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0)
2023(12789)
2022(10947)
2021(10354)
2020(8915)
2019(20613)
2018(20615)
2017(40336)
2016(21399)
2015(24083)
2014(24247)
2013(24085)
2012(22071)
2011(19944)
2010(19914)
2009(18568)
2008(18529)
2007(16728)
2006(14482)
2005(12684)
作者
(60751)
(51629)
(51365)
(48913)
(32241)
(24733)
(23453)
(20293)
(19332)
(18161)
(17299)
(17270)
(15963)
(15843)
(15828)
(15788)
(15718)
(15084)
(14788)
(14585)
(12591)
(12585)
(12553)
(11887)
(11684)
(11648)
(11323)
(11316)
(10417)
(10291)
学科
(95343)
经济(95247)
(69725)
管理(61903)
(49322)
企业(49322)
(47776)
方法(45537)
数学(40031)
数学方法(39565)
农业(31372)
业经(24128)
(23817)
中国(21447)
(18675)
贸易(18671)
(18252)
(18177)
(17745)
地方(16600)
(14947)
财务(14903)
财务管理(14871)
理论(14369)
企业财务(14084)
(13790)
银行(13765)
(13296)
(13292)
技术(13193)
机构
学院(314954)
大学(311060)
(133773)
经济(131280)
管理(127008)
理学(111183)
理学院(110107)
管理学(108271)
管理学院(107693)
研究(97109)
中国(75770)
(65738)
(62734)
(59186)
科学(59014)
农业(50756)
业大(50559)
财经(48149)
(48145)
中心(47592)
(45635)
(43857)
研究所(43747)
经济学(40742)
(38975)
师范(38596)
北京(38375)
经济学院(36851)
经济管理(36377)
(36172)
基金
项目(211592)
科学(168083)
基金(155989)
研究(154252)
(134789)
国家(133612)
科学基金(116203)
社会(99770)
社会科(94315)
社会科学(94289)
(83090)
基金项目(82974)
自然(75570)
自然科(73884)
自然科学(73866)
自然科学基金(72589)
教育(70977)
(68616)
编号(63600)
资助(63566)
成果(49741)
(48078)
重点(46709)
(45149)
(44073)
课题(41660)
教育部(41420)
创新(41121)
国家社会(41040)
科研(41009)
期刊
(146284)
经济(146284)
研究(84490)
(66676)
中国(53408)
学报(46983)
(46088)
农业(45145)
科学(44440)
管理(42416)
大学(36845)
学学(35309)
业经(30714)
(28991)
金融(28991)
技术(27126)
教育(26086)
财经(23538)
(22058)
经济研究(22045)
问题(20669)
(20120)
(16590)
技术经济(16046)
商业(16030)
统计(15508)
世界(15257)
农村(14760)
(14760)
理论(14661)
共检索到44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彬  
已有的实证研究显示,消费者选择超市和农贸市场这两个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频率存在差异。许多学者分析了造成这一差异的影响因素。但消费者选择不同零售终端的频率安排决策是如何做出的,这种频率安排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仍需深入探讨。从消费者效用角度出发,对这一频率安排差异进行理论解释,得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层次还有待提升的结论,并提出提升这一层次的措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但斌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要求更高但零售商单独保鲜能力有限的问题,从提高消费效用角度出发,构建了受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价格影响的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建立了由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模型,采用Stackberg博弈方法分析了分散式决策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努力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并同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由于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的保鲜努力较小,因此给出了能够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保鲜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在此基础上,以同时实现供应链协调和提高消费者整体效用为目标,进一步确定了协调契约所在的区间范围。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永强  张孙博文  陈佑成  
作为一种全新的零售模式——社区新零售因其创新性、便捷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青睐。本文利用SmartPLS软件对社区新零售模式下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意愿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消费认同对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生鲜农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在其中存在多个中介效应。基于此,应强化政府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信任;建立健全社区新零售行业标准,增强消费认同;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新零售企业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德华  周德翼  
本文拟通过对武汉市消费者购买蔬菜行为的调查,建立二元Logit选择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影响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时购买地点选择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便于在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经营中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南  田懿行  陈红华  
随着经济及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者逐渐将线上购买生鲜产品作为重要方式之一,我国生鲜零售业态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生鲜零售业态演变理论基础,利用1 16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二元罗杰特(Logit)计量模型对线下实体门店和线上生鲜电商两种业态选择行为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线下实体门店业态仍然是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零售业态;消费者到业态的交易成本是我国生鲜零售业态发生演变的影响因素;分销服务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我国生鲜零售业态演变。根据以上结论得出以下启示:我国生鲜零售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以业态共存格局为主;线上购买生鲜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生鲜电商业态比重仍会不断提高;线下实体和线上电商无论以何种形式创新何种业态,本质上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向提高分销服务水平、减少消费者交易成本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晓娜  李玉峰  范丹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多措并举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供应,居民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综合考虑感知利得(产品价值、体验价值)和感知利失(搜索成本、购买成本、时间成本)对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渠道选择的影响,结合生鲜农产品特点,构建感知价值函数,研究消费者线上线下渠道选择行为,以期为不同渠道的生鲜农产品零售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消费者在选择生鲜农产品购物渠道时,线下渠道购买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感知价值,但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对消费者感知利得的提升是有限度的。同样,线上生鲜零售渠道搜索成本及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但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并非能无限地增加消费者的感知利得。根据研究结论,为生鲜农产品的不同渠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波  
我国生鲜电商的出现,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开始布局生鲜农产品领域,生鲜农产品在线上的销售规模开始逐渐扩大。理论上而言,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时的渠道选择,在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分布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两种渠道差异性特征的存在,消费者也会有购买渠道转移的现象发生。因此,针对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拓展购买渠道迁徙的理论研究,还能够帮助线上和线下渠道制定有独特优势的渠道营销策略,增加两种渠道的销售利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邹俊  
网购生鲜农产品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消费福利的新兴消费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消费者尝试网购意愿较高、物流配送速度和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等。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结果表明,消费者网购感知与评价等因素对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总收入等对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购买便利程度和家庭餐饮习惯等对消费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市场培育、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网购生鲜农产品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文娥  林川  
从解释水平理论出发,通过四个消费者行为学实验,揭示社会距离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发掘其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近社会距离能显著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风险在社会距离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心理距离与信息解释水平处于同一个水平时,能有效提高购买意愿;强连带背书容易导致消费者以情感系统为基础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增加购买意愿。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不仅能为卖家带来更好的收益,而且能够为生鲜电商打开新的市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兵  邱芳  
针对单零售商依次正常销售期和折扣期销售某生鲜农产品,假定消费者以产品价格和平均新鲜度决定产品购买阶段,构建了两阶段定价决策模型,进行了模型求解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了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折扣期的效用折扣系数对最优定价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给出了零售商实施两阶段定价的条件。研究表明:随着折扣期的效用折扣系数的增加,折扣期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效用得到提升,导致折扣期的最优价格上升,零售商的利润和正常销售期的最优定价下降;随着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的增加,正常销售期最优定价、折扣期最优定价和利润都具有单调性,其中折扣期的最优定价关于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递增,正常销售期最优定价关于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的单调性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而利润随着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增加而减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静  李其蓉  孙若愚  刘铮  
本文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以干果类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者网购干果类农产品行为意向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包括具体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感知网购容易、干果类农产品特征和消费者创新性三个变量均通过感知网购有用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感知网购有用对行为意向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影响最大。感知网购风险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静  李其蓉  孙若愚  刘铮  
本文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以干果类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者网购干果类农产品行为意向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包括具体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感知网购容易、干果类农产品特征和消费者创新性三个变量均通过感知网购有用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感知网购有用对行为意向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影响最大。感知网购风险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飞  杨英  
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影响武汉市武昌区消费者生鲜农产品终端渠道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购买群体是有区别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各自的经营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生鲜农产品市场上,超市和农贸市场应该被看作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而不是两个相互取代的市场。个人消费习惯很重要的消费者和对价格更敏感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生鲜产品;而越关注新鲜度的消费者并不会越倾向于选择农贸市场购买生鲜农产品;消费者对商家的信誉关注越高,也并不会导致他越倾向于选择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这些结论可以为经营主体在制定渠道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占兵  
目前,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不断提高,营养、安全与价格在我国消费者购买评价有机农产品时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对北京、武汉消费者的调查,本文统计评价了我国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并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决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整体认知水平偏低,这是导致我国有机农产品购买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小燕  付文秀  
本文利用564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以绿色蔬菜和有机黑猪肉为例分析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行为在品种间存在的差异,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绿色蔬菜和有机黑猪肉的关注程度、购买意愿存在一定不同,同时购买时间、购买场所、购买频率以及购买支出占比等购买行为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蔬菜和有机黑猪肉购买行为的因素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