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2)
- 2023(14238)
- 2022(12149)
- 2021(11170)
- 2020(9446)
- 2019(20814)
- 2018(20564)
- 2017(38834)
- 2016(20944)
- 2015(22889)
- 2014(22111)
- 2013(21119)
- 2012(18800)
- 2011(17045)
- 2010(17153)
- 2009(16218)
- 2008(15505)
- 2007(13501)
- 2006(11701)
- 2005(10427)
- 学科
- 济(78859)
- 经济(78732)
- 管理(64326)
- 业(60057)
- 企(50558)
- 企业(50558)
- 方法(37808)
- 数学(33617)
- 数学方法(33148)
- 财(24036)
- 农(21992)
- 中国(20409)
- 制(19029)
- 业经(18478)
- 贸(18046)
- 贸易(18035)
- 易(17574)
- 务(14878)
- 财务(14841)
- 财务管理(14810)
- 学(14796)
- 农业(14316)
- 企业财务(14012)
- 银(13428)
- 银行(13391)
- 融(13157)
- 金融(13154)
- 体(13009)
- 行(12745)
- 理论(12644)
- 机构
- 学院(288492)
- 大学(287803)
- 济(118297)
- 经济(116078)
- 管理(111521)
- 理学(97405)
- 理学院(96356)
- 管理学(94408)
- 研究(94138)
- 管理学院(93907)
- 中国(71937)
- 京(58361)
- 科学(57191)
- 财(56700)
- 农(50464)
- 所(47025)
- 业大(45158)
- 财经(44980)
- 中心(43546)
- 研究所(42684)
- 江(41662)
- 经(40914)
- 农业(39816)
- 经济学(36778)
- 北京(35931)
- 范(34622)
- 师范(34107)
- 院(33653)
- 财经大学(33623)
- 经济学院(33188)
- 基金
- 项目(200123)
- 科学(158290)
- 基金(147922)
- 研究(141009)
- 家(131469)
- 国家(130115)
- 科学基金(111571)
- 社会(92491)
- 社会科(87789)
- 社会科学(87769)
- 省(78151)
- 基金项目(77859)
- 自然(73691)
- 自然科(72104)
- 自然科学(72083)
- 自然科学基金(70820)
- 教育(65815)
- 划(65778)
- 资助(60399)
- 编号(55571)
- 重点(45180)
- 部(43995)
- 成果(43589)
- 创(42688)
- 发(41265)
- 制(40028)
- 创新(39874)
- 国家社会(38925)
- 科研(38890)
- 教育部(38206)
共检索到419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郭一凡 王荣翔
本文对平台型电商情境下消费者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从平台卖家和平台买家角度探究卖家声誉和买家惰性与消费者退货意愿的关系及其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认知失调程度越高,退货意愿越高;卖家声誉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卖家声誉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卖家声誉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买家惰性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买家惰性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买家惰性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平台卖家应维护店铺在行业内的声誉,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差异化的退货标准,并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控制消费者的认知失调程度,从而将消费者的退货意愿控制在合理范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明芳
通过将信任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应用于网购退货行为,揭示了顾客外在感知(情境规范)与内在价值认同(退货政策认可、产品熟悉)的交互调节机制,探讨情境规范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退货政策关注对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以及产品熟悉度的再次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情境规范负向调节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正向关系;退货政策认可有利于弱化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的积极作用,同时中介情境规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顾客的产品熟悉度会再次调节情境规范的调节效应,当顾客对产品熟悉度高时,情境规范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反
关键词:
产品退货 认知失调 退货意愿 情境规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扬乐 杨海鑫 苏超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游客价值共创的促进因素,忽略了目的地和网红为博取眼球和流量而过度滤镜宣传导致游客认知失调等抑制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信号理论,探讨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以及游客情绪反应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声誉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两个情景模拟实验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认知失调越高,其价值共创意愿越低;(2)游客情绪反应(面对vs.回避)在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3)目的地声誉调节了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负向影响;(4)目的地声誉调节了游客情绪反应(面对vs.回避)的中介作用,当声誉高时,认知失调通过回避情绪反应影响游客价值共创意愿,反之则通过面对情绪反应产生影响。本研究将认知失调理论拓展至旅游领域,为目的地合理使用滤镜、建设和监管声誉、应对游客认知失调、引导游客参与价值共创等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赵博
随着平台型电商的快速发展,买家经历的服务失败也日益增多,在线服务失败不但给平台卖家声誉造成负向影响,且不同服务失败类型对平台卖家声誉的影响效应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在线服务失败相关研究的梳理,将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划分为未达到平台规则和未达到卖家承诺两种,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对平台卖家声誉的影响以及外部归因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卖家评分(高评分vs.低评分)和平台型电商声誉(高声誉vs.低声誉)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较之未达到平台规则,平台卖家所提供的商品/服务未达到卖家承诺时,买家对平台卖家声誉的评价更低;买家的外部归因可以中介在线服务失败类型与平台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评分卖家来说,外部归因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对于高声誉平台型电商,外部归因在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和平台卖家声誉之间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平台卖家的声誉管理和在线服务失败补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也丰富了网络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长军 蔡昱瑶
实现声誉在消费者社会网络中的广泛传播是卖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现有研究是构建独立级联模型描述影响扩散,继而选择合适的消费者作为种子节点以实现影响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考虑多种消费者类型,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了有向无圈图下的声誉传播数学模型,继而,给出了卖家选择种子节点的贪婪算法,并证明了其性能界。最后,对不同的种子节点选取规则和三种类型消费者的不同比例关系,展开了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贪婪算法效果优于出度规则;在产品质量好的情况下,沉默者会阻碍声誉的扩散,损害卖家的收益;而在假货充斥的市场中,过多的合作者又能通过产生虚假声誉,致使不良卖家得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建宗
在线声誉机制是网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买家网购信任决策的重要参考。买家感知声誉信息可信度正向影响其对声誉信息的使用程度,并正向影响买家的网购金额,但声誉信息的使用度对买家网购金额的影响是负向的。发挥在线声誉机制的作用,一方面要提升声誉信息的可信度,杜绝卖家"刷信用"和报复给"差评"的买家,以及买家的恶意"差评";另一方面要提高使用声誉信息的方便性。私人秩序和公共秩序是网上交易治理不可或缺的两种机制,在保证网购平台诚信交易方面,除需要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私人秩序之外,也需要进行以法律法规为主体的公共秩序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慧兰 刘博
平台型电商的快速扩张和消费预期的改善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带来了柠檬问题的干扰,制约着产品在线交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评估平台认证的市场效果,并结合线上声誉分析其对上述问题的修正机制。以淘宝网大闸蟹金牌卖家认证为例,通过爬虫采集相关销售和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认证对卖家销售绩效的影响及其与线上声誉的交互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英
本文基于迁移理论,实证检验了消费者对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购物时受到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锚定效应三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推力效应和拉力效应均可以显著提升顾客在线上零售平台购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能够显著增强其重复购买意愿。但是,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显著体现。总体上拉力效应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强度高于推力效应。同时,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旭东 王敏
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定义退货率,在全额退款条件下,建立商家利润最大化模型,利用数值算例分析退货运费险对商家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出售性价比较低产品的商家会因购入运费险而收益降低,但当购入运费险给商品销量带来增幅较大时,商家收益会高于未购入运费险时。而对于出售性价比较高产品的商家,购入运费险会带来收益增加。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退货运费险 效用函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倶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把控。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卖家的约束效力不强,难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导致平台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引发平台型电商声誉危机,进而对其他卖家产生传染效应;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企业的约束效力较强,可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使得平台企业不仅约束自身行为,还会规制卖家行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为此,平台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化方案、产业化方案、行政化方案规制平台卖家,除了持续完善平台程序、平台规则、声誉租金、监管策略,还要充分发挥经济性激励与社会性激励双重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俱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蓓佳
基于中国网络购物环境,以SOR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退货政策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退货政策的三个构成维度,退货时限、退货操作和退货费用是通过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三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退货操作、退货费用和退货时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蓓佳
基于中国网络购物环境,以SOR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退货政策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退货政策的三个构成维度,退货时限、退货操作和退货费用是通过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三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退货操作、退货费用和退货时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