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0)
2023(11117)
2022(9282)
2021(8425)
2020(7333)
2019(15938)
2018(15563)
2017(30696)
2016(15457)
2015(17109)
2014(16200)
2013(16068)
2012(14710)
2011(13296)
2010(13689)
2009(13325)
2008(12094)
2007(11028)
2006(9597)
2005(8673)
作者
(41076)
(33841)
(33686)
(32084)
(21936)
(16084)
(15421)
(13124)
(12806)
(12200)
(11709)
(11645)
(10817)
(10761)
(10613)
(10445)
(10106)
(9931)
(9852)
(9478)
(8383)
(8344)
(7864)
(7833)
(7784)
(7660)
(7507)
(7444)
(6708)
(6651)
学科
(65816)
经济(65756)
(58528)
管理(51565)
(48235)
企业(48235)
方法(34140)
数学(30971)
数学方法(30784)
(28677)
金融(28677)
(27385)
银行(27371)
(26355)
中国(24641)
技术(20384)
(20280)
(17188)
(15959)
业经(15560)
(14120)
财务(14098)
财务管理(14070)
企业财务(13600)
技术管理(13534)
地方(13235)
(13024)
贸易(13011)
(12671)
农业(11750)
机构
学院(212846)
大学(210801)
(97546)
经济(95779)
管理(89409)
理学(76681)
理学院(76111)
管理学(75205)
管理学院(74809)
中国(62919)
研究(62207)
(48553)
(41446)
财经(38683)
(35305)
中心(34063)
(31987)
经济学(31920)
科学(31723)
财经大学(29304)
经济学院(29166)
(28785)
(28409)
金融(28251)
(28189)
(27695)
银行(27256)
商学(26747)
商学院(26522)
(26317)
基金
项目(140079)
科学(113539)
研究(105812)
基金(104902)
(88350)
国家(87584)
科学基金(78706)
社会(72067)
社会科(68808)
社会科学(68792)
(55246)
基金项目(55148)
教育(48931)
自然(48394)
自然科(47458)
自然科学(47451)
自然科学基金(46693)
(44638)
资助(43007)
编号(40922)
(36039)
创新(32710)
(32138)
成果(31668)
重点(30840)
国家社会(30710)
(29508)
教育部(29128)
人文(28866)
(28342)
期刊
(100650)
经济(100650)
研究(69202)
(48482)
金融(48482)
中国(42721)
(37258)
管理(35166)
科学(24602)
学报(23858)
(23639)
技术(20968)
大学(20180)
财经(19962)
学学(19269)
教育(18588)
经济研究(17825)
(16902)
业经(15969)
农业(14169)
技术经济(13327)
理论(11871)
问题(11705)
(11608)
商业(11503)
科技(11396)
统计(11097)
实践(10700)
(10700)
(10541)
共检索到328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苏静  
在发达国家信用保证保险是与寿险和产险并驾齐驱的核心业务,而在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信用保证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我国消贷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缓慢、市场份额小,主要原因可归结为银行购买力不强、政府支持力度小、保费定价高等。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推动消贷信保在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重大创新,使消贷信保发展突破传统保险的技术瓶颈,实现市场扩容、效率提升、风险管控的目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洪江  陈林  全理科  
在Berger&Udell模型框架内,从信息环境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机构信息环境的影响及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创新的途径与机制。具体观点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金融机构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改善导致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创新。本文创新在于:(1)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环境及贷款技术影响的分析,发展了Berger&Udell模型;(2)对我国阿里小贷模式从信息环境及贷款技术创新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彦锋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的大量出现是产业融合的表现特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旅游产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英隆在《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撰文指出,世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正进入一个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交汇、兼容,并在交汇、兼容中互动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学术领域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庄慧彬  
为了解决农村融资难题,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正在试点扩大开展相关业务。本文分析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推出的背景,并从保险主体、保险标的和承保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保证保险与信用保险的不同点。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贷款保证保险相比贷款信用保险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信用)保险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福毅  庆建奎  
在经济下行形势下,"担保圈"风险频发,互保企业面临或有负债风险和融资难的"两难"选择。贷款保证保险既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了新选择,也能够有效防止企业风险蔓延传染,是企业互保的良好替代。2013年,山东寿光试点"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创新推出了"贷款+保证基金+保险"的业务发展模式。该模式相对于企业互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具有一定优势,且具有财务可持续性、风险可控性和激励相容性,能够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俊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产业,可以创造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激发产业新业态,释放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信息要素越来越多地在传统行业中实现渗透,对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展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同时,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本着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和应用。文章结合这一背景展开对中国产业融合与创新的研究,分析当前中国产业的现状、内容、特征,进而对我国产业融合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期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博宏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依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融合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现金时代的到来和监管机构提出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电子账户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在Bank4.0时代搭载互联网平台变得无处不在提供了可能。未来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的来源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商业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方松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生性"对企业管理传统思维方式形成的巨大颠覆效应,企业在现代要想获得生存、发展,就需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内涵,积极促进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融合,实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方松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生性"对企业管理传统思维方式形成的巨大颠覆效应,企业在现代要想获得生存、发展,就需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内涵,积极促进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融合,实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宝  刘科彤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提炼驱动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企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依据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各驱动要素所产生的前因条件组态,并归纳为三种驱动构型即高管驱动型、资源与能力驱动型、制度驱动型,最后分别从物流企业高管、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政府职能发挥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经济新常态下,急需提振经济增速、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因而深化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创新驱动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而科技创新又是创新驱动的源动力,但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不足、机制不完善等多种桎梏。"投贷联动"则将贷、债、股投资联动运行,将从源动力上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是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形式。日前,国务院将在有关机构试点投贷联动,并将其作为当前供给侧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互联网金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不仅具有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多种业态模式,且自身也形成了"投贷联动"运行的完整金融生态圈。互联网金融应积极运用投贷联动的思维模式,加快与科技金融的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平  梅芳  
本文基于消费者体验和目标取向,研究消费者服务创新体验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服务创新体验通过影响其采纳态度,进而影响顾客对创新服务的采用意向;消费者感知创新易用性和娱乐性对其功能性态度和享乐性态度具有正向影响,感知创新优越性和感知控制主要影响功能性态度;个人目标取向在创新服务采纳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中起着调节角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科  何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利好下,银行、P2P企业、电商等基于自身优势与特点,纷纷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洗牌速度加剧消费金融从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内需、实现普惠金融的角度看都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便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具有覆盖群体更广、服务更为方便快捷、交易成本更低等显著特点。银行、电商、P2P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相继布局并展开了激烈竞争,在未来行业格局会进一步划分和洗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