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0)
- 2023(7521)
- 2022(6262)
- 2021(5737)
- 2020(4900)
- 2019(10769)
- 2018(10774)
- 2017(20413)
- 2016(11033)
- 2015(12692)
- 2014(12957)
- 2013(12779)
- 2012(12659)
- 2011(11630)
- 2010(12113)
- 2009(11401)
- 2008(11422)
- 2007(10725)
- 2006(9788)
- 2005(8924)
- 学科
- 济(71406)
- 经济(71337)
- 管理(35305)
- 业(29487)
- 企(24420)
- 企业(24420)
- 方法(24412)
- 数学(21326)
- 数学方法(21054)
- 地方(16560)
- 中国(14449)
- 学(14069)
- 财(13562)
- 农(12691)
- 地方经济(12236)
- 业经(12050)
- 制(10463)
- 融(8917)
- 金融(8916)
- 贸(8601)
- 贸易(8595)
- 农业(8553)
- 银(8448)
- 银行(8424)
- 务(8297)
- 财务(8280)
- 理论(8264)
- 财务管理(8260)
- 环境(8242)
- 易(8183)
- 机构
- 大学(178536)
- 学院(176901)
- 济(81264)
- 经济(79732)
- 研究(64474)
- 管理(62703)
- 理学(53499)
- 理学院(52802)
- 管理学(51601)
- 管理学院(51301)
- 中国(50098)
- 科学(38866)
- 京(37847)
- 财(36866)
- 所(34020)
- 研究所(30592)
- 财经(29194)
- 农(28995)
- 中心(28441)
- 江(27454)
- 经济学(26391)
- 经(26296)
- 业大(24492)
- 北京(24107)
- 范(23368)
- 经济学院(23293)
- 师范(23090)
- 农业(22841)
- 院(22274)
- 州(21536)
- 基金
- 项目(108341)
- 科学(85305)
- 基金(80228)
- 研究(75670)
- 家(70264)
- 国家(69684)
- 科学基金(59202)
- 社会(50472)
- 社会科(47727)
- 社会科学(47713)
- 基金项目(41425)
- 省(40917)
- 自然(38184)
- 自然科(37364)
- 自然科学(37352)
- 自然科学基金(36649)
- 教育(34765)
- 划(34234)
- 资助(34215)
- 编号(28906)
- 重点(24606)
- 成果(24425)
- 部(24270)
- 发(23250)
- 国家社会(21284)
- 创(21096)
- 教育部(20876)
- 课题(20455)
- 大学(20423)
- 科研(20413)
共检索到28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云川
个人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由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其运动特点所决定 ,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也是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力量。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避免经济过于猛烈的波动 ,以及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必须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同时 ,也必须注意一般宏观调控手段在运用于消费需求时的特殊性。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宏观调控 消费倾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王晨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分析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投资的高速增长累积的大量资本存量,使得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及企业投资需求下降,最终将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效需求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有效需求 资本存量 收入流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目前学界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政策实践令人担忧。连续和常态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而经济波动就是经济运行偏离常态,财政宏观调控的方向是使波动回落常态,由于当前经济处于比较接近常态的水平,因此财政政策就不应当再延续1998年开始的扩张性的政策,而应当逐渐退出。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情况和存在全面过热的趋势,应当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光
1992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开始进入新的一轮波动周期。目前,经济过热的趋向已相当明显,采取怎样的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既可以稳定经济,不使波动过猛过大,又能推进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改革以来出现的三次周期性波动的经验看,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取决于对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条件的正确把握和对造成经济不稳定原因的深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国内外经济增长、劳动成本、资本市场收益率当中某一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制于其它变量。与国内因素相比较,国际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长期趋势的影响更大。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变动相比较,外商更加重视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另外,只有当经济系统失衡较小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才会在短期内对系统失衡做出显著反应。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把握时机,尽量避免经济系统出现较大偏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汇率 门限效应 半衰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涛
本文从分析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的差异入手,结合中国政府主导经济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目标冲突的信贷模型,分析中国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提供过度的总量供给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增长与调控从时间上讲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低利率与负利率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客观上起到了缓解信贷偿还压力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的目的。上述结论得到经验研究的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尽管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经济系统出现偏离时,以行政命令为主的GDP调整较信贷规模调整有更高的显著性。
关键词:
信贷周期 经济周期 VAR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泓
《中国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研究》评介长期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几十种内容各异的经济周期理论。我国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到80年代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敏 李文溥
基于AD-AS模型,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揭示1996—2005年期间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需力量变化,并发现,近年来的"高增长、低通胀"是在有效供给能力改善的强有力推动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正在从需求转向供给。因此,现阶段的宏观调控应更加重视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燕燕 常靖宇
长期来看,经济波动中各需求因子和广义货币需求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来看,不同阶段对于动态货币需求向均衡方向起主要调整作用的因子是不同的,预期因素在复苏期的调整作用凸显,利率在繁荣期的调整作用凸显。这对2008年以来我国新一轮周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刘志彪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两个指标测度需求结构演进,并运用中国31个地区1998-2011年平衡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需求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需求结构高级化水平的适度降低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现实条件下,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政府应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机制的异同,在努力创造需求结构高级化经济环境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文慧
引入消费攀比与劳动调整成本两种内生机制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显著改善了模型对于中国经济动态特征的匹配性,它能够增强消费的持久性动态特征,而且准确地复制出了实际经济对中性技术冲击的"驼峰"反应动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周期动态。进一步,我们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性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长期波动的显著解释力。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消费攀比 劳动调整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海清 徐大为
文章通过对我国消费波动与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得知市场化改革以来二者的稳定性都大幅度提高了,并且在1994年之前是消费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在那之后则相反,然后以投资、消费、GDP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脉冲反应,对投资经由消费直到GDP波动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发现在买方市场之下一个单位的消费冲击会导致1.2个单位的GDP的同步波动,而在卖方市场之下却只会导致0.5个单位的GDP的波动,这说明买方市场之下消费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卖方市场之下才真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从体制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
消费波动 经济波动稳定性 稳定性检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军 陈乐一
本文通过对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消费品市场的增长率曲线和经济增长率曲线、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比较分析,得知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是互相作用的,并且消费品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正越来越强,必须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