究(154160)
- 家(134551)
- 国家(133451)
- 科学基金(115536)
- 社会(98605)
- 社会科(93674)
- 社会科学(93649)
- 基金项目(82307)
- 省(81841)
- 自然(74943)
- 自然科(73298)
- 自然科学(73278)
- 自然科学基金(71956)
- 教育(71061)
- 划(68823)
- 资助(64374)
- 编号(63179)
- 成果(50398)
- 部(47426)
- 重点(47326)
- 发(44938)
- 创(44456)
- 课题(41850)
- 创新(41566)
- 科研(41559)
- 国家社会(41322)
- 教育部(41215)
共检索到46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春子
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金融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实现跨国(地区)消费风险分担。本文对东亚典型国家(地区)消费风险分担进行度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合作确实提高了区域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随着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区域内低收入国家的消费风险分担水平增长显著。另外,金融开放是东亚区域消费风险分担的主要驱动力,监管制度和政治稳定也对风险分担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东亚 金融合作 消费风险分担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程
本文研究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东亚9国(地区)从1970-2010年消费风险分担的构成与演化。总体上讲,东亚国家(地区)消费风险分担程度依然很低,但是消费风险分担水平在逐年提高。东亚国家(地区)金融合作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东亚地区商业经济周期的变化显示,产出波动的暂时性部分加剧,所以股权资产市场分散产出波动的永久性部分较完全,但是债权资产市场分散暂时性部分仍然不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姝黛 孙琳
本文使用2002~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分析各国政府治理能力对公共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有助于债务规模的控制,这种控制作用在基期实现治理盈余的国家更为显著。政府治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木桶效应:治理能力的财政绩效会受到最薄弱治理环节的影响。当前的政府治理改革不存在统一路径,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优先改善当期治理赤字项目。为了强化债务风险控制,中国应加强问责与监督机制的建设,提高财政透明度,重构财政约束机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当前,宏观杠杆率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宏观杠杆率以及相应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然后基于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来检验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门槛效应。分别使用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作为门槛变量,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及稳健性检验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后,本文发现: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均呈现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对应的宏观杠杆率的拐点值分别为182%和188%;当小于182%时,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负相关;当介于182%和188%之间时,两者之间的正负关系未必发生变化,但是线段的斜率或截距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大于188%时,宏观杠杆率将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本文给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宏观杠杆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 门槛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红枫 张容菁
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38个国家2004—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资本账户开放(GKAOPEN)数据库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连续时间变量,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显著抬升开放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资本市场流入开放会加剧金融波动,进而增大开放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资本市场流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取决于合规投资带来的经济增益和资本外逃造成的风险抬升两种相反效应对冲的结果,总体表现为流出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明显;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开放成熟度能够降低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效应。因此,各国应结合本国金融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择向、择时、择序开放资本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海青
文章利用1970-2004年的相关数据,度量了东亚13个经济体的消费风险分担的程度以及东亚地区在实现完全风险分担后带来的潜在福利收益。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区域资本市场在平滑GDP冲击方面的作用非常小,对区域借贷市场虽有一定的作用,但较为有限,这说明东亚的消费风险分担程度还相当低;相比OECD国家和欧盟国家,东亚各经济体风险分担的福利收益是比较高的。
关键词:
东亚 消费风险分担 福利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威 刘晓星 陈紫菱
本文基于1980-2017年全球16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异方差线性回归模型,结合Bootstrap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恐怖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恐怖融资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倒U形"关系,即最初的金融发展会助推恐怖融资行为,当金融发展水平越过"倒U形"顶点后,会对恐怖融资产生抑制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侨汇等跨境资金流动同恐怖融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同恐怖融资都有显著的关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欧阳远芬 孟祥轶
在市场失灵、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并调整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往往主动分担各类社会经济风险,优化社会福利,而部分财政风险就是伴随政府履行职能产生的。在政府履行相同的职能下,财政风险越小的政府,其财政管理越具效率。但是,财政风险的增加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降低,在政府分担了其他社会风险后,整体社会福利可能反而会增加;同样,财政风险的减少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没有承担其应尽的职能所致。笔者利用60个样本1980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计算了相应的财政风险指数;并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债务危机频传的欧猪六国(PIIGGS)位列19个...
关键词:
风险分担 财政风险指数 效率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涛 李凯
根据2000~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全球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因素。研究发现,生物燃料对耕地资源的依赖很大;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但均需通过人均国民收入的中介作用来实现;人均国民收入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这种影响也包含了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
生物燃料 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 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何智敏 范建红
国家之间制度差异是跨国技术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缺乏基于制度距离大小和方向对跨国技术转移的探讨。在将制度落差划分为制度逆差和制度顺差的基础上,依据2009-2019年中国技术引进面板数据,探究制度落差对跨国技术转移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制逆差和规范逆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规范逆差对跨国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而对管制逆差影响跨国技术转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均有显著阻碍作用,且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能够削弱其阻碍作用。研究结论证实制度落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具有差异化影响,有助于拓展跨国技术转移研究,并为相关部门从制度落差视角指导中国技术引进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安妮 唐文琳
坚持创新发展和深化金融结构改革是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动力。以1989~2012年期间全球99个主要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对国家(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发展均能显著地促进本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且二者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并无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资本积累也能显著促进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创新 股票市场 信贷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璐
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生机制,认为金融结构市场化导向与出口技术复杂度间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国家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最优"金融结构水平,金融结构市场导向总体来说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金融市场效率越高、金融市场稳定性较好的经济体,金融结构市场化导向的提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愈强。为了验证上述逻辑,通过使用1996-2010年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证实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金融改革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提升一国出口技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出口复杂度 分工地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杜强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杠杆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41个国家(地区)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杠杆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门槛效应,金融杠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随着金融发展情况的变动而显著变化。具体而言,金融规模的扩张会削弱金融杠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则有助于增强金融杠杆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积极进行杠杆内部结构调整、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信贷结构
关键词:
金融杠杆 经济发展 金融改革 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汉华 王凯月
采用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库的90个国家在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渗透性、便利性和使用性等三个方面构建普惠金融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地减缓贫困,并且在减少贫困广度方面的效力要大于贫困深度;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来减少贫困,但是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效应的减贫机制没有通过实证检验。因此,建议适度降低金融体系的准入门槛,适当扶持普惠金融机构,实现公平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包容性增长 收入分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成力为 袁梦成
本文运用门限效应模型对2005-2012年间64个国家(地区)FDI净流出和28个国家(地区)金融资本净流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制度质量对FDI净流出和金融资本净流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只有当制度质量超越门槛值,资本市场才能对FDI净流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发展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途径对金融资本净流入均产生影响,但只有后者对金融资本净流入有显著非线性影响,即当制度质量超越门槛值后资本市场规模对金融资本净流入的促进作用才显著增强。
关键词:
制度质量 金融发展 门限面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