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2)
2023(4726)
2022(3957)
2021(3736)
2020(3036)
2019(6803)
2018(6690)
2017(13410)
2016(7329)
2015(8054)
2014(8183)
2013(8042)
2012(7575)
2011(7040)
2010(7302)
2009(6852)
2008(6700)
2007(6043)
2006(5564)
2005(5096)
作者
(19593)
(16183)
(16134)
(15704)
(10641)
(7637)
(7520)
(6244)
(6177)
(6147)
(5453)
(5306)
(5262)
(5229)
(5206)
(5005)
(4945)
(4881)
(4753)
(4734)
(4103)
(3936)
(3921)
(3797)
(3744)
(3702)
(3628)
(3581)
(3239)
(3197)
学科
(27008)
经济(26948)
管理(23841)
(22286)
(17718)
企业(17718)
方法(10637)
(9638)
数学(9359)
(9327)
数学方法(9187)
(7800)
中国(7567)
(6703)
贸易(6701)
(6518)
业经(6503)
(6338)
农业(6206)
及其(5395)
(5229)
银行(5229)
政策(5192)
(5141)
财务(5128)
财务管理(5118)
(5075)
企业财务(4912)
(4897)
(4803)
机构
学院(104687)
大学(103628)
(46775)
经济(45780)
管理(41558)
研究(35760)
理学(35214)
理学院(34886)
管理学(34445)
管理学院(34229)
中国(28302)
(23986)
(21459)
科学(18380)
财经(18090)
(17431)
中心(16450)
(16379)
(16188)
研究所(15343)
(14860)
师范(14800)
北京(14116)
经济学(13891)
(13530)
财经大学(13183)
(12889)
(12801)
经济学院(12373)
师范大学(11867)
基金
项目(63019)
科学(50869)
研究(50126)
基金(46110)
(38368)
国家(37972)
科学基金(33197)
社会(32058)
社会科(30408)
社会科学(30403)
教育(23762)
(23484)
基金项目(23014)
编号(21655)
自然(20382)
(20136)
自然科(19901)
自然科学(19897)
资助(19739)
自然科学基金(19549)
成果(18684)
课题(15076)
(15011)
重点(13568)
(13537)
(13431)
教育部(13339)
(13159)
项目编号(13109)
人文(13014)
期刊
(56764)
经济(56764)
研究(36625)
中国(20362)
(17315)
管理(16318)
教育(14561)
(14129)
金融(14129)
(12521)
科学(11030)
学报(10088)
业经(10065)
经济研究(9939)
大学(8700)
财经(8657)
农业(8600)
技术(8292)
学学(7823)
(7445)
(6544)
问题(6405)
商业(6157)
国际(6138)
世界(5729)
理论(5240)
现代(5075)
(4763)
论坛(4763)
实践(4676)
共检索到16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玉岭  陈潭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颜运秋  
有学者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效的公平竞争秩序;但我们认为,相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而言,这种目的只是工具性的。这在立法上有明显的体现、在学理上有充分的理由并在司法上有广泛的实践。我国未来的反垄断立法、执法与司法应当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反垄断的终极目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公欢  
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福利损害范围的规模性和不特定性、损害方式的个性化、损害结果的难以计量性要求反垄断法介入保护,数字经济非价格因素和动态竞争的特征使得传统消费者福利标准适用失灵,而实践中消费者福利标准往往会成为案件分析中的修饰性表达,导致反垄断法规范目标偏移。数字经济高度集中化的趋势,要求消费者福利保护由重视经济效率向重视市场结构和竞争过程转变,反垄断法作为行为规制法对消费者福利进行保护,防止消费者福利庸俗化。为避免科技巨头经济垄断权力蔓延至政治中心,新布兰代斯学派反对以消费者福利作为唯一诉求,主张通过反垄断法分析范式转型保障消费者选择权,实现经济民主和反垄断法多元目标。消费者福利保护是反垄断法的间接目标,应被作为判断竞争损害的参考要素。对于数字经济反垄断中消费者选择权损害的分析,应遵循合理原则,综合权衡经营者行为的竞争损害效果和消费者福利增进效果。同时,从实体标准和程序制度层面细化和完善消费者福利标准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行为规制中的具体适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玉岭  
反垄断法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追求。而事实上,反垄断法自始至终都受到利益集团的利用与滥用,并因而严重地偏离了公益方向,由阻却市场力量的利器异化为谋取集团私利最大化的工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静  
消费者福利一直是反垄断法保护的对象。在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保护消费者福利明确定位为反垄断法的终极目的与核心价值,有针对性的制定微观制度与政策,是传统反垄断法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兵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维护消费者利益成为当下市场经济法律实施的重点。作为市场经济法律基石的现代反垄断法,消费者利益理应成为其保护的直接利益。通过对"3Q"案的考察,说明了消费者直接提起反垄断诉讼维权的可能,指出了现行消费者保护法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不仅源于具体规定的滞后,更源于传统倾斜保护模式的不足。建议从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入手,推动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直接保护,通过协同保护模式的建立,消解在传统倾斜保护模式下消费者保护的困境,建设合作型消费者保护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大勇  
在对企业横向兼并行为的反垄断审查中,存在两个重要指标:市场份额与产业集中度。本文将企业横向兼并行为的三种反垄断判断标准(福利标准)归纳为两种福利增进情况。并且,根据这两种福利增进的情况,建立均衡福利模型,得出实现福利增进所必须满足的市场条件,从而做出更加明确的反垄断判定。结合我国新出台《反垄断法》后第一起也是唯一的一起兼并失败案(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失败)进行分析,并基于我国反垄断现状和模型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柏杨  
本文在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反垄断政策中市场结构与经济福利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以我国工业行业为例实证分析市场结构、行政垄断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由于规模经济效应,适度的垄断和竞争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福利水平;第二,行政垄断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工业行业经济福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故在现实经济中,市场过度竞争与市场过于集中都可能损害经济福利,只有适度的市场集中,才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福利水平提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破除行政垄断以及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现阶段仍是提高我国工业行业整体经济福利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霁昌  
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最初阶段即农耕文明开始以来的几千年间,主要任务就是增加粮食生产和减少自然灾害。即使在今天,大多数人也将之简单理解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土地整治的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遒  
一个机构的"理念",通常是指它的性质、目标、宗旨、特征和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实现它们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等。罗纳德·巴尼特在《高等教育理念》一书中,围绕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解放展开叙述,并提出了"高等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解放",体现在人的"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我的理解,"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不仅意味着人的身心、性格和潜能的各个方面自由而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具有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审视、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如果企业处于完全竞争行业中,市场供求价格机制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无需任何中介组织和政府管制;如果企业处于自然或人为垄断的市场条件下,政府管制就十分必要,此时往往将管制目标确定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当消费者购买产品进行沉淀成本投资,消费者无法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垄断企业就与消费者产生了双边谈判,进而会引起敲竹杠行为,大大降低消费者剩余,即便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也会带来收入不公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管制目标就需要由社会福利最大化转向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否则,不仅不会实现管制目标,而且还会恶化消费者剩余,从而使消费者合理合法地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而,针对垄断市场,尤其是自然垄断(主要是公用事业部门)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大慰  
本文在探讨美国司法部和 19个州联合起诉微软公司的垄断案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反垄断政策的理论根据和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历史演变 ,以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在110多年的反垄断实践中,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价值目标、判定原则和理论基础保持了动态演进。美国反垄断政策演进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学思潮也扮演了积极的促进角色。回顾和反思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从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法》开始,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留下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法庭判例。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经济哲学以及经济理论界观点的影响,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及执法经历了严厉和宽松相间的发展过程,这突出反映为条文分析法和理性分析法交替成为法庭在反垄断诉讼中的主导裁定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芝加哥学派及其后续学说的推动下,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及法庭裁定方法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政策置于贸易政策之下。但美国政府接受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坚持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观点,反对将反垄断政策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并在政策取向上一方面对反垄断政策进行调整,使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反垄断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