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9)
- 2023(6245)
- 2022(5259)
- 2021(4822)
- 2020(3987)
- 2019(8865)
- 2018(8537)
- 2017(17364)
- 2016(9278)
- 2015(10002)
- 2014(10164)
- 2013(10120)
- 2012(9428)
- 2011(8680)
- 2010(8951)
- 2009(8235)
- 2008(7920)
- 2007(7324)
- 2006(6671)
- 2005(6005)
- 学科
- 济(40951)
- 经济(40913)
- 业(29572)
- 管理(28749)
- 企(23718)
- 企业(23718)
- 方法(16045)
- 数学(14022)
- 数学方法(13778)
- 农(13209)
- 财(10570)
- 业经(10455)
- 中国(10183)
- 地方(9631)
- 产业(9523)
- 制(8646)
- 农业(8524)
- 策(8504)
- 贸(8478)
- 贸易(8475)
- 易(8178)
- 结构(7971)
- 银(7420)
- 银行(7417)
- 行(7185)
- 技术(6631)
- 融(6324)
- 金融(6324)
- 务(5843)
- 财务(5816)
- 机构
- 学院(133860)
- 大学(129041)
- 济(61777)
- 经济(60567)
- 管理(55126)
- 理学(47318)
- 理学院(46906)
- 管理学(46286)
- 管理学院(46032)
- 研究(42491)
- 中国(34699)
- 财(28901)
- 京(25797)
- 科学(22643)
- 财经(22247)
- 中心(20714)
- 江(20635)
- 经(20054)
- 所(19991)
- 经济学(18518)
- 农(18174)
- 研究所(17754)
- 经济学院(16658)
- 州(16633)
- 范(16470)
- 师范(16377)
- 北京(16355)
- 财经大学(16227)
- 业大(16148)
- 商学(15391)
- 基金
- 项目(84956)
- 科学(68714)
- 研究(65159)
- 基金(62230)
- 家(51840)
- 国家(51378)
- 科学基金(45700)
- 社会(43178)
- 社会科(41202)
- 社会科学(41195)
- 省(33896)
- 基金项目(31886)
- 教育(29496)
- 自然(28136)
- 自然科(27491)
- 自然科学(27488)
- 划(27286)
- 编号(27065)
- 自然科学基金(27019)
- 资助(26207)
- 成果(21419)
- 发(19554)
- 部(19080)
- 课题(18627)
- 重点(18211)
- 创(17833)
- 国家社会(17443)
- 人文(17145)
- 教育部(16845)
- 发展(16685)
共检索到20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德珠
消费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表现出过度消费倾向。流动性约束和"支付的痛苦"可以作为消费者防止过度消费的两个自我保护措施。信用卡类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即期消费、延期支付,破坏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措施的效力,使得过度消费更经常地实现,导致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政府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强制规定信用卡发卡、服务收费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最低标准,教育消费者,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降低认知偏差、锁定消费路径的技术补充,防止消费者信用破产和预防金融风险。
关键词:
短视 双曲线贴现 锁定 信用卡 政府干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俊明
文章通过对超市服务的研究,采用严格的逐步限定参数的方式来构造限制模型,提出了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差异会对认知偏差产生影响。通过对性别和年龄的交叉分组分析发现,性别和年龄对总体认识偏差不存在交叉作用,但是年龄越低的女性,总体认识偏差对满意度的直接影响越大;而男性年龄越大,显著维度认知偏差的强度越大。
关键词:
认知偏差 消费者满意度 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Francesco Grigoli Damiano Sandri 李丽丽 周正铭
本文使用信用卡数据来评估货币政策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与传统的消费者支出数据相比,信用卡数据具备两个关键优势:按日提供高频数据,按支出类别和用户特征进行分类。这提高了货币传导的识别能力,能更精确地描述传导滞后的特征。研究发现,短期利率相比中期利率对消费支出的冲击要快得多;同时还存在货币政策效果的显著不对称,利率上调(紧缩货币政策)会强烈抑制消费支出,尤其再加上股价下跌,加息的收缩效应会更加明显;相反,利率下调(宽松货币政策),同时股价上升,信用卡支出往往会适度增加。最后,文章利用信用卡数据的分类来研究货币政策在不同支出类别和用户特征之间的异质性影响。本刊编译此篇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相关领域的启发。
关键词:
信用卡消费 异质性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聪 顾芹 周言
自我一致理论对企业影响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意义,而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自我一致认知结果,却鲜少关注认知过程。本研究采用2×2组间设计,检测消费者自我一致认知过程中巴纳姆效应的存在,以及自我尊崇、品牌个性和消费者品牌渗入程度对巴纳姆效应出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自我一致认知过程中存在巴纳姆效应。
关键词:
自我一致理论 巴纳姆效应 认知心理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杜维 陈鑫
智能服务被众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使用,但其无法完全避免的算法偏差引起了人们对智能服务伦理问题的关注。这项研究调查了智能服务中算法偏差(高vs.低)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探寻其心理中介机制以及自我认知(运气感知、自我效能感)对该路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本文采取实验法进行研究,设置4个不同场景的随机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n=1083)。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偏差对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实验1),且随着算法偏差程度的增加,消费者的厌恶感也会增加,从而降低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实验2)。结果还表明,运气感知和自我效能感在正向调节消费者使用意愿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实验3和4)。本研究拓展了智能服务的研究领域,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对使用意图提供了理论见解,对智能服务算法偏差应对策略的制定也具有战略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东辉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莉萍
2003~2012年是我国信用卡发展的黄金十年,信用卡发卡银行、发卡数量以及交易金额等都迅猛增长。然而,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对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焱 朱卫卫
作为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旅游信用卡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了价值,但并未能在消费者中推广。本文依据科技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模型,探讨旅游信用卡消费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AMOS软件检测和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相容性和个人创新性正向影响消费者旅游信用卡使用态度,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态度;使用态度、相容性和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
关键词:
旅游信用卡 使用态度 使用意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卉 沈红波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理性的框架出发,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信用卡市场利率粘性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我国信用卡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信用卡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卉 沈红波
信用卡使用频率是指持卡人在一定时间内的用卡次数,是持卡人用卡积极性和活跃度的重要体现。本文首次采用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微观数据,从生命周期和消费者态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信用卡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持卡人的持卡消费具有显著的"生命周期效应",已婚有子女的持卡人的使用频率低于其他持卡人。同时,持卡人对信用卡本身所代表的身份地位的正面态度会显著提高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此外,本文还发现持卡人的收入、职业和地域差异对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消费者态度 信用卡 使用频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许永洪 朱建平
在经济处于景气阶段的时候,现实中大多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值依然落在不景气区域内,这就产生了指数偏差。本文从乘数效应和消费棘轮效应两个角度证明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偏差的来源,并对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数据进行了实证,发现该指数绝大多数年份处于不景气区间,与美国过去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水平不符,存在指数偏差。为了调整指数的偏差,本文提出了缩放、平移和缩放-平移三个指数偏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提出的三个模型均较好的修正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偏差,三个指数修正模型可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根 尹德才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巨大影响。CPI偏差一般被定义为CPI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差异,CPI偏差问题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来源上看,CPI偏差大致涉及六种类型:商品替代偏差、零售店替代偏差、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公式偏差和权重偏差。从测度方法上看,CPI偏差主要有直接测度和间接测度两种思路。CPI偏差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将为中国提高CPI数据质量和加强价格统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苏萍 武文静 马姗子
聚焦国内在线评论呈现出的极度正向偏移分布的偏差现象,探讨在线评论中的中国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单凭基于解释水平的认知差异研究难以体现出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好评返现"等激励消费者发布在线评论的方式的实践价值,同时仅依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研究又不足以说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评价的动态变化。在结合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的形成机制,即认知差异机制和动机机制,同时可以构建消费者自主评价偏差的整合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行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公司的并购以及管理者的薪酬和晋升都会产生影响。经济心理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决策 经济心理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认知偏差 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