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4)
2023(13249)
2022(11018)
2021(10122)
2020(8236)
2019(18214)
2018(17535)
2017(33612)
2016(18496)
2015(20026)
2014(19750)
2013(19488)
2012(18098)
2011(16406)
2010(16717)
2009(15381)
2008(15115)
2007(13745)
2006(12459)
2005(10910)
作者
(55162)
(46280)
(45627)
(43576)
(29047)
(22203)
(20551)
(17967)
(17586)
(16416)
(15769)
(15113)
(14775)
(14549)
(14490)
(14161)
(14108)
(13549)
(13412)
(13222)
(11748)
(11287)
(11182)
(10709)
(10587)
(10329)
(10305)
(10110)
(9340)
(9298)
学科
(75592)
经济(75508)
(62694)
管理(54712)
(47641)
(40893)
企业(40893)
农业(30948)
方法(29930)
数学(26821)
数学方法(26545)
业经(21240)
中国(19913)
(19359)
(17498)
贸易(17489)
(17119)
(16006)
(14334)
(14240)
地方(13914)
(12235)
银行(12193)
(11713)
及其(11584)
技术(11469)
(11425)
环境(11179)
(11052)
财务(11023)
机构
学院(265655)
大学(260071)
(114683)
经济(112581)
管理(103889)
研究(91755)
理学(90632)
理学院(89747)
管理学(88296)
管理学院(87851)
中国(71912)
(69463)
科学(56778)
农业(54108)
(53598)
(49833)
业大(49280)
(47235)
中心(43345)
研究所(42934)
(40393)
财经(39210)
(35828)
农业大学(33873)
经济学(33556)
北京(32976)
(32543)
(31810)
师范(31346)
(31284)
基金
项目(181009)
科学(142830)
基金(133006)
研究(128287)
(118331)
国家(117252)
科学基金(99871)
社会(83361)
社会科(78888)
社会科学(78868)
(71576)
基金项目(69526)
自然(65904)
自然科(64435)
自然科学(64416)
自然科学基金(63332)
(59636)
教育(56785)
资助(54056)
编号(51475)
重点(40349)
(40078)
(40014)
成果(39681)
(37742)
(37681)
创新(35302)
科研(34977)
国家社会(34748)
课题(34712)
期刊
(129599)
经济(129599)
研究(73961)
(70663)
中国(52635)
农业(47793)
学报(46131)
科学(41696)
大学(35091)
(35031)
管理(34432)
学学(33859)
(29169)
金融(29169)
业经(28136)
(23622)
教育(22085)
技术(20789)
经济研究(20043)
财经(18250)
问题(17727)
(15650)
(14789)
农村(14550)
(14550)
世界(14466)
农业经济(14209)
业大(13667)
理论(13210)
技术经济(13029)
共检索到396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古川  罗峦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识别会影响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本文把农产品市场假设为质量不能被识别和能够被识别的两种情况,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供应链的质量投入和产品定价,研究表明:质量不能被识别时,质量投入和产品价格受到价格弹性影响,价格敏感时可能形成低质低价的局面;质量可被识别时,质量和定价都随质量识别能力提高而增加,且生产商主导时质量投入和价格较高,而集成决策企业会根据市场规模进行质量投入,此时有益于形成高质高价的良性局面。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梁喜   魏玉莲  
在单个供应商和单个电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引入消费者敏感系数、政府保鲜技术补贴额和电商绿色研发补贴率等参数,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比分析了政府保鲜技术补贴、电商绿色研发补贴、混合补贴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模式下,增加消费者对新鲜度或绿色度的敏感度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成员利润和社会福利;在适度的消费者绿色度敏感下,政府或电商提供的补贴都有利于提升社会福利,且混合补贴最有利;混合补贴下的供应商投入保鲜努力、产品绿色度、产品需求以及供应商利润最高;在适度的电商绿色研发补贴率下,混合补贴对生鲜电商最有利,若绿色研发补贴率过高,则单一政府补贴更有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保勇  马德青  戴更新  
针对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销售商构成的动态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在农产品质量可识别的市场环境下,考虑了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利他偏好行为。利用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求解得到了完全自利、销售商利他、生产商利他、自产自销四种模式下的最优策略及效用。分析发现:随着消费者质量识别程度的提升,生产商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意愿增强,有助于形成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高价的理想局面;销售商利他和生产商利他两种情形下的农产品质量水平和成员效用都要优于完全自利情形,且对方成员的利他偏好行为对自身更有利,说明了利他偏好行为具有正向的社会属性,对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自产自销型企业的系统整体效用最高,能够在质量识别程度较差或价格敏感程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确立高质低价的竞争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燕芳  陈永平  
"互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价格、安全、物流等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溯源提出了新要求,成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品质、价格、安全、物流等方面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需求特征与研究意义,阐述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提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水平,更好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符少玲  
供应链整合是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入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信任—关系承诺—供应链整合—质量绩效"的理论框架,选取"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的公司为样本,收集202份公司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流程协调对质量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信息共享并没有积极影响;公司规范性关系承诺农户显著积极影响公司与农户供应链整合,但公司工具性关系承诺农户和公司与农户供应链整合间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信任农户显著正向影响公司与农户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协调,只是与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鹏  杜建国  聂佳佳  陆玉梅  
研究了消费者的购买后悔预期如何影响再制造供应链中OEM质量决策。在推导消费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并求解了不存在后悔预期以及存在后悔预期时的质量竞争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完全垄断下,消费者后悔预期会提升产品价格和质量,降低需求;竞争条件下,产品质量与后悔预期敏感度和消费者异质性均负相关,消费者后悔预期会降低两种产品的价格、新产品需求和OEM期望利润,提升再制品需求并抬高IR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当再制品质量期望估值较大时,完全垄断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竞争市场;当消费者异质性较低时,IR利润、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福利均与后悔预期正相关,异质性较高时则结论相反。
[期刊] 改革  [作者] 费威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政府质量安全规制"悖论"现象。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以消费者为主体的"需求方"购买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以市场为主体逐步建设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追溯体系、以经济手段为主政策扶持为辅激励农户为主的生产主体等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李峰  武拉平  张照新  
中国城市超市的农产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目前仍处于与农贸市场经营激烈竞争的阶段,超市农产品经营的出现和发展受到经济、技术、人口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研究则证明,价格、质量是决定超市农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价格、质量因素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渠道选择,进而影响到超市的农产品经营。超市降低相对于农贸市场的价格溢出,或者增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均会吸引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到超市购买农产品。另一方面,价格、质量因素也会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超市农产品价格支付意愿,进而影响到超市的农产品经营。超市不懈地加强成本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均会不断增加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佳利  
以湖南安化黑茶、祁东黄花菜、永兴冰糖橙三个农产品区域品牌为样本,基于415份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SPSS15.0和STATA 11.0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检验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产品知识、介入度和来源地变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有显著影响;调节变量的引入会引起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效应强度发生改变,即消费者产品知识越少、介入度越低以及来源地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地一致时,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效应越强。结论说明了在农产品区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孟真  
本文按照"现状—问题—对策"的基本思路,首先,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做出具体介绍;然后,论述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与品牌。从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来看,农户经营过于分散,难以创建独立的品牌。特色农产品自身带有地域属性,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依托于当前的研究现状,做出研究假设并构建起分析模型,深入探讨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提出构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有效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永平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诸多环节,供应链节点的质量影响消费者需求。本文结合农产品的价格、品质与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消费选择等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要求。从农产品质量消费需求、供应链成本与价格测算、效率、效益等方面阐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优化的着力点,围绕农产品供应链经营管理的实际,提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优化的路径,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农产品消费质量需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但斌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要求更高但零售商单独保鲜能力有限的问题,从提高消费效用角度出发,构建了受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价格影响的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建立了由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模型,采用Stackberg博弈方法分析了分散式决策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努力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并同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由于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的保鲜努力较小,因此给出了能够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保鲜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在此基础上,以同时实现供应链协调和提高消费者整体效用为目标,进一步确定了协调契约所在的区间范围。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大飞  张旭梅  掌曙光  官子力  但斌  
针对由一个提供产品的制造商、一个提供产品与服务集成的服务商和策略性消费者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会影响策略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问题,构建两周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服务商两周期最优动态定价和服务商的最优服务质量决策,分析了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探讨了服务价值占比对两周期均衡决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购买行为,并提高制造商、服务商的利润和增加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高服务价值占比能够使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使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并会扩大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与不提高服务质量两种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黄甫  宋华明  杨慧  王利莎  马东升  吴佳伟  
在消费者对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接受程度有差异的情形下,研究了产品质量为内生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价格和质量联合决策问题。分别构建传统单一零售渠道模型、双渠道分散决策模型和双渠道集中决策模型。比较制造商和零售商在3种模型下的定价均衡决策、产品质量水平和利润,分析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渠道策略和最优定价。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零售渠道情形相比,在集中决策情形下,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不改变零售价格,但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在分散决策情形下,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将降低产品批发价、零售价以及产品质量水平;另外当消费者对直销渠道接受程度适中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可实现帕累托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