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5)
- 2023(7831)
- 2022(6829)
- 2021(6579)
- 2020(5621)
- 2019(12954)
- 2018(12954)
- 2017(25544)
- 2016(13995)
- 2015(15690)
- 2014(15816)
- 2013(15204)
- 2012(14068)
- 2011(12814)
- 2010(13501)
- 2009(12381)
- 2008(12196)
- 2007(10858)
- 2006(9827)
- 2005(8702)
- 学科
- 济(54586)
- 经济(54519)
- 管理(41201)
- 业(38773)
- 企(31423)
- 企业(31423)
- 方法(26948)
- 数学(24083)
- 数学方法(23507)
- 农(16709)
- 中国(13620)
- 财(13477)
- 业经(11457)
- 贸(11208)
- 贸易(11202)
- 学(11181)
- 易(10883)
- 农业(10838)
- 策(10586)
- 理论(10519)
- 制(10088)
- 地方(9491)
- 银(8810)
- 银行(8781)
- 行(8444)
- 环境(8005)
- 融(8001)
- 金融(8000)
- 和(7824)
- 技术(7809)
- 机构
- 学院(201605)
- 大学(198489)
- 济(80621)
- 管理(79273)
- 经济(78917)
- 理学(68808)
- 理学院(68085)
- 研究(66421)
- 管理学(66420)
- 管理学院(66084)
- 中国(50376)
- 科学(41503)
- 京(41276)
- 财(37910)
- 农(34223)
- 所(33991)
- 研究所(30978)
- 江(30881)
- 中心(30260)
- 业大(29901)
- 财经(29737)
- 经(26944)
- 农业(26891)
- 范(26587)
- 师范(26317)
- 北京(25854)
- 州(24579)
- 院(23904)
- 经济学(23555)
- 财经大学(21973)
- 基金
- 项目(133485)
- 科学(105887)
- 基金(97082)
- 研究(96350)
- 家(84842)
- 国家(84134)
- 科学基金(72491)
- 社会(59687)
- 社会科(56538)
- 社会科学(56523)
- 省(52861)
- 基金项目(50301)
- 自然(48955)
- 自然科(47932)
- 自然科学(47918)
- 自然科学基金(47053)
- 教育(46276)
- 划(44766)
- 资助(41586)
- 编号(40211)
- 成果(32701)
- 重点(29972)
- 部(29530)
- 课题(28088)
- 发(28065)
- 创(27697)
- 创新(25766)
- 科研(25419)
- 教育部(25311)
- 大学(24762)
共检索到29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良定 陈秋霖
本文分别给出了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 ,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探讨了当前消费信贷政策及其有效性。本文认为 ,人们消费行为表现出收入、信贷、文化三效应。根据国情 ,( 1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信贷消费的社会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应该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 ;( 2 )保持节俭传统同时 ,大力倡导小康消费文化 ,反对诸如极品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 3 )采取“低信贷利率、低商品价格和低进入壁垒”的“三低政策”启动消费信贷。
关键词:
消费行为 信贷消费 消费信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轩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性,以西方消费理论为基础,对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相邻期间消费关联性、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稳定性这四个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它表明需要采取城乡有别的消费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则应该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秦蓓
收入对医疗消费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医疗消费随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加;收入的间接效应是指收入下降导致了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医疗支出增加。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用一个医疗决策模型和医疗支出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医疗支出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89年,收入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到1997年,收入水平对医疗支出的影响变得不显著。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收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发生作用且作用相当,由此可见低收入农民面临收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影响,其结果可能是低收入的农民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和健康水平进一步下降。因此,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转移支付,建立医疗保障...
关键词:
医疗消费 收入效应 健康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义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黄金律法则 最优消费率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关键词:
经济系统 资源位 凹集模型 整合资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楠
电信接入价格问题要基于一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体制进行研究,它是参与互联互通各方利益与矛盾的焦点,涉及经济利益的分配即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享两个方面。要推进互联互通的顺利开展,必须结合我国电信市场改革实践,接入价格兼顾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从而使得各参与方利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
电信 互连互通 接入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三毛 张同健
文章在回顾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M—F模型以后,介绍并分析了基于代际分析框架的现代经常帐户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含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经常帐户 理论模型 政策含义 评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生校 战明华
一、确定性条件下不同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的设定关于消费的决定,不同的理论采取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消费函数具有如下的形式:C=c(YD,r)满足dC/dYD>0,dC/dr<0。这里r是实际储蓄存款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工序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企业生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更多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某些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比较优势陷阱"中。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应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将现有的比较优势通过逐步积累和有序释放而转化为未来的竞争优势,确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或领域。另外,在工序分工的背景下,将贸易政策在特定领域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改为"生产工序",会更能体现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渠慎宁 吴利学 夏杰长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粘性现象。与食品、工业消费品相比,服务的价格粘性程度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定价模式检验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与状态相关,其中,食品、工业消费品价格与状态相关,而服务价格与时间相关。这表明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的标准,但各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食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业较低的市场化程度意味着其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通过寻找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波动的"非敏感区间",同时验证CPI分解的稳健性,可发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益于行业的稳定性。最后,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关于居民消费价格与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培 李逢春 蔡晓辉
实证检验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效应十分复杂,两个效应主要着力于通过要素的再配置影响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进一步对农业生产率构成间接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含义: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形成的一种"自然反哺"作用会随着工业化的深化而递减,市场机制又加剧了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弱势地位,因而在转型期的某个阶段必须对农业予以政策扶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和核心,由此必须制定相关政策,保证该目标的顺利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应该兼顾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经济效应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颢 潘文捷
"十三五"仍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保险资金在坚持"保险姓保"的基础上要更加深刻认识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研究探索适合资金特性的配置模式,从而更好地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选用Black-litterman模型并结合马克维茨模型及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保险资产最优配置进行了模型优化、数值模拟和政策建议等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资产配置是一个动态优化进程,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发展、投资者风险偏好、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走势等不同维度的诸多因素,其配置应从关注规模数量的比例配置到关注特性质量的模式配置转变,从重视结果导向的比例调整向重视因素驱动的模式优化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