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7)
2023(18034)
2022(15117)
2021(13970)
2020(11970)
2019(27198)
2018(26568)
2017(50125)
2016(26943)
2015(30453)
2014(30181)
2013(30016)
2012(27799)
2011(25330)
2010(25072)
2009(23573)
2008(23015)
2007(20309)
2006(17664)
2005(15867)
作者
(80296)
(67552)
(67137)
(63746)
(42764)
(32485)
(30469)
(26500)
(25561)
(23617)
(23109)
(22410)
(21355)
(21096)
(21008)
(20907)
(20172)
(19977)
(19381)
(19321)
(16707)
(16423)
(16358)
(15443)
(15372)
(15030)
(14743)
(14493)
(13592)
(13251)
学科
(130498)
经济(130370)
管理(78760)
(73897)
(60859)
企业(60859)
方法(58629)
数学(51778)
数学方法(51244)
中国(31522)
(30179)
(29566)
(25945)
业经(25215)
(24647)
贸易(24638)
地方(24167)
(23943)
(21044)
农业(19940)
(18800)
财务(18752)
财务管理(18710)
(18285)
金融(18282)
(17923)
环境(17913)
(17905)
银行(17865)
企业财务(17798)
机构
大学(403242)
学院(399598)
(177079)
经济(173902)
管理(155142)
研究(137223)
理学(134901)
理学院(133440)
管理学(131268)
管理学院(130553)
中国(103989)
(83351)
科学(82812)
(77929)
(69263)
(68520)
财经(63623)
研究所(63341)
中心(62619)
业大(60298)
(58023)
(56652)
经济学(55939)
农业(54439)
北京(52118)
经济学院(50313)
(49314)
师范(48701)
(48620)
财经大学(47429)
基金
项目(270063)
科学(213650)
基金(201139)
研究(189337)
(177574)
国家(176178)
科学基金(151223)
社会(124566)
社会科(118328)
社会科学(118297)
基金项目(105740)
(102450)
自然(99412)
自然科(97238)
自然科学(97206)
自然科学基金(95572)
(87407)
教育(86799)
资助(82897)
编号(72694)
重点(61054)
(60845)
成果(57836)
(57353)
(55811)
国家社会(53162)
科研(52741)
教育部(52366)
创新(52362)
大学(50520)
期刊
(190279)
经济(190279)
研究(114276)
中国(69821)
学报(66224)
(60453)
科学(60412)
(60262)
管理(56563)
大学(49646)
学学(47425)
农业(40631)
(34816)
金融(34816)
技术(33374)
经济研究(32536)
财经(32472)
教育(31560)
(27979)
业经(27788)
问题(24831)
(22669)
(22415)
技术经济(21307)
统计(21222)
国际(19622)
世界(19458)
(19185)
(19091)
商业(18669)
共检索到579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甘小芳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净产出增加导致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预期净刚性支出增加造成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作用效果超过平滑消费,形成实际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内净产出暂时性冲击中的77.9%被经常项目吸收,长期内几乎全部被经常项目吸收;源于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将被经常项目完全吸收;源于产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27.8%被经常项目吸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  
本文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研究中国经常项目对各种经济冲击的响应。首先在最优消费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经常项目对产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表达式,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产出数据服从一阶差分后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四个变量中经常项目余额、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支出、投资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发现中国经常项目余额对来自产出的标准差新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负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宇  
消费可以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两个类别,耐用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是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特征。通过我国城镇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分析后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大约是0.75。另外,期内替代弹性和跨期替代弹性呈现同向变动的特点,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系数、主观折旧率和跨期替代弹性表现出反向变动的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六宝,肖红叶  
Based on the Ramsey-Cass-Koopmans’model,the author constructs an analogue model of the growth rate of consumption by analyzing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intertemporal elasticity substitute.By measure the parameters,the author also analogue and forecast the optimal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from 1992 to 2003 in China.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赵留彦  
本文研究两类基本宏观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并据此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的经验证据表明:第一,供给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负相关,而需求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正相关。第二,需求冲击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致,不过供给冲击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间关系并不明显。第三,供给冲击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度相对更强,而需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则更强。这解释了经验中经常观测到通货膨胀顺周期特征。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容易调控通货膨胀,却难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谨防其通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烽  寿伟光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经济增长和经常账户动态的跨期均衡分析框架 ,以便从更广义的范畴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而对政策和制度的分析也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红忠  周赟  
与现有研究相比,文章从真实经济的角度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基于代表行为人的跨期均衡模型,探讨基于产出冲击和消费平滑的主动性储备需求的决定。研究表明:主动性储备需求与产出冲击发生的概率、产出冲击大小、代表行为人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以及代表行为人的主观贴现率呈正向关系,与经济增长速度呈反向关系,而与储备资产的相对价格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我国主动性储备约占2007年GDP的6%(相当于我国2007年底国际储备的12%),说明我国近年来增加的国际储备存在较大的被动持有部分,目前的国际储备持有额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需求。因此,除紧缩的货币政策外,我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运用汇率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仲林  杨萍  赵蓉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特点将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区分为退休前和退休后,分别设置新古典经济学生命周期消费(Life-Cycles)理论的跨期预算约束;在生命不确定性的假设下,推导出了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路径。而且,依据1988年1月-2008年12月天津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利用动态伪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为理论结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另外,实证研究发现,①对于户主出生于1965年前的家庭,他们依然延续了传统的消费习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转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是拉动内需的必由之路;②跨期替代弹性接近于零,即城镇居民更倾向于即期消费;③期望通过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很有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仲林  孙艳华  高华川  
由于居民消费活动存在示范效应和收入效应,个体的跨期消费选择受到群体消费流动性的影响。为了在既定消费流动性的约束下讨论城镇家庭的跨期消费选择行为,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家庭的消费特点改进了嵌套的跨期消费选择模型,分别讨论了暂时性收入冲击和持久性收入冲击对消费的拉动效果;其次,讨论了估计模型的模拟估计方法。最后,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流动性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共变性、当期暂时性收入冲击拉动当期消费的效果明显大于前期该冲击的替代效应、以及持久性收入冲击拉动消费的效果低于暂时性收入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迪  钟少军  李良  
文章分别采用产出、消费、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征宏观经济、消费、投资波动和技术冲击,并计算出1978~2011年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进一步运用动态波动图、线性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本文基于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考虑消费倾斜因素,对我国的经常账户动态路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可以分为消费倾斜部分和消费平滑部分;相对于国际资本市场跨期价格,我国居民更加偏好未来消费;消费平滑部分则准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特征。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很大程度上是居民基于对未来消费的偏好和对净收入变动的预期而选取最优消费路径的理性结果,并非长期失衡的表征。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从外部均衡转向鼓励居民消费、优化收入分配,以实现居民福利的改善。与此同时,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趋势也将得以缓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本文采用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Intertemporal Approach),分析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变动对居民最优消费路径的期内替代和跨期替代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并对这种潜在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创新的方法构造我国季度宏观数据,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增强了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和针对性。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约为0.16,包含相对价格因素的跨期均衡模型对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能力;预期收入变动和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因素对最优消费路径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实际汇率变动带来的期内替代效应——是导致200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人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考察总结了居民家庭消费决策的各种典型特征,并构造出了综合这些典型特征的效用函数,使用最优线性调节器的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导出了家庭跨期优化决策的消费函数,并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模型验证。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取决于过去消费的习惯、家庭的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多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佳刚  刘乐山  
本文分析了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谨慎型消费行为由旧消费习惯、实用消费观念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消费不足的问题;枯竭型消费行为由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产生物价过快上涨的问题;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由偏好刚性、物质欲极强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对中国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符合上述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凤莲  孙婧芳  
失业会造成不利的收入冲击,外部收入冲击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失业对食品和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同,平均而言,消费者对食品支出具有更强的修匀能力,教育水平对教育支出具有正向修匀作用。失业者实现再就业之后,食品支出比例显著下降,教育支出相对上升,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者教育支出依然具有负向影响。女性失业会降低家庭的食品和教育支出比例,女性再就业后会提高家庭的教育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