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8)
- 2023(12556)
- 2022(10915)
- 2021(10293)
- 2020(8564)
- 2019(19741)
- 2018(19398)
- 2017(37917)
- 2016(20047)
- 2015(22663)
- 2014(22745)
- 2013(22690)
- 2012(20365)
- 2011(18279)
- 2010(18416)
- 2009(17366)
- 2008(15759)
- 2007(13881)
- 2006(12209)
- 2005(10894)
- 学科
- 济(78898)
- 经济(78809)
- 管理(60002)
- 业(58578)
- 企(49725)
- 企业(49725)
- 方法(38264)
- 数学(33191)
- 数学方法(32866)
- 融(28050)
- 金融(28049)
- 银(26392)
- 银行(26358)
- 中国(26133)
- 行(25467)
- 财(22854)
- 农(20361)
- 制(18483)
- 业经(18247)
- 地方(16988)
- 学(16417)
- 务(15424)
- 财务(15356)
- 财务管理(15335)
- 贸(14763)
- 贸易(14747)
- 企业财务(14682)
- 理论(14403)
- 易(14277)
- 农业(13831)
- 机构
- 大学(284549)
- 学院(282613)
- 管理(116456)
- 济(113832)
- 经济(111260)
- 理学(100755)
- 理学院(99739)
- 管理学(98135)
- 管理学院(97644)
- 研究(90816)
- 中国(76063)
- 京(60360)
- 科学(54477)
- 财(53639)
- 所(44418)
- 中心(43943)
- 财经(43559)
- 农(41409)
- 业大(40548)
- 研究所(40365)
- 经(39596)
- 江(39253)
- 北京(38625)
- 范(35320)
- 师范(34990)
- 经济学(34289)
- 州(33494)
- 院(32862)
- 财经大学(32758)
- 农业(32389)
- 基金
- 项目(193750)
- 科学(152453)
- 研究(142441)
- 基金(141508)
- 家(121873)
- 国家(120840)
- 科学基金(105002)
- 社会(89161)
- 社会科(84652)
- 社会科学(84628)
- 基金项目(75689)
- 省(74841)
- 自然(68994)
- 自然科(67397)
- 自然科学(67385)
- 自然科学基金(66166)
- 教育(64699)
- 划(62679)
- 资助(58939)
- 编号(58597)
- 成果(46459)
- 部(42684)
- 重点(42470)
- 创(40441)
- 发(40415)
- 课题(39191)
- 创新(37637)
- 教育部(37060)
- 科研(37010)
- 项目编号(36828)
- 期刊
- 济(122886)
- 经济(122886)
- 研究(85145)
- 中国(51470)
- 管理(42585)
- 学报(42019)
- 融(40951)
- 金融(40951)
- 财(40039)
- 科学(39083)
- 农(36413)
- 大学(32157)
- 学学(30229)
- 教育(27662)
- 农业(24859)
- 技术(23821)
- 财经(21348)
- 业经(20125)
- 经济研究(19895)
- 经(18025)
- 理论(16558)
- 实践(15311)
- 践(15311)
- 问题(15036)
- 图书(14953)
- 商业(13618)
- 技术经济(13479)
- 现代(12937)
- 科技(12865)
- 业(12390)
共检索到415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考察了消费者金融市场支付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银行在共用支付系统和自身内部系统方面的技术创新激励;支付技术进步对银行成本的影响;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服务收费标准;信用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和新筛选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当前我国支付结算系统现状的思考。
关键词:
消费者金融市场支付系统 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成武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下一步研究如何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保护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顶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支付领域的运用,我国的零售支付方式丰富多样,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使消费者的支付手段更加的丰富和便捷。与此同时,规制零售支付的相关法律滞后和"空白"、纠纷解决渠道的单一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零售支付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通过对零售支付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零售支付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晓晖 方彧
加强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使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老年群体,不仅是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应有之义,更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要举措。从四个方面对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老龄金融与老年金融消费的概念界定、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涵、老年金融消费需求的性质及构成、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既有研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老龄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老年 金融消费者 养老金融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国豪 姜富伟 张定胜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研究者开始有机会获得曾经无法企及的文本大数据,通过对文本内容中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部分进行挖掘,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刻画资产价格变动机制。典型的文本大数据包括公司业绩披露、媒体新闻报道、社交论坛讨论等。在金融和会计领域,如何从文本中提取有效的情绪信息并研究其对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文本情绪分析在金融市场与资产定价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整理了主要的文本分析方法,包括词汇分类字典法、文本词汇加权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朴素贝叶斯法等。本文还从横截面与时间序列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本情绪影响资产预期收益的计量方法和经济机制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文本情绪 文本分析法 资产定价 股票回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铮 刘钰
文章首先对金融市场研究范式进行归纳,对计算金融研究历史进行回溯,总结计算金融的研究内容,接着对近年来计算金融领域的研究模型及最新成果进行归纳,并做出评价,最后指出未来计算金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金融 复杂自适应系统 人工股票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志福
金融市场中供求双方地位的非平等性导致消费者利益被轻视,供给者缺乏责任感的行为意识成为诱发危险性金融交易的主要精神因素,其微小的行为偏差通过金融市场高风险性交易将逐渐演变成"自我偏好"危害,而极端情况正是对所有者利益的完全损害。因此,对于金融市场行为的规范应从主导意识的正确引导入手,突出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形成对经营者自我偏好行为的思想规制,从而有效避免无序交易所增加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利益保护 自我偏好 利益损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悦 逯仙茹
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生成原因、传导渠道以及防范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总结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岩 董大海
消费者依恋(consumer attachment)是联结消费者与特定消费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动性的心理纽带。相关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心理学领域的依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关系营销和态度理论两大背景,消费者依恋理论日益引发西方营销学者的关注,但对中国市场营销学界来说相关研究还近乎空白。论文通过对近20年来西方学者有关消费者依恋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晰了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测度方法与作用机理。在对西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全面述评的基础上,论文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界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韬
消费者创新是一种由消费者参与创新的新兴的创新模式。许多学者研究了创新者创新的动因、影响因素、创新方式等,形成了消费者创新理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创新的研究更加关注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的产品创新和知识创造,并产生了大众生产、开源经济、维基经济等研究分支,对现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消费者创新理论的已有研究和新近发展做出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消费者创新 大众生产 维基经济 开源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建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描绘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网络,为未来的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提出研究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子平 苏卫东 张世英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是投资理论与投资实践的中心课题。文章阐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时变性及其高峰厚尾性、聚集性、杠杆效应、持续性、传导性等主要特征 ,并从 ARCH模型、SV模型的角度说明了国外模型化研究的进展情况 ,指出了目前与未来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昱昭 柏巍 刘海飞
以社会网络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金融市场中社会网络与投资者决策行为、社会网络与资产组合行为、社会网络与风险控制行为,以及社会网络与资产定价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与评析。研究发现:通过社会网络信息传播,使得金融市场资产标的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结构,同时对投资者决策、学习行为甚至市场质量都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影响。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网络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与普适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弘
研究发现,接受金融教育的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参与概率显著高于未接受金融教育的家庭,这些家庭也同时拥有更高的金融资产比重以及现金和储蓄存款数量。按照风险态度对家庭分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并且金融教育对不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区分家庭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有效增加我国金融教育的公共供给,有针对性地提高消费者整体的金融教育水平,将有助于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提升家庭福利水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惠
中国金融业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存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无法覆盖全部金融活动、与三会职能利益冲突、协调成本高、执法效率低、金融消费者维权难度大、体系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原因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存在缺陷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不足。因此,必须设立独立机构,提升行政层级,明确职能定位;加快推进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实现规则的统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立体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