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1)
2023(3461)
2022(2991)
2021(2700)
2020(2361)
2019(5187)
2018(5112)
2017(10526)
2016(5509)
2015(6181)
2014(6258)
2013(6137)
2012(5717)
2011(4999)
2010(5015)
2009(4492)
2008(4088)
2007(3652)
2006(3179)
2005(2742)
作者
(15812)
(13452)
(13269)
(12745)
(8270)
(6321)
(6179)
(5190)
(5080)
(4660)
(4620)
(4436)
(4180)
(4166)
(4111)
(4110)
(4070)
(4014)
(3844)
(3757)
(3306)
(3214)
(3172)
(3070)
(2978)
(2965)
(2941)
(2913)
(2693)
(2664)
学科
(28338)
经济(28318)
方法(15547)
(15342)
数学(14761)
数学方法(14670)
管理(14277)
(9977)
企业(9977)
(8069)
中国(6140)
农业(6140)
(5985)
地方(5598)
(5071)
贸易(5069)
(4873)
业经(4559)
收入(4470)
(4409)
人民(4020)
结构(3859)
(3825)
环境(3818)
地方经济(3813)
税收(3740)
(3724)
消费(3600)
(3329)
银行(3308)
机构
学院(80535)
大学(79987)
(38869)
经济(38375)
管理(31849)
理学(28324)
理学院(28052)
管理学(27612)
管理学院(27482)
研究(26050)
中国(19224)
(15994)
(15536)
(15481)
科学(15377)
财经(13308)
业大(13265)
(12847)
经济学(12679)
农业(12307)
(12171)
中心(11879)
研究所(11852)
经济学院(11687)
(11046)
经济管理(10006)
财经大学(9934)
(9581)
师范(9443)
北京(9213)
基金
项目(56829)
科学(45484)
基金(42962)
研究(39382)
(37702)
国家(37379)
科学基金(32374)
社会(27329)
社会科(26102)
社会科学(26096)
基金项目(22847)
(22096)
自然(20886)
自然科(20449)
自然科学(20446)
自然科学基金(20126)
教育(18435)
(18116)
资助(17797)
编号(15017)
(13063)
重点(12637)
(12266)
国家社会(11904)
(11644)
教育部(11368)
人文(11146)
成果(11029)
科研(10950)
创新(10922)
期刊
(39703)
经济(39703)
研究(22866)
学报(13148)
中国(12986)
(12839)
科学(11879)
(11297)
管理(10583)
大学(10078)
学学(9707)
农业(8714)
经济研究(8101)
业经(6780)
财经(6477)
技术(6357)
(5879)
金融(5879)
(5656)
教育(5646)
商业(5501)
统计(5142)
问题(5002)
(4663)
技术经济(4482)
(4481)
决策(4173)
(3527)
(3509)
业大(3446)
共检索到11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当前,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举国上下一致的声音。事实上,我国在1998年上半年以来就已经逐步地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迄今为止,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的扩大起到了较大效果,但消费需求增长却依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长明  
当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低迷,农村市场启而不动,这与农村消费环境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环境落后、制度环境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社会文化环境保守。应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市场环境、引导农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念等措施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今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物价节节攀升,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加之促进消费的一些政策效应弱化,尽管居民消费向好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影响消费平稳增长的一些不利因素需引起足够关注,并应积极地采取应对的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鹏  
基于二次型影子成本模型,建立能源需求增长的分解框架。采用1985~2010年中国省域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效地降低了能源需求;技术变化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较小;劳动力与能源之间价格扭曲的变化显著地增加了能源需求,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价格扭曲效应则不明显;能源对劳动力的替代和资本对能源的替代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正负相抵,总的替代效应较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伍亚  张立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为国内最终需求因素(165.9%)、国内中间需求因素(28.3%)和出口贸易因素(94.5%),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因素(-178.6%)和进口替代因素(-1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晓斌  
制约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大;消费观念陈旧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等。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主要有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水平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及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明祥  周建华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吕月英  
一、我国消费需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与居民的高储蓄、国家的高投资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的投资力度减弱,投资效益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仅仅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原来的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以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群  
1978年——1997年二十年间,我国国民收入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5%,以1992年的14.2%为最高点,1997年GDP的增长率已回落到1986年的8.8%(见下表)。政府为抑制经济发展的下滑趋势,同时为了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1998年3月,朱熔基总理代表新一届中国政府宣布的三大政策目标之首是国民经济增长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如调低银行存货款利率,鼓励银行放货,放松对证券市场的管制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尽管如此,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只达到7%,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实现8%的全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依然很大。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市场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先溥  
2008年,在经济增速减缓、各种不利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活跃的运行态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随着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逐渐波及到消费领域,2009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2008年,在经济增速减缓、各种不利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活跃的运行态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随着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逐渐影响到消费领域,2009年继续保持消费品市场活跃的压力将加大,但由于中国消费需求空间与潜能巨大,其独特因素决定了推动消费增长的动力并未明显减弱,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金美  
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较慢,且商品供给结构不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变化是我国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原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善商品供给结构使之适应城乡居民的需求结构,能较好地解决我国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亚  张立  
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与加权夏普雷法相结合,本文将1997-2007年中国产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长分解为10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能源需求增长84.7%的正向驱动因素为:最终需求的成长(加权平均贡献率,114.4%),出口的成长(79.0%),原料需求的成长(19.3%)和能源需求的成长(4.2%);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105.0%),原料需求的替代(-10.1%)、最终需求的结构调整(-7.4%)、进口替代(-7.2%)和出口的结构调整(-2.5%);能源需求的替代没有发挥应有的驱动作用(0.0%)。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金属、化工、电力和建材行业能源需求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本文提出"有限需求"假设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在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品被假定为综合性的终端产品,其需求被认为是无限的,这掩盖了在现实中人们对大部分具体商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这一特征。在"有限需求"假设下,模型经济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现代经济增长停滞"等现象。有限需求的形成有两种情形:一是主观实际的需求饱和,一种是由于财富约束造成的被动的需求有限。针对有限需求下饱和经济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引致收入分配的差异;收入分配差异积累过大,会导致劳动参与率、贡献率不足,创新率也会下降,进而技术进步和产出率下降,最终造成潜在的长期经济波动,并导致增长动力持续下降。根据有限需求假设,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不断提升需求空间(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创造新产品、拓展外部市场);优化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增加一般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