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5)
2023(11182)
2022(10032)
2021(9335)
2020(7963)
2019(18205)
2018(18298)
2017(35766)
2016(19227)
2015(21686)
2014(21520)
2013(21403)
2012(19392)
2011(17366)
2010(17140)
2009(15740)
2008(15146)
2007(13085)
2006(11404)
2005(9767)
作者
(54478)
(45210)
(44942)
(42782)
(28732)
(21517)
(20458)
(17943)
(17087)
(16100)
(15577)
(14951)
(14096)
(14095)
(13727)
(13647)
(13647)
(13531)
(12842)
(12728)
(11277)
(10885)
(10779)
(10236)
(10055)
(9987)
(9962)
(9925)
(8985)
(8918)
学科
(75314)
经济(75233)
管理(61031)
(57159)
(49446)
企业(49446)
方法(37909)
数学(32524)
数学方法(32203)
(20513)
(18817)
中国(17576)
(17004)
业经(16741)
环境(16296)
地方(14278)
(13676)
(13672)
财务(13610)
财务管理(13589)
(13588)
贸易(13584)
(13469)
理论(13394)
(13103)
(12973)
企业财务(12951)
农业(12666)
技术(11931)
教育(10338)
机构
大学(273661)
学院(271821)
管理(113785)
(105304)
经济(103035)
理学(100075)
理学院(99013)
管理学(97411)
管理学院(96946)
研究(85133)
中国(61696)
(57632)
科学(53587)
(47165)
(41689)
业大(40449)
(39365)
财经(39083)
研究所(38270)
中心(38256)
(36979)
北京(36332)
(36040)
师范(35768)
(35583)
(31274)
(30960)
农业(30838)
经济学(30362)
商学(30307)
基金
项目(191717)
科学(151327)
研究(140269)
基金(140030)
(121078)
国家(120025)
科学基金(104257)
社会(88449)
社会科(83659)
社会科学(83637)
基金项目(75409)
(74259)
自然(68937)
自然科(67286)
自然科学(67272)
自然科学基金(66056)
教育(64114)
(62288)
编号(57886)
资助(57261)
成果(45514)
(42264)
重点(41824)
(39753)
(39400)
课题(38497)
创新(36831)
科研(36719)
教育部(36465)
项目编号(36160)
期刊
(112076)
经济(112076)
研究(76479)
中国(45842)
学报(41590)
管理(40513)
科学(39068)
(35520)
(34123)
大学(31539)
学学(29631)
教育(29124)
农业(24188)
技术(22661)
业经(19346)
(18408)
金融(18408)
财经(18165)
经济研究(18149)
图书(15547)
(15269)
问题(14001)
理论(13666)
商业(13355)
科技(13327)
技术经济(13014)
实践(12759)
(12759)
资源(12735)
(12500)
共检索到37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祖明  宫群  杨武  
环境价值导向可以通过环境价值观来对人的行为产生支配和影响作用。本文基于Stern提出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选取利己主义价值观和利他主义价值观作为消费者的环境价值导向,随机抽取190名消费者来检验消费者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加入绿色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借助于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假设检验和中介效应分析等。结果表明:消费者利己价值观具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利他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感知价值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关国家标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精准市场定位、完善战略布局、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珂欣  张奇  余乐安  潘勋章  
在补贴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续激励政策相配合。本研究从消费者决策机制入手,在考虑消费者价值观和有限理性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厘清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究了助推政策在补贴退坡下对消费者购买态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消费者价值观会影响购买态度,其中,环保价值观和创新价值观影响为正,功能价值观影响为负,且创新价值观影响程度最大,环保价值观影响最小;(2)羊群效应对购买态度影响为负,权威效应的影响为正,但两者对购买意愿的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且权威效应影响更大,适用群体范围更广;(3)补贴退坡对购买态度和购买意愿均起中介作用,对购买意愿直接作用显著为负;(4)相对成本框架和积极环保框架分别对购买态度和有限理性的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随着补贴退坡,政府和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属性;在政策设计方面,采用相对成本框架类助推政策的调节效果最佳,而采用积极环保框架类助推政策则需要考虑受众有限理性的程度。研究成果为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和政策工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颖  李英  
新能源汽车即节能又环保,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在市场中的有效扩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采纳行为。本文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感知风险和涉入程度对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本研究中各变量的影响。通过利用SPSS和AMOS17.0软件对收集的264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会负向影响其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其中,财务风险、身体风险以及功能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2)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涉入程度会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而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知识、产品象征性对其涉入程度有正向影响;(3)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期刊] 预测  [作者] 尹洁林  张子芊  廖赣丽  葛新权  
目前关于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未能紧密联系新能源汽车具体特征,同时未将人格特质考虑在内,使得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PRT),并结合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时进行决策的人格特质,建立了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有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易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风险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为更好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从政府角度提出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洲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身份等4个人口学变量考察了我国农村汽车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意愿与态度。结果表明:在"汽车下乡"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态度明显增强;从农村汽车消费者的意愿与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强;文化程度越高购买意愿与态度越强;家庭年收入越高购买意愿与态度越强;村干部购买意愿与态度最强,农村教师和工人次之,普通农民最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超  杨伟  何浩楠  LEEYong-Ki  
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购车行为决策模型,分析政府推广政策对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在感知到较高的环境意识和对政策的态度时,会表现出较高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消费者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发挥着关键的中介作用;相比于内部驱动因素的消费者环境意识,对政策的态度作为一种外部驱动因素,其预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效果更显著。因此提出:应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环保功能宣传,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因地制宜推出差别化政策,以缓解补贴退坡和新冠疫情给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带来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国华  杨俊杰  
新能源汽车因其在节能减排上的优势已成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新兴增长点。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政府补贴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通过构建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汽车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策略选择和政府是否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激励的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对影响该动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使演化博弈的策略向社会福利最大化所期望达到的最优目标收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芈凌云  俞学燕  杨洁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技术,构建了知识型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购买意愿、配套基础设施和经济成本是知识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经济激励型政策和行政限制型政策通过影响购买意愿间接作用于购买行为,其中行政限制政策的效果更好;气候问题感知、环境态度、价值观、信任度、时尚个性体验是激发购买意愿的个体心理动因;社会规范、角色地位、面子文化、从众心理是诱发购买意愿的群体心理诱因;信息宣传和产品技术特征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心理间接驱动购买意愿。因此,经济激励与形成限制双向政策双管齐下,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认同度,塑造产品的时尚感和社会地位形象,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春玲   孙彪   黎继子   童泽平   张国盼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除了应对传统燃油车的竞争,还面临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基于消费者心理行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创新和广告投入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为此,从消费者视角,即从满意度和参考价格效应出发,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合作决策问题,通过建立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集中决策三种博弈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均衡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参考价格效应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水平、广告宣传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都有正向影响,并且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成本分担承诺能激励零售商的广告宣传积极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知名度,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消费者满意度与参考价格效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技术创新水平和零售商广告宣传水平的激励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杰  
成分品牌联盟的现有研究多专注于企业整体层面,很少关注消费者的态度、认知与行为问题。本文从消费者视角,将企业的成分品牌战略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企业在实施成分品牌时,企业选择的合作品牌(即成分品牌)在来源国形象方面对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建林  周梅华  张红红  
发展低碳创新产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低碳消费,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探讨低碳创新产品采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等理论,提取低碳创新产品采用的影响因素,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是阻碍低碳创新产品采用的最大因素,而相对优势、消费者创新性、产品可观察性及认知行为控制对低碳创新产品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丹   明星   宁成浩  
颠覆性技术创新是企业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消费者尤其是主流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态度对于新能源汽车能否成功替代燃油汽车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颠覆性创新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影响,并考察消费者对燃油汽车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和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已经超过燃油汽车;(2)颠覆性创新感知直接促进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抑制其购买燃油汽车;(3)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满意度部分中介调节颠覆性创新感知和消费者购买意愿;(4)创新性较弱的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满意度更容易受到颠覆性创新感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展颠覆性创新研发时应凸显燃油汽车不具备的功能,在市场营销时应更多关注创新性较弱的消费者,让其感知到颠覆性创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理论和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模型,并对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国虎  许芳  
目前大部分关于新能源汽车上市销售影响因素的探讨都是定性的,对于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步伐。通过由20位具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经历的销售人员参加的焦点小组访谈,形成了关于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的初步问卷。然后对4S汽车销售店客户和驾校学员进行了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85份。然后运用SPSS17.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5个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售后服务因子、购置成本因子、汽车品质因子、使用能耗因子和周围影响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并具有一定的购买意愿。但由于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李文忠  苏萱  
本文以汽车产品召回为研究背景,将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产品召回中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不同召回情境对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正浩  刘丁己  章翰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若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自我形象达成一致时,消费者会有较高的购买意愿。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一些涉入程度较低的产品,例如手表、电池或手机等,而对于涉入程度较高的产品,则较缺乏相关的研究验证。文章将焦点放在汽车产品上,以探讨汽车广告中的品牌个性、消费者自我形象以及其购买意愿三者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真实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随之愈高;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理想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样也会愈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