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7)
- 2023(11902)
- 2022(10565)
- 2021(10172)
- 2020(8639)
- 2019(19728)
- 2018(19756)
- 2017(38267)
- 2016(20778)
- 2015(23587)
- 2014(23647)
- 2013(23361)
- 2012(21567)
- 2011(19386)
- 2010(19294)
- 2009(17973)
- 2008(17656)
- 2007(15669)
- 2006(13737)
- 2005(12194)
- 学科
- 济(78577)
- 经济(78475)
- 管理(63648)
- 业(61215)
- 企(50552)
- 企业(50552)
- 方法(39834)
- 数学(34028)
- 数学方法(33571)
- 财(22628)
- 中国(21311)
- 农(20351)
- 学(18660)
- 业经(17980)
- 制(15920)
- 务(15547)
- 财务(15482)
- 理论(15460)
- 财务管理(15450)
- 银(14866)
- 银行(14817)
- 企业财务(14732)
- 贸(14356)
- 贸易(14348)
- 地方(14292)
- 行(13980)
- 易(13886)
- 农业(13583)
- 和(13510)
- 融(12894)
- 机构
- 大学(299950)
- 学院(296336)
- 管理(121911)
- 济(111295)
- 经济(108677)
- 理学(105042)
- 理学院(103927)
- 管理学(102016)
- 管理学院(101493)
- 研究(93511)
- 中国(74670)
- 京(64183)
- 科学(60110)
- 财(54428)
- 农(47175)
- 所(46867)
- 业大(45243)
- 中心(44516)
- 财经(43771)
- 研究所(42750)
- 江(42599)
- 北京(40718)
- 经(39659)
- 范(38080)
- 师范(37715)
- 农业(36976)
- 州(35734)
- 院(33719)
- 财经大学(32683)
- 经济学(32101)
- 基金
- 项目(202556)
- 科学(158327)
- 基金(147487)
- 研究(145869)
- 家(128319)
- 国家(127229)
- 科学基金(109805)
- 社会(90222)
- 社会科(85265)
- 社会科学(85244)
- 基金项目(78915)
- 省(78017)
- 自然(73686)
- 自然科(72007)
- 自然科学(71991)
- 自然科学基金(70716)
- 教育(66428)
- 划(65823)
- 资助(61719)
- 编号(60601)
- 成果(49037)
- 部(44052)
- 重点(43923)
- 创(41234)
- 发(40687)
- 课题(39970)
- 科研(39122)
- 创新(38431)
- 项目编号(38314)
- 大学(37992)
- 期刊
- 济(120453)
- 经济(120453)
- 研究(87122)
- 中国(53455)
- 学报(49609)
- 科学(43734)
- 管理(43181)
- 农(41809)
- 财(41003)
- 大学(36863)
- 学学(34472)
- 教育(30603)
- 融(30171)
- 金融(30171)
- 农业(28816)
- 技术(24473)
- 财经(20743)
- 图书(20030)
- 业经(19594)
- 经济研究(18812)
- 经(17386)
- 理论(17157)
- 实践(16086)
- 践(16086)
- 业(14714)
- 问题(14645)
- 情报(14537)
- 科技(14165)
- 技术经济(14155)
- 版(13916)
共检索到432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位 周从意 廖理 张伟强
本文使用某现金贷平台的借款人数据,研究消费行为信息在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贷借款人这类信用记录不足的群体,传统征信信息往往不足以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引入更加高频的消费行为信息能够有效补充额外的信息含量,提高对信用信息薄弱人群的风险识别效率。传统征信信息和消费行为信息提供的信息含量互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征信系统以外信息的利用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创新性地利用真实的微观信贷数据对不同信息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比较,对消费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消费行为 风险识别 征信信息 消费信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星 于立新 田慧勇
本文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信用风险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准则层下的变量区间划分和赋值进行调试,保证其取值的合理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下的各个准则层以及准则层下的样本指标变量权重进行确定。最后对模型的模拟数值进行检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昱
本文以在浙江省随机抽样的506个自然人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非线性统计模型——Probit模型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分类预测正确性检验对模型的效力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实证研究结论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方法和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杰
缺乏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个人信用查询授权不规范,个人异议信用信息处理不当以及个人信用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等是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为此,应当制定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相关制度,规范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授权,依法处理个人异议信息,加快个人信用信息更新速度。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消费信贷 信用立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顾清华 宋思远 张新生 暴子旗
在个人信用违约风险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为了使企业准确识别个人信用风险,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BS-Stacking模型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针对个人信用风险数据的特点,首先对数据使用改进后的Borderline SMOTE-2算法进行过采样处理,然后使用网格搜索算法对分类器进行参数寻优,为了寻找模型的最优组合,使用逻辑回归对基模型进行贡献度分析,从而确定Stacking模型。实验表明所提出模型与各类集成算法相比,在个人信用风险评估违约样本的识别率上以及稳定性等各类指标上均有最好表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宝凤 祁婷婷
在特征选择和特征衍生的基础上,分别基于特征扰动和XGBoost与Lightgbm的算法差异建立了四个单一模型;利用单一模型性能确定权重,构建了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线性组合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有衍生特征的四个单一模型的AUC和KS均优于无衍生特征的四个单一模型,有衍生特征组合模型的AUC和KS均优于无衍生特征组合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特征衍生的组合模型能显著提升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预测性能。
关键词: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 特征衍生 组合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汉川 张万军 杨柳
将随机森林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问题,对用户画像构建、大数据预处理方法、风险计量模型以及评分系统开发步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 随机森林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圣 崔佳丽 周琳云 孙红霞 刘淑芹
提出基于XGBoost算法的随机森林模型(即XGBoost-RF模型),以评估个人信用风险。将德国信用数据集作为数据样本,引入XGBoost算法处理数据样本,依据其得出的重要性得分筛选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基于所得指标,运用随机森林算法(RF)对数据样本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指标特点及分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务中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人脉关系"指标关注欠缺;无论从成本还是预测效果来看,改进的随机森林模型即XGBoost-RF模型都展示了较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在美 吕娟 刘彦
针对个人信用数据不平衡、类间重叠、类型多样性等特点,运用优化的辅助分类器生成对抗网络(ACGAN)、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分别进行数据过采样、学习与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依据金融及大数据相关竞赛平台提供的两个信贷数据集进行实证,从AUC、G-mean、Recall等指标出发考量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模型使用新的过采样技术生成的样本与原始样本非常接近,对违约样本及总样本的识别性能均优于对照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润仓 何云 张乾 陈秀权
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不断拓展,信用卡信用风险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根据博弈理论,要防范信用风险,必须按"重复博弈"的要求对信用建设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即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将个体之间的单次博弈变为申请人与发卡银行整体之间的重复博弈,对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存在信用体系覆盖面小,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不全、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欠缺准确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等问题。因此,应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加强数据库信息管理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数据库 信用卡 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春霞 王妍 朱鹏渭
为了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来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针对SVM模型性能的优劣与参数的选择密切相关,提出对传统的果蝇优化算法(FOA)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的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并将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分别与网格法、遗传算法(GA)和果蝇算法(FOA)优化SVM参数的评估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果蝇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估准确率更高,更适合用于信用风险评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望斌 朱东华 汪雪锋
本文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针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评价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对此做出了实例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春霞 王妍 朱鹏渭
为了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来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针对SVM模型性能的优劣与参数的选择密切相关,提出对传统的果蝇优化算法(FOA)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的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并将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分别与网格法、遗传算法(GA)和果蝇算法(FOA)优化SVM参数的评估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果蝇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估准确率更高,更适合用于信用风险评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放宇
本文围绕信用风险统计量表构建的评价测算系统,概要阐述其构造方法与系统运行机理,对其中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体系作出明确描述,并对系统开发设计要点给予解析说明。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概率 评价模型 系统设计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仪 包晓霞
平台经济下,个人信用信息不仅关系到消费者隐私利益的维护,还能通过交易提升消费者消费层次、优化平台服务商绩效、发展征信产业。交易各方需求冲突可能引发消费者隐私风险、经营者绩效风险、征信产业风险等,对此隐私保护对策难以应对。我国应当遵循激励相容路径,为消费者及服务商分别设定对于信息及其处理成果的产权,鼓励二者相互转移产权,以此来确保消费者获取成果、提高交易意愿。服务商根据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分级分类防控隐私风险,改善成果的价格质量等交易条件;主管部门加强对平台服务商的行政指导,行业组织对服务商予以技术扶持,以此优化服务商绩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