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1)
2023(8583)
2022(7357)
2021(6878)
2020(5713)
2019(12413)
2018(12322)
2017(23448)
2016(12754)
2015(13916)
2014(13531)
2013(13160)
2012(11786)
2011(10745)
2010(11172)
2009(10715)
2008(10258)
2007(9265)
2006(8544)
2005(7806)
作者
(34862)
(28580)
(28513)
(27507)
(18446)
(13772)
(13025)
(11098)
(10830)
(10654)
(9680)
(9493)
(9184)
(9085)
(8986)
(8954)
(8864)
(8688)
(8426)
(8320)
(7272)
(7185)
(6934)
(6605)
(6603)
(6594)
(6409)
(6388)
(5787)
(5643)
学科
(43261)
经济(43204)
管理(40779)
(38292)
(31567)
企业(31567)
方法(16611)
(16086)
数学(14121)
(14025)
数学方法(13865)
中国(13230)
业经(11227)
(11164)
(10492)
贸易(10484)
(10187)
农业(10024)
(9922)
(9283)
供销(9268)
(9183)
银行(9169)
(8853)
地方(8619)
(8328)
(8126)
财务(8088)
财务管理(8074)
理论(7809)
机构
学院(173184)
大学(167092)
(68821)
经济(67165)
管理(66085)
研究(55978)
理学(55850)
理学院(55341)
管理学(54353)
管理学院(54042)
中国(44885)
(35516)
(34263)
科学(32672)
(28466)
(27651)
(27596)
中心(27140)
财经(26714)
研究所(24570)
(23990)
业大(23152)
(22850)
(22759)
师范(22548)
北京(21579)
农业(21535)
(20271)
经济学(19794)
技术(19402)
基金
项目(109024)
科学(85792)
研究(82791)
基金(77341)
(66317)
国家(65664)
科学基金(56785)
社会(51480)
社会科(48794)
社会科学(48788)
(44238)
基金项目(39236)
教育(38842)
(36389)
自然(36279)
编号(35995)
自然科(35498)
自然科学(35489)
自然科学基金(34813)
资助(32243)
成果(29414)
课题(25007)
重点(24192)
(23805)
(23407)
(22675)
项目编号(22044)
(21613)
(21415)
创新(21112)
期刊
(85179)
经济(85179)
研究(53944)
中国(35585)
(27102)
(26363)
管理(25848)
学报(23249)
教育(22690)
科学(21640)
(21126)
金融(21126)
大学(17605)
农业(17400)
业经(16999)
学学(16406)
技术(15211)
经济研究(14607)
财经(12518)
(10764)
商业(10049)
问题(9636)
(9099)
图书(8926)
(8879)
理论(8284)
现代(8016)
(7610)
(7565)
论坛(7565)
共检索到270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春发  解雯倩  楚明森  周驰  
"互联网+"推动了融产品销售、回收和再制造等于一体的E-闭环供应链快速发展,而根据不同营销渠道合理制定各类产品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是E-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课题。本文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不同价值感知形成的消费者细分,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在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由制造商、电商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模型,分析四种E-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在E-闭环供应链中,若再制造产品直销渠道存在高端消费者转换,主导者的改变将影响新产品最优批发价格,而新产品最优零售价格和再制造产品最优直销价格均不受影响;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增大,制造商和电商平台均受益;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适中,主导者的改变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利润差距影响较小,主导者获利更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邵汉青  马方星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蔚  马北玲  汪继  张昭  
考虑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具有不同的支付意愿,构建了再制造商和制造商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对这两种供应链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再制造模式的均衡结果。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认可度高于一个阈值时,再制造商和制造商再制造才盈利;当消费者对再造品的功能质量认可度较低时,再制造企业可通过提高再造品环境质量来促进再造品的销售;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更加有利于再造品的销售,但是环境影响更加严重,且供应链系统总利润也要低于制造商模式;考虑到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和环境质量,推荐选用制造商再制造模式;若关注消费者福利最大化则推荐采用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婷  朱晓峰  
为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府差别补贴政策,在考虑消费者对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不同接受度的基础上,建立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异质需求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进而设计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决策进行优化。最后,利用算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差别权重补贴会形成再制造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的增加会促进再制造品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增加;当闭环供应链契约比例系数0.5<γ_1<0.75时,可使闭环供应链系统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凯杰  杨斌  丁佩卿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通过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的敏感系数和回收意愿对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的影响程度。然后,用收入费用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意愿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最优决策的变化情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凯杰  杨斌  丁佩卿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通过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的敏感系数和回收意愿对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的影响程度。然后,用收入费用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意愿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最优决策的变化情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静  程发新  刘吉林  
考虑基于产品低碳度的消费者低碳偏好,运用变分不等式和均衡理论构建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采用修正投影算法仿真分析政府补贴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均有助于促进企业回收再制造,但较低的政府补贴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较高的消费者低碳偏好增长了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政府补贴再制造产品消费者有可能导致制造商与消费者共享补贴,提升闭环供应链网络的经济绩效,但环境绩效降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低时,网络及制造商经济绩效较高但环境绩效较低,反之网络及制造商可获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但需要以放弃部分经济效益为前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焕勇  梁瑞  刘燃  
利他偏好是影响供应链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利他偏好行为引入到闭环供应链决策中,利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技术,构建两种不同主导权力下考虑利他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不同主导权力下供应链最优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模式能最大限度回收废旧产品,有利于促进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零售商主导模式有利于供应链前向一体化的发展。在利他偏好合作区间范围内,协调好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主体地位,对实现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凯  李春发  李冬冬  
E-闭环供应链(E-CLSC)管理须有科学的定价与服务决策支撑。针对集中和分散回收模式,构建电商平台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E-CLSC定价与平台服务决策。通过对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等均衡策略分析,揭示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回收转移价格等对E-CLSC均衡策略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回收模式优于分散回收模式;在分散回收模式下,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相同,制造商、平台均偏好制造商回收模式;平台回收与第三方回收模式相比,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相同,前者回收渠道效率较高;平台回收模式下,单位佣金与回收转移价格负相关,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废旧产品回收率均与回收转移价格无关;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程度较大,制造商回收模式并非总是最优的,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显著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回收渠道效率、平台服务水平和E-CLSC各成员利润。上述结论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凯  李春发  李冬冬  
E-闭环供应链(E-CLSC)管理须有科学的定价与服务决策支撑。针对集中和分散回收模式,构建电商平台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E-CLSC定价与平台服务决策。通过对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等均衡策略分析,揭示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回收转移价格等对E-CLSC均衡策略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回收模式优于分散回收模式;在分散回收模式下,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相同,制造商、平台均偏好制造商回收模式;平台回收与第三方回收模式相比,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相同,前者回收渠道效率较高;平台回收模式下,单位佣金与回收转移价格负相关,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废旧产品回收率均与回收转移价格无关;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程度较大,制造商回收模式并非总是最优的,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显著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回收渠道效率、平台服务水平和E-CLSC各成员利润。上述结论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白淳予   赵莹   关志民  
以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制造商所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电商平台未开辟旧货市场和开辟旧货市场的情形下构建闭环供应链模型,并考虑开辟旧货市场后消费者参考价格效应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探讨了单位佣金、参考价格效应强度、参考价格、二手产品偏好等参数对平台广告水平、新产品与二手产品定价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平台开辟旧货市场可以降低新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大幅度提高电商平台的收益。参考价格效应和消费者二手产品偏好的增强会使二手产品的销售量增加,并提高电商平台对回收旧产品的广告水平,增加旧产品的回收量。但旧货市场的开辟与参考价格效应的存在均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焦建玲  汪耘欣  李兰兰  
在考虑新品与再创造品差异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建立了碳税约束下制造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和联合决策模型。运用二层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偏好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并对分散决策模型和联合决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碳税政策有利于企业减少碳排放,但以降低供应链的利润为代价,随着碳税率的升高,回收率先减后增,再制造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品产量减少;联合决策模型在各方面都优于分散决策模型;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偏好的提高不仅能提高环境效益更具有经济效益,对供应链的影响呈指数化趋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焕勇  张震  
相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因素,消费者因素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选择及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从消费者市场中析出一般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构建单渠道制造商-零售商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不同回收主体下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大小及支付意愿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受回收模式转变的影响,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会随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的增大而提高;同时,再制造产品会对新产品市场产生挤压,降低新产品需求。当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比例一定时,在零售商作为回收主体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更低,需求更高,供应链整体效率也更高,因此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也更偏好该回收模式。此外,供应链成员均有动机让对方来负责回收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中楷  梁晓萍  
在闭环供应链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模式研究中首次考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因素,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的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三种回收模式的最优解,探讨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的回收补贴较大时,制造商选择将废品回收委托给零售商;当回收补贴较小时,制造商直接回收废品。当消费者环保意识水平提高时,三种回收模式的批发价、零售价、回收率、环保努力水平、渠道成员利润和渠道总利润均提高。渠道成员和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提高闭环供应链效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肖敏  郑祯  
考虑消费者具有环境偏好差异,构建分散决策下无政府机制、基于产品环保度的奖惩机制、基于废品回收量的补贴机制以及基于奖惩与补贴双机制下的闭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得出产品的零售价、回收价等决策变量。研究表明:当无政府介入市场时,采取不同闭环供应链战略的企业专注各自的细分市场,定价策略很大程度受消费者环境偏好影响。与无政府机制相比,奖惩与补贴双机制下主动回收的制造商利润增加,不回收的制造商利润减少,但产品环保总量和废品回收量增加,说明奖惩与补贴机制能有效引导制造商的回收积极性,并有利于整个环境的环保,同时,零售商与回收商利润的增加也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闭环供应链,从而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得以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