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6)
2023(11873)
2022(9811)
2021(8900)
2020(7236)
2019(16152)
2018(15551)
2017(29775)
2016(15849)
2015(17454)
2014(17321)
2013(17220)
2012(16583)
2011(15064)
2010(15511)
2009(14567)
2008(13498)
2007(12330)
2006(11108)
2005(10716)
作者
(48401)
(40052)
(39782)
(37821)
(25628)
(19373)
(18083)
(15474)
(15393)
(14506)
(13880)
(13488)
(13036)
(12980)
(12931)
(12553)
(11895)
(11832)
(11580)
(11531)
(10124)
(10081)
(9866)
(9359)
(9205)
(9158)
(8895)
(8886)
(8332)
(8083)
学科
(68357)
经济(68278)
(44915)
管理(42826)
(34771)
企业(34771)
(28300)
金融(28300)
中国(27788)
(26712)
银行(26673)
(25984)
方法(22963)
地方(21851)
数学(19811)
数学方法(19617)
(19603)
(18660)
(17981)
业经(16912)
农业(14136)
(14105)
(12513)
贸易(12496)
(12036)
(11703)
财务(11673)
财务管理(11638)
(11477)
中国金融(11444)
机构
学院(224604)
大学(221859)
(94211)
经济(92108)
研究(85910)
管理(78404)
中国(72781)
理学(65516)
理学院(64700)
管理学(63552)
管理学院(63169)
科学(52729)
(48630)
(46824)
(45588)
(44076)
研究所(41110)
中心(40379)
(35892)
财经(35877)
农业(34635)
业大(33534)
(32560)
北京(31445)
(31046)
(29892)
经济学(29646)
(29492)
师范(29056)
(28501)
基金
项目(144683)
科学(112846)
基金(103629)
研究(103094)
(92415)
国家(91561)
科学基金(76793)
社会(65553)
社会科(62261)
社会科学(62247)
(57919)
基金项目(53718)
自然(49628)
(48818)
自然科(48507)
自然科学(48492)
自然科学基金(47642)
教育(46071)
资助(43207)
编号(40219)
(36989)
重点(33630)
成果(32918)
(31162)
(30469)
课题(29900)
发展(29171)
(28694)
创新(28585)
科研(27897)
期刊
(112781)
经济(112781)
研究(73390)
中国(53183)
(41651)
(41611)
金融(41611)
学报(39346)
(35171)
科学(34903)
管理(31574)
大学(29262)
学学(27869)
农业(27622)
教育(24039)
经济研究(19317)
业经(19277)
财经(18185)
技术(17549)
(15590)
(14747)
问题(13687)
商业(11477)
(10813)
理论(10693)
世界(10658)
国际(10566)
(10447)
技术经济(10021)
科技(9998)
共检索到367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吴卫星  魏丽  
完善监管是消费金融未来有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对消费金融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做出了一些基本判断,分析了目前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建议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思想,合理适度监管,保障消费金融良性发展。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在急剧扩张。同时,伴随科技金融的发展,移动支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凌曲   陈俊宏  
助贷业务充分发挥数据的要素作用和科技的赋能作用,帮助金融机构扩大客户群体、下沉业务领域、降低运营成本,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普惠金融改革的有益尝试。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监管尚存在政策不明确和体系不健全问题,出现了若干监管“盲区”,以致助贷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产生了贷款利率畸高、机构过度承担风险、非法引流获客、衍生社会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和行业乱象。建议以明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监管政策、建立跨区域的监管协同机制、探索包容性自律管理模式、落实助贷机构主体责任、搭建智能监管平台、综合治理行业违法犯罪行为等为着力点,持续完善我国助贷行业监管体系,推动我国助贷行业良性发展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凌  
消费金融的关键词是什么?消费。如果金融机构的资金未能用于消费者的消费流通环节,消费金融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金融也难以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国家为何三令五申消费金融要有真实消费场景及指定贷款用途。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第十九条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宛苑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试点开展以来,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巨大活力和无限潜能。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情况2009年,银监会在对国际、国内消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杨东  
要妥善处理现金贷问题,需要追根溯源地考察中国金融历史的演变和脉络。本文梳理了消费金融分类监管现状与应把控的要素,认为应该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创新监管方式,采取行为监管加上技术治理,在充分认识消费金融新兴业态的两面性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导、合法规范,促进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系统性地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重庆市坚持市场化取向,系统性地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推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金融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朱少平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现状与问题,梳理了中国监管层针对目前行业出现乱象采取的监管措施,认为监管总体而言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创新探索,并从分类监管、投资者教育、利率水平、催收方式、资产证券化以及完善征信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对消费金融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伟  王蕾  
《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于2017年11月至12月期间以问卷、走访的形式调研了部分消费金融领域持牌与非持牌公司。本文结合调研内容对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共建市场生态提出建议和展望。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传统银行业零售、信用卡业务等之外,自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监管者可通过测试,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本质,判定其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科技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方向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投融资总额,中国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念  林琳  伍立杨  
为了应对金融科技高速发展暴露的风险和问题,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被提出,旨在通过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来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监管科技发展背景及涵义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2.0时代,监管不仅是针对机构、市场和产品,还包括对技术的监管。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类风险和问题逐渐暴露,迫切需要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对"数据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监管者可通过测试,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本质,判定其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科技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方向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投融资总额,中国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文红  
近年来,金融科技(FinTech)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引起了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讨论了对金融科技的几点认识,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国际监管进展和趋势,并提出关于金融科技监管的思考与建议。金融科技是金融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既不应该神化,也不应该轻视。回顾历史,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已经历过多次技术创新,如ATM机、电视可视图文技术、网上银行、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光朗  宋亮华  
目前,国内对离岸银行监管的系统研究不多,对实务和政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探讨就更少。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了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离岸银行及其监管问题,重点阐述我国离岸银行的概况,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客观性、必要性,离岸金融的本质特征、运作模式和离岸金融监管重点等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