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1)
2023(5313)
2022(4693)
2021(4341)
2020(3897)
2019(8701)
2018(8627)
2017(17506)
2016(9589)
2015(10878)
2014(11290)
2013(11399)
2012(10936)
2011(9800)
2010(10215)
2009(9764)
2008(9690)
2007(9006)
2006(8235)
2005(7735)
作者
(28224)
(23350)
(23293)
(22740)
(14592)
(11166)
(10861)
(9096)
(8790)
(8677)
(8018)
(7869)
(7657)
(7461)
(7320)
(7225)
(7104)
(6841)
(6772)
(6634)
(6219)
(5838)
(5664)
(5424)
(5287)
(5263)
(5234)
(5205)
(4774)
(4641)
学科
(47925)
经济(47864)
(31071)
管理(30208)
(25565)
企业(25565)
方法(19013)
数学(16195)
数学方法(15985)
(13801)
中国(12684)
(12152)
(11556)
业经(11545)
地方(11328)
产业(9459)
结构(9176)
农业(9008)
(8491)
(8251)
贸易(8244)
(8119)
银行(8108)
(7962)
(7870)
(7753)
技术(7042)
(7031)
金融(7031)
理论(6803)
机构
学院(144714)
大学(143766)
(64636)
经济(63295)
管理(56206)
研究(48711)
理学(47494)
理学院(46993)
管理学(46230)
管理学院(45990)
中国(39230)
(31280)
(30276)
科学(27358)
(24727)
(24104)
财经(24047)
中心(22819)
研究所(21716)
(21438)
(21108)
北京(19779)
经济学(19615)
(19483)
(19427)
师范(19326)
业大(18250)
经济学院(17583)
财经大学(17505)
(17179)
基金
项目(86881)
科学(69501)
研究(65528)
基金(63100)
(53252)
国家(52751)
科学基金(45879)
社会(43261)
社会科(41116)
社会科学(41109)
(34374)
基金项目(32804)
教育(30099)
自然(28162)
(28072)
自然科(27537)
自然科学(27532)
自然科学基金(27078)
资助(26593)
编号(26485)
成果(22343)
(19699)
(19658)
重点(19422)
课题(18872)
(17869)
国家社会(17301)
教育部(17279)
人文(17150)
创新(16635)
期刊
(81284)
经济(81284)
研究(48636)
中国(29286)
(23905)
管理(22693)
(19781)
科学(18585)
学报(18193)
(16934)
金融(16934)
教育(15643)
业经(14924)
大学(14415)
学学(13279)
经济研究(13049)
农业(12521)
财经(12467)
技术(12316)
(10955)
问题(10940)
商业(9117)
(8063)
技术经济(7886)
统计(7541)
理论(7115)
图书(7041)
经济问题(7031)
(6851)
现代(6800)
共检索到232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家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柳凯   冯伟  
进口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扩大进口有助于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扩大进口、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扩大进口战略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论较为稳健;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角度看,扩大进口只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科技发展水平较强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影响;优化消费结构和扩大消费规模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后发现,金融发展在扩大进口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调节作用更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翔  
如何使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难点。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一个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关键在于更好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本文首先力图揭示需求、市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以从商品经济运行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作出剖析,进而提出借重市场机制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设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中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产业结构及投资结构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结构。需求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失衡的主要原因,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城乡分割制度造成了农业投资需求不足以及对工业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城市收入分配结构及消费品供给制度不合理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公款畸形消费;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投资需求不足。为了优化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必须消除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分割,提高农民收入人均水平;改革城市居民的消费品供给制,扩大私人消费领域;构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将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的供给中。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光华  邹敏  
通过对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物流需求关系的分析可知,对物流需求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而且随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公路运输提升很快,铁路运输逐年下降,物流量年增长由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会逐步放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奚琳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的动态建模方法,对北京的五部门产业结构和汽车消费分别与北京万元GDP油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分析得出上述变量过程虽然本身均为非平稳过程,但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由此给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文轩  
消费需求不足是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扩大消费既是当前"保增长"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分析消费需求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协调,增强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收入增长效应,从而建立起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爱国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当前我们不能只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而忽视消费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作用。现实和长远的抉择应是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应重视转变我国居民现行的消费需求结构,走转变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同步进行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消费需求不足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消费需求不足体现为消费需求的总量不足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消费需求不足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新雷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一般看法,一国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变化:即总量的增长、结构的演进和制度的改善,这三个层面最终又归结为国民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其中,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大多又集中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之上.“霍夫曼比例”有待修正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曾依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随工业化的进程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此建立了所谓的“霍夫曼比例”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按照这一比例,一国工业化的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1)霍夫曼比例=5(±1);(2)霍夫曼比例=2.5(±1);(3)霍夫曼比例=1(±1);...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张金隆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产品,能源需求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常用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表示,前者表示二者之间增量的关系,后者则表示二者绝对量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出现了两个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永欣  
产业结构与消费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内在的联系。本文用1991-2009年我国30省份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政府等消费率的变动对三次产业具有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率最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最明显的正向引导作用;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对第一产业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瞿锴  
本文基于多部门增长模型和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计消费者的偏好特征并分析消费需求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每增加1%,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需求量各增加约0.51%、1.11%和1.31%。相比于服务业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低偏好更为明显,这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有重要影响。反事实实验表明,1978—2018年需求侧因素(家庭消费)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比例大约为80%。最后,基于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消费需求对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