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0)
- 2023(6369)
- 2022(5644)
- 2021(5063)
- 2020(4696)
- 2019(10854)
- 2018(10802)
- 2017(21616)
- 2016(11882)
- 2015(13687)
- 2014(14033)
- 2013(14183)
- 2012(13359)
- 2011(12186)
- 2010(12358)
- 2009(11691)
- 2008(11949)
- 2007(10932)
- 2006(9245)
- 2005(8395)
- 学科
- 济(53131)
- 经济(53073)
- 业(34868)
- 管理(34272)
- 方法(28540)
- 企(28200)
- 企业(28200)
- 数学(25187)
- 数学方法(24987)
- 财(14989)
- 农(13956)
- 中国(11727)
- 学(11516)
- 贸(10940)
- 贸易(10940)
- 易(10589)
- 业经(10151)
- 务(9634)
- 财务(9620)
- 财务管理(9597)
- 农业(9331)
- 企业财务(9111)
- 制(9063)
- 地方(9025)
- 和(8429)
- 理论(7790)
- 银(7553)
- 银行(7530)
- 融(7436)
- 金融(7434)
- 机构
- 大学(183041)
- 学院(181129)
- 济(76064)
- 经济(74558)
- 管理(70112)
- 理学(60900)
- 理学院(60227)
- 管理学(59266)
- 管理学院(58915)
- 研究(58538)
- 中国(43739)
- 京(37872)
- 科学(36026)
- 财(34975)
- 农(31473)
- 所(30422)
- 财经(28440)
- 研究所(27703)
- 业大(27409)
- 中心(27289)
- 江(26735)
- 经(25637)
- 农业(25134)
- 范(24047)
- 经济学(24003)
- 北京(23879)
- 师范(23804)
- 经济学院(21916)
- 州(21294)
- 财经大学(20980)
- 基金
- 项目(117433)
- 科学(91805)
- 基金(85277)
- 研究(84754)
- 家(73923)
- 国家(73283)
- 科学基金(62227)
- 社会(53636)
- 社会科(50702)
- 社会科学(50683)
- 省(45546)
- 基金项目(45182)
- 自然(40405)
- 教育(39851)
- 自然科(39448)
- 自然科学(39435)
- 自然科学基金(38762)
- 划(38577)
- 资助(35707)
- 编号(35160)
- 成果(28688)
- 部(27050)
- 重点(26365)
- 发(24827)
- 创(23878)
- 课题(23557)
- 教育部(23136)
- 科研(23008)
- 人文(22430)
- 大学(22333)
共检索到257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实 周庭锐
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活动由交易模式上升到关系模式的背景中,企业应该重视对消费者消费价值偏好的分析和判断,以便为经营和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支持。本文对消费者理性价值偏好与非理性价值偏好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营销管理决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理性消费 非理性消费 价值偏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亮
本文首次构建了基于消费者非理性行为——"货币幻觉"与"过度反应"视角下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并分别用中国城镇居民1978—2009年年度数据和中国农村居民1985—2009年年度数据,对该非理性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和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中国城镇居民受到"货币幻觉"效应的影响,而中国农村居民则表现出对物价波动的"过度反应"。最后,本文还详细解释了中国城镇居民和中国农村居民在面对消费决策时,表现出"货币幻觉"与"过度反应"两种不同非理性行为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幻觉 过度反应 凯恩斯消费函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庆红
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消费者购假行为,以期更全面、客观和深刻地认识消费者购假现象,同时建议通过完善社会规范、加强正式制度建设和社会教化等措施使全社会逐渐达到帕累托最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佳刚 刘乐山
本文分析了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谨慎型消费行为由旧消费习惯、实用消费观念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消费不足的问题;枯竭型消费行为由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产生物价过快上涨的问题;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由偏好刚性、物质欲极强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对中国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符合上述理论解释。
关键词:
谨慎型消费 枯竭型消费 畸形结构型消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玲艳 杨思洛
了解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行为偏好及态度,为在线科学交流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主流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的平台使用及态度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不同学术身份、学科领域用户的使用行为差异。研究发现用户科学交流行为与学术身份显著相关,但学科差异不明显。其中,教师群体比学生更重视在线科学交流,但学生更容易发现感兴趣的出版物。讲师/助理讲师寻求科研合作的意愿更高,并且对平台促进学术传播作用的认同度最高,而教授/副教授存在社交不足现象。此外,平台在发现工作机会和项目资助方面的作用有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大安
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提出一个新的可供研究的观点:人的非理性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性选择转化而来的。文章首先简要评说了早期行为经济学的动物实验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选择行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继而,通过解析丹尼尔·卡尼曼等人创立的前景理论所蕴涵的理性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思想,构建了这种转化的抽象模型;最后,作为对本文分析观点的一种联系实际的论证,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选择以说明这种转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行为经济学非理性选择理论之深邃见解的一种挖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丽容
为了探究影响节能住宅推广的原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节能住宅的价格和对节能环保内涵的了解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节能住宅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将节能住宅推向市场,关键是要降低节能住宅的造价,并且要让购房者深入了解节能住宅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
消费者 节能省地型住宅 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攀春
偏好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偏好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本文在分析消费者偏好的特点及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分析的无差异曲线,进而探讨广告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指出广告必须以改变消费者偏好作为主要目的,这样才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
关键词:
消费者 偏好 无差异曲线 广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修志 黄立平
信息产品的价值对消费者偏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偏好对信息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信息产品的定价不适用边际成本定价法或市场需求定价法,最可行的策略是根据信息产品对不同消费者的价值来定价。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 信息产品 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会英 刁钢
文章根据消费者偏好是在效用最大化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建立了一个动态的消费者和企业关于产品因素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在长期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预期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营销手段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营销手段 消费者偏好 动态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爱梅 罗莹 李斌
"金钱启动"是一种心理学实验研究范式,是指通过给予个体有关金钱的提示或暗示,来激活个体关于金钱的想法,进而研究个体的行为决策所受到的影响。金钱启动可以分为金钱概念启动、金钱富足感启动和金钱剥夺感启动等。在人们的日常消费活动中,很多情境线索能起到金钱启动的作用。研究表明,金钱概念启动会增加实用性消费,金钱富足感启动会增加独特性消费,金钱剥夺感启动会增加补偿性消费。本文运用心理定势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解释了金钱启动导致消费者做出理性或者非理性行为决策的心理机制,探讨了该领域研究的实践启示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辉 白长虹 李储凤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的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有明显影响,但是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消费者过去网络购物行为对网购意向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远远大于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购物意向 理性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金清
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度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经典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例如均方效用函数度量法,是建立在传统的理性假设之上,与现实经常不符。本文通过考察VaR计算模型中的逆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不再依赖于传统理性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然后,借助于该法,对非传统理性条件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基于其上的投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投资者的最佳投资选择。作为应用,我们选取了1997年至2001年间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有关数据,对在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中的最优投资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任何一个人去股市投资的出发点一定是理性的,没有人会想成为市场上的"交易噪音",即便投资者一开始在具体操作上不理性,随着投资经验的增长也会逐渐变得理性。然而,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却有很多"异常现象",比如"炒新"、"炒题材"、"炒重组"、"涨停板敢死队"等。市场资金扎堆、跟风操作的情况非常突出;题材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