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9)
- 2023(4876)
- 2022(3579)
- 2021(3336)
- 2020(2381)
- 2019(5149)
- 2018(4905)
- 2017(9562)
- 2016(4873)
- 2015(5469)
- 2014(5238)
- 2013(5131)
- 2012(4579)
- 2011(4248)
- 2010(4133)
- 2009(3948)
- 2008(3580)
- 2007(3267)
- 2006(2988)
- 2005(2637)
- 学科
- 济(20622)
- 经济(20602)
- 管理(15992)
- 业(15141)
- 企(11917)
- 企业(11917)
- 方法(7680)
- 农(7457)
- 业经(6629)
- 数学(6445)
- 数学方法(6394)
- 中国(5969)
- 农业(5405)
- 财(5122)
- 制(4278)
- 贸(4142)
- 贸易(4140)
- 环境(4025)
- 易(3997)
- 地方(3978)
- 人民(3894)
- 结构(3831)
- 产业(3793)
- 划(3653)
- 消费(3574)
- 银(3460)
- 银行(3460)
- 行(3361)
- 融(3096)
- 金融(3094)
- 机构
- 学院(72373)
- 大学(69308)
- 济(30154)
- 经济(29600)
- 管理(27882)
- 理学(24137)
- 理学院(23927)
- 管理学(23625)
- 管理学院(23494)
- 研究(22361)
- 中国(17425)
- 财(14290)
- 京(13729)
- 科学(12285)
- 财经(11571)
- 经(10494)
- 所(10300)
- 中心(10287)
- 江(10099)
- 范(9633)
- 师范(9563)
- 研究所(9232)
- 农(9200)
- 经济学(9180)
- 业大(8993)
- 北京(8613)
- 商学(8551)
- 财经大学(8537)
- 商学院(8488)
- 院(8486)
- 基金
- 项目(48438)
- 科学(38974)
- 研究(37741)
- 基金(34967)
- 家(29608)
- 国家(29276)
- 科学基金(25749)
- 社会(25317)
- 社会科(23975)
- 社会科学(23968)
- 省(19102)
- 基金项目(18018)
- 教育(17485)
- 编号(16079)
- 划(15471)
- 自然(15215)
- 自然科(14770)
- 自然科学(14767)
- 自然科学基金(14484)
- 资助(13397)
- 成果(12469)
- 课题(11051)
- 发(10926)
- 部(10788)
- 重点(10573)
- 国家社会(10420)
- 创(10194)
- 制(9946)
- 性(9719)
- 项目编号(9716)
共检索到104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博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着由"单一的生产出口型"向"生产出口与内生消费并重型"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与消费转型中"空间、客体、媒介及时间"要素的变化,最终导致"网络消费、非物质产品消费、信用消费以及预付式消费"等新型消费的出现。消费转型将对消费者保护立法中原本相对平衡的利益格局产生冲击,引发新的消费者问题。消费者保护法之重构是对消费转型冲击下已失衡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平衡,重构将基本围绕着"新型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制定,新型消费者权利、新型经营者义务和介入消费活动的新型公权力之出现,固有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和公权力的变化以及对基本消费概念的重新解释"等内容展开。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消费者保护 法律重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飞
金融消费者保护具有其独立的价值,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责无旁贷。尽管既往的金融监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对此有所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效果依然不足甚至有所缺失,因此需要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与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反思在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过程中引发的新问题和产生的新困惑。在此,特别要聚焦于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认识偏差和规则滞后等现象,从理论基础上寻找破解的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进路。为此,立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可行性和成效性,紧紧围绕金融行业强监管的性质和金融消费行为的特点,以治理的思路和系统化视角修正保护理念、构建保护体系、续造保护举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小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从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消法》的不足也开始暴露出来。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及其标准 《消法》中第41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明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布以后,以尹世杰教授为首的湖南师大消费经济研究所,在湖南省消费者协会和《消费经济》杂志社的支持下,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和专业部门领导,座谈并讨论了《保护法》,这是正确而及时的。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经济意义是极为重大的。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8—29页。)因而消费者是媒介于生产和消费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再生产的起点又是终点,这样就必然产生了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消费者权益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当今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夏伟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在2014年3月15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加了关于金融方面的规定,理论上可以用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鉴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定位,难以适用于具有特殊性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此,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解释,同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立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民许 杨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成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无法回避的内容。修订工作应充分考虑这种制度需求,在立法宗旨完善、消费者概念界定、保护范围扩展、政府责任强化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则,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修订 金融消费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仲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消费者从整体看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共损共荣。但从个体看,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相比,前者强后者弱。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会千方百计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自觉主动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同时也存在着追逐短期收益的企业。尤其当竞争激烈、市场压力增大之时,偷奸耍滑、欺诈蒙骗的行为就会滋生。加上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调研组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包括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行业自律规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A)于2001年4月1日生效。该法案标志着英国金融监管体制从1986年《金融服务法》确立的"成文法框架下的行业自律"体制转变为"成文法规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俞木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能够全面反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的生活消费关系的客观要求,并贯穿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消费者保护法》(上)宋锡祥.台湾被誉为“消费者宪法”的《消费者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经历时近11年的酝酿和审议后,终于在1994年1月11日获得“三读”通过,并于同年1月13日公布实施。该法的颁布和施行不仅对岛内制造商和经销商产生重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培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与施行,十分适时与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品和服务质量不好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极为不满,但往往又不知道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无法找到适当和有效的解决途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广大消费者提高消费者的权利意义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拥有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一切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的强有力武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消费者保护法》(下)宋锡祥四、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的主要特点1.对特种买卖作出明确规范随着岛内社会经济活动的变迁,邮购买卖和直销业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鉴于民法中对诸如邮购及访问等特种买卖并无明文规定,“消保法”从台湾社会现状出发,以列举的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炳斌
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专业化,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交易关系、接受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实行统一监管模式,创设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官方机构已经成为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我国有必要构建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使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法可依。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规定。其次,从制度构建角度看,借鉴国外经验,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是我国金融业走向统一监管模式的一个尝试和最佳突破口。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 保护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中新
我国第一部《产品质量法》已于1993年2月22日由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正式实行。该法以规范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为核心内容,明确了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生产或销售存在不合理危险或不合格产品的法律责任,借以促进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但当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损害时该以何种途径、通过哪些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是《产品质量法》所不能解决的。为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制定一部与《产品质量法》配套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及其调整的社会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齐萌
本文以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为中心,对其立法背景、制度特色和立法缺漏进行评析,并结合大陆现状,提出完善大陆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