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5)
- 2023(15337)
- 2022(12826)
- 2021(11926)
- 2020(10045)
- 2019(22574)
- 2018(22106)
- 2017(42717)
- 2016(22823)
- 2015(25180)
- 2014(24681)
- 2013(24284)
- 2012(21928)
- 2011(19610)
- 2010(19421)
- 2009(17788)
- 2008(16974)
- 2007(14618)
- 2006(12754)
- 2005(10740)
- 学科
- 济(94288)
- 经济(94155)
- 业(70590)
- 管理(64911)
- 企(48592)
- 企业(48592)
- 农(47998)
- 方法(41487)
- 数学(37465)
- 数学方法(37039)
- 农业(31513)
- 中国(25490)
- 业经(23828)
- 财(22738)
- 地方(19603)
- 贸(18866)
- 贸易(18861)
- 制(18508)
- 易(18369)
- 学(16048)
- 环境(14228)
- 技术(14055)
- 银(13458)
- 银行(13415)
- 务(13324)
- 财务(13282)
- 财务管理(13255)
- 发(13224)
- 体(13148)
- 行(12801)
- 机构
- 学院(316579)
- 大学(312486)
- 济(132903)
- 经济(130442)
- 管理(126523)
- 理学(111125)
- 理学院(109922)
- 管理学(108035)
- 管理学院(107463)
- 研究(102331)
- 中国(78252)
- 农(71814)
- 京(65607)
- 科学(63846)
- 财(56217)
- 业大(55763)
- 农业(55707)
- 所(50118)
- 中心(49851)
- 研究所(45874)
- 财经(45792)
- 江(44722)
- 经(42096)
- 经济学(40158)
- 北京(40112)
- 范(39045)
- 师范(38560)
- 院(36550)
- 经济学院(36446)
- 经济管理(36128)
- 基金
- 项目(227220)
- 科学(180026)
- 基金(168309)
- 研究(160738)
- 家(148162)
- 国家(146898)
- 科学基金(127144)
- 社会(105996)
- 社会科(100351)
- 社会科学(100328)
- 基金项目(89925)
- 省(88529)
- 自然(83719)
- 自然科(81882)
- 自然科学(81856)
- 自然科学基金(80406)
- 划(74410)
- 教育(72113)
- 资助(67000)
- 编号(63311)
- 重点(50499)
- 部(50116)
- 发(48872)
- 成果(47686)
- 创(47545)
- 国家社会(44579)
- 创新(44544)
- 科研(44190)
- 教育部(42682)
- 人文(42218)
共检索到448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文胜 王志刚
提振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满足人民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基本要求。基于消费者非理性选择的涉入理论分析框架,使用京、津、沪、穗、宁、汉六大城市1 271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有序概率选择(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涉入度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涉入度通过认知反应、态度改变和信息处理等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产生促进作用,说明非理性选择因素对消费者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对风险管理主体(如海关、进口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生产流通企业)的信任程度在涉入度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说明作为消费者非理性选择因素的涉入度,通过风险管理主体信任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素养在涉入度对消费者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理性选择因素对消费者非理性选择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鉴于此,一要重视消费者涉入度。相关部门在农产品安全信息披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信息的客观真实性,还要关注消费者心理状态,引导消费者抱持积极态度。二要增强消费者对风险管理主体的信任。海关、进口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生产流通企业,不仅要提高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还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回应消费者期待,进而提升消费者对各风险管理主体的信任水平。三要多方提升消费者农产品安全素养。消费者农产品安全素养作为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组织应把农产品安全素养提升作为突破口,积极落实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各项工作;企业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素养提升工程,通过邀请消费者参观家庭农场、食品企业等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交流;媒体应积极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媒体助力、公众参与的食品系统风险交流新格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秦明 苏毅清 黄圣男
本文以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例,通过对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大城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采用生存分析法对"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奶制品消费的信心恢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事件对消费者的奶制品消费信心造成了巨大影响,信心恢复持续时间较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年龄、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是否抽烟、个人健康状况以及事件发生前是否饮用三鹿牛奶等是影响其信心恢复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燕 安玉发
本文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目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及其购买行为、市场管理与卫生环境、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都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信心 批发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文领 安同良 张伟广
面对未知,寻求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本能反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时间和科学的充分验证,因此探究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认知“黑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途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组随机得到5138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探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有无13岁以下孩子、受教育程度、居住区域、熟悉程度、标识式样和阈值等因素均对消费者的风险探知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转基因标识中的警示性程度与风险探知呈正相关关系,阈值则与风险探知呈负相关关系;女性的风险探知高于男性,居住在农村的消费者风险探知较弱。因此通过严格量化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式样和阈值,建立预警式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转基因农产品的知识科普力度,可增进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理性探知,消除舆情危机。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转基因标识法案和中国政府监管具有潜在风险特征的产品提供了微观基础和经验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姜志德
以南京市场消费者为样本,研究了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动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健康与环保支持两类动机影响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意愿,自然安全、营养健康、时尚潮流、环保支持与品质保证五类动机均对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消费意愿与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存在高度一致性,有消费意愿者的安全农产品消费比例是没有消费意愿者的27.276倍;安全农产品的感知质量越高,消费越积极。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 消费动机 消费意愿 消费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骥 秦富
国际市场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增加,中国安全农产品供给在不断增长,但中国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却增长缓慢。本文在总结制约中国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消费原因的基础上,评价了北京市城镇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能力,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认知能力的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要先于收入约束而影响到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消费的决策;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认知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消费者的决策态度和行为,而且也是引起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之一;而影响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认知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消费者的购买经历、安全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价差的大小以及消费者的学历、家庭中是否有儿童和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性担心程度的高低...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 消费者决策 认知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茂春
本文基于消费价值理论,构建了低碳标签-低碳产品购买意愿模型。研究通过对成渝地区564份消费者样本的调查分析,从感知价值角度讨论了低碳标签对于消费者低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低碳标签、消费者的认知感知价值、社会感知价值、功能感知价值和环境感知价值,都会显著提升消费者低碳产品的购买意愿。其中,社会价值在低碳标签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环境感知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相比于四川省的消费者,重庆地区消费者对感知价值的关注度更为突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朱桥艳 欧晓明
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和信任机制严重缺失的双重约束下,有关消费者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偏低,需要慎重对待。"供港食品"在广东超市出售的独特现象为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真实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提供了现实可能。本文研究基于对购买"供港食品"(以供港猪肉为例)的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对于内地标准而言,消费者更信任"供港标准";其平均溢价水平为44%左右,低于市场实际溢价,但明显高于国内一些学者得出的国内其他认证标准产品的溢价水平,验证了本文关于现有相关研究有可能低估了消费者的溢价支付能力的判断。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飞 杨英
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影响武汉市武昌区消费者生鲜农产品终端渠道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购买群体是有区别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各自的经营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生鲜农产品市场上,超市和农贸市场应该被看作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而不是两个相互取代的市场。个人消费习惯很重要的消费者和对价格更敏感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生鲜产品;而越关注新鲜度的消费者并不会越倾向于选择农贸市场购买生鲜农产品;消费者对商家的信誉关注越高,也并不会导致他越倾向于选择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这些结论可以为经营主体在制定渠道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农贸市场 超市 购买渠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涛 王凯 王勇
【目的】考察品牌猪肉专卖店顾客忠诚评价等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变量并对品牌猪肉专卖店顾客忠诚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品牌猪肉专卖店顾客满意具有多维度性且各维度间存在共变关系,其中,猪肉产品属性满意对顾客忠诚的总驱动效应最大,顾客关系信任对顾客忠诚的直接效应最大,转移成本对顾客忠诚的形成有正向影响。同时,顾客特征变量(年龄和收入)对顾客忠诚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注重品牌猪肉专卖店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培育顾客关系信任,同时考虑消费者特征,如性别、年龄与收入等对市场进行细分,提高顾客转换成本,进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猪肉专卖店的忠诚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静宜 陈洁 邓志喜
对417名消费者的随机调查发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消费者认知呈现关心程度高、风险评估度高与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两高一低"特征。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消费者信息不充分,应对问题行动不积极。消费者对公共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对政府管理工作评价不理想;认为生产经营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比较肯定媒体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的作用。消费者积极响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参与意愿较强,参与形式倾向于虚拟性、便利性和多元化,期待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有效化解风险。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消费者认知 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佳利
以湖南安化黑茶、祁东黄花菜、永兴冰糖橙三个农产品区域品牌为样本,基于415份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SPSS15.0和STATA 11.0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检验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产品知识、介入度和来源地变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有显著影响;调节变量的引入会引起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效应强度发生改变,即消费者产品知识越少、介入度越低以及来源地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地一致时,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效应越强。结论说明了在农产品区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需求层面分析了我国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现状以及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本文的统计,我国消费者对各类食品安全信息的了解水平都明显低于其需求水平,约有43%的消费者会主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在信息搜寻过程中面临信息真假难辨、信息过于专业化和信息数量不足等主要问题;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和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搜寻量也越高;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搜寻 消费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