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4)
- 2023(12442)
- 2022(10802)
- 2021(10222)
- 2020(8625)
- 2019(19857)
- 2018(19686)
- 2017(38252)
- 2016(20232)
- 2015(22720)
- 2014(22405)
- 2013(22432)
- 2012(20455)
- 2011(18352)
- 2010(18519)
- 2009(17153)
- 2008(15632)
- 2007(13599)
- 2006(11978)
- 2005(10579)
- 学科
- 济(77250)
- 经济(77152)
- 管理(62531)
- 业(60267)
- 企(52115)
- 企业(52115)
- 方法(37213)
- 数学(31681)
- 数学方法(31367)
- 融(27920)
- 金融(27919)
- 银(26191)
- 银行(26159)
- 中国(25675)
- 行(25266)
- 财(23138)
- 农(19930)
- 业经(18923)
- 制(18305)
- 学(17039)
- 地方(16825)
- 务(16003)
- 财务(15940)
- 财务管理(15908)
- 企业财务(15266)
- 理论(14894)
- 农业(13915)
- 贸(13816)
- 贸易(13803)
- 易(13394)
- 机构
- 大学(282486)
- 学院(279582)
- 管理(117061)
- 济(111379)
- 经济(108886)
- 理学(101767)
- 理学院(100737)
- 管理学(99182)
- 管理学院(98697)
- 研究(88712)
- 中国(73390)
- 京(59267)
- 科学(53252)
- 财(52686)
- 所(43055)
- 中心(42876)
- 财经(42844)
- 农(39923)
- 业大(39696)
- 研究所(39241)
- 经(38995)
- 江(38767)
- 北京(37529)
- 范(35961)
- 师范(35672)
- 经济学(33088)
- 州(32840)
- 财经大学(32244)
- 院(32057)
- 商学(31449)
- 基金
- 项目(193581)
- 科学(153109)
- 研究(143235)
- 基金(141924)
- 家(122001)
- 国家(120938)
- 科学基金(105507)
- 社会(90317)
- 社会科(85725)
- 社会科学(85705)
- 基金项目(76416)
- 省(74614)
- 自然(68933)
- 自然科(67370)
- 自然科学(67359)
- 自然科学基金(66164)
- 教育(65158)
- 划(62442)
- 编号(59486)
- 资助(58166)
- 成果(47602)
- 部(42882)
- 重点(42119)
- 创(40714)
- 发(39966)
- 课题(39096)
- 创新(37822)
- 项目编号(37808)
- 教育部(37377)
- 人文(36973)
- 期刊
- 济(118004)
- 经济(118004)
- 研究(83893)
- 中国(50505)
- 管理(41874)
- 学报(41105)
- 财(38930)
- 融(38924)
- 金融(38924)
- 科学(38504)
- 农(35292)
- 大学(31602)
- 学学(29583)
- 教育(29396)
- 农业(24063)
- 技术(22542)
- 财经(20375)
- 业经(19346)
- 经济研究(19042)
- 经(17157)
- 图书(16360)
- 理论(16139)
- 实践(14925)
- 践(14925)
- 问题(14222)
- 科技(13195)
- 技术经济(13058)
- 商业(13004)
- 现代(12695)
- 情报(12075)
共检索到40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辜仲谅 江嘉骏
消费金融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个体面临的约束条件、行为偏差和数据局限性,构成了消费金融区别于其他领域研究的特点、难点。文章从个体行为偏误、金融知识与行为偏误影响因素、消费金融监管效果等三方面介绍该领域前沿研究,以期从中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普遍方法与特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金融 行为偏误 金融知识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辜仲谅 江嘉骏
消费金融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个体面临的约束条件、行为偏差和数据局限性,构成了消费金融区别于其他领域研究的特点、难点。文章从个体行为偏误、金融知识与行为偏误影响因素、消费金融监管效果等三方面介绍该领域前沿研究,以期从中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普遍方法与特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金融 行为偏误 金融知识 金融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焦瑾璞
金融消费者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金融稳定的国际共识,加强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的立法与监管迫在眉睫。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我国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需要在鼓励创新和强化监管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形成合力。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保护 监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全球金融危机后,英国进行了系统而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根据《2010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成立了消费者金融教育局,由其独立、系统、全面地开展消费者金融教育工作。根据《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正式撤销了金融服务局,将其职能分拆,由金融行为局和审慎监管局两个机构承担,从体制上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职能的分离。同时,金融行为局被赋予了产品管理和干预权、产品和服务推广限制权、实施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监管政策等一系列新的权利。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消费者保护 审慎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伟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深入,金融行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引发金融行为风险的内在原因、结构原因和环境原因,指出我国要立足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兼顾金融监管效率、成本、协同性和适度性等因素,重点解决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运行不畅、金融机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待提升问题,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实现金融消费者全过程、持续性保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与治理的新主题。在国内,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处理模式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重构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题的全新金融监管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春敏
反思危机爆发之前的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分散立法存在大量漏洞与空白,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意识不足;监管当局奉行金融效率至上的监管理念,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多口惠而实不至。本次金融危机深刻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不仅直接关涉金融消费者之微观利益,更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应成为现代金融监管所秉持之首要基础价值。反观我国,金融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标往往让位于做大市场规模的目标,为整个金融市场安全埋下了隐患,急需予以矫正。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安全 金融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雪
2018年4月,CFPB与美国另一家监管当局货币监理署联手对富国银行开出10亿美元罚单,创下了特朗普上台以来针对金融机构最严厉的处罚纪录。本文从行为监管执法的角度对本次富国银行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展执法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小雷 刘媛
金融危机以来,英、美等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从反思金融创新的过度化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谋求扩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以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并根据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政策措施,对此在欧美等国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与质疑。本文在追踪上述国家关于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最新立法动向并剖析其纷争的基础上提出,尽管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程度尚未对实施金融产品监管提出急迫的要求,然而伴随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对金融创新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当对于金融创新中将出现的金融产品监管问题形成前瞻性的思考和基础性的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忽视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将会直接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威胁金融体系稳定性,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成为监管当局和学界的共识。2010年7月15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锋
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为视角,在总结英美等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经验以及国内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保护 监管主体 审慎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远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加凸显。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消费者财产和隐私屡遭侵犯、维权困难。应在厘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基础上,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方面,应树立"公共产品型"的新型监管理念,将实现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以监管科技为依托加强事中监管;在中观方面,应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在微观方面,应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三权"保护制度,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制度。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者 权益 监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展
作为2010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核心内容,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理念的革新。我国可适度借鉴其立法理念、立法模式和内容选择、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优质内核,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新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强
本文阐述了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为导向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功能的意义;从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金融监管难度、市场不规范增加金融产品监管成本和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缺位等方面揭示金融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失利的问题及其根源;最后提出优化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机制、健全金融产品监管体系功能和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化解机制等优化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监管体系 消费者权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内情况看,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因此,必须从理念重塑、制度重建、保障体系重构等角度,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金融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