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3)
- 2023(11222)
- 2022(9602)
- 2021(8828)
- 2020(7256)
- 2019(16470)
- 2018(15853)
- 2017(30803)
- 2016(16687)
- 2015(18384)
- 2014(18102)
- 2013(17855)
- 2012(16630)
- 2011(15186)
- 2010(15301)
- 2009(14052)
- 2008(14000)
- 2007(12719)
- 2006(11575)
- 2005(10562)
- 学科
- 济(67802)
- 经济(67723)
- 业(52442)
- 管理(51941)
- 企(41862)
- 企业(41862)
- 方法(29754)
- 数学(26278)
- 数学方法(26023)
- 农(22279)
- 财(19075)
- 中国(17745)
- 贸(16468)
- 贸易(16459)
- 易(16025)
- 业经(15623)
- 制(14711)
- 农业(14319)
- 学(13401)
- 策(12984)
- 银(12093)
- 银行(12046)
- 务(11623)
- 财务(11604)
- 财务管理(11583)
- 行(11556)
- 地方(11522)
- 融(11339)
- 金融(11338)
- 企业财务(11000)
- 机构
- 大学(243831)
- 学院(243688)
- 济(106005)
- 经济(104030)
- 管理(96192)
- 研究(86517)
- 理学(83143)
- 理学院(82226)
- 管理学(80922)
- 管理学院(80480)
- 中国(67834)
- 科学(51816)
- 京(51196)
- 财(49112)
- 农(48815)
- 所(44605)
- 研究所(40313)
- 中心(39617)
- 业大(39094)
- 财经(38760)
- 农业(38616)
- 江(37040)
- 经(35325)
- 北京(32254)
- 经济学(31817)
- 院(31025)
- 范(29402)
- 师范(28955)
- 州(28899)
- 财经大学(28857)
- 基金
- 项目(161466)
- 科学(127763)
- 基金(120309)
- 研究(112459)
- 家(107649)
- 国家(106738)
- 科学基金(90826)
- 社会(73224)
- 社会科(69586)
- 社会科学(69567)
- 基金项目(62827)
- 自然(61162)
- 省(60814)
- 自然科(59844)
- 自然科学(59824)
- 自然科学基金(58838)
- 划(52634)
- 教育(50584)
- 资助(49850)
- 编号(44173)
- 部(36233)
- 重点(36006)
- 成果(34953)
- 发(34410)
- 创(33543)
- 创新(31364)
- 科研(31286)
- 教育部(30772)
- 国家社会(30665)
- 计划(30239)
共检索到37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黎 种坤 黄丽娟
基于行为经济学有关消费者心理账户的研究成果,首先研究了预售中受提前支付影响下消费者的最优购买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商家两种不同的最优预售策略,即分别考虑了在预售阶段商家公开和不公开商品现货销售阶段的市场价格两种情形。最后,对两种预售策略及其获得的期望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预售 心理账户 价格折扣 痛苦弱化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贠晓哲
文章基于两种不同介入程度(高介入与低介入)与两种零售商类型(网络零售商与实体零售商),利用独立样本t检定,以两两相比对的方式分析了价格离散程度的差异。t检定的结果显示,消费者高介入产品价格离散程度小的假设不成立。网络零售商价格离散程度大于实体零售商的假设成立。消费者高介入产品,其在网络零售商呈现的价格离散较实体零售商小的假设不成立。消费者低介入产品,其在网络零售商呈现的价格离散较实体零售商大的假设成立。
关键词:
消费者介入 零售商型态 价格离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逸清 石岿然 原逸超
全渠道零售时代,零售商采取措施整合现有渠道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面对众多购物模式和支付方式,消费者效用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本文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付款来源、支付顺序和收货方式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非常规性收入付款,消费者效用增加;消费者偏爱先付款后使用,但对总价高、使用周期长的商品,满足还款速度大于商品折旧速度时,分期付款更有效;允许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BOPS模式,使消费者的收货不受下单渠道限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渠道零售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对零售商的渠道策略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全渠道 消费者 心理账户 BOPS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余嘉明 刘洁
捆绑销售能给买卖双方带来利益。心理账户理论为捆绑组合定价提供了新的启发。本文介绍了心理账户理论与价格决策相关的观点,并运用该理论讨论了捆绑组合定价时的不同标价方式、折扣分配、价格参考点的运用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
捆绑策略 捆绑组合 心理账户 感知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殷哲 王舒
预售期的价值不确定性诱发了消费者的策略性延迟购买行为,无法充分发挥预售的优势。基于此,研究了如何通过定金增值策略的引入应对预售中产品价值不确定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某零售商的两阶段(预售期与现货期)销售模式,消费者在预售期无法准确判断产品价值是否与自身偏好匹配。策略型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为产品支付可增值的定金,在现货期支付尾款完成购物过程,也可以等至现货期购买产品。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探讨了定金增值预售策略下,策略型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以及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定金增值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策略型消费者的等待行为,从而改善零售商的预售效果。
关键词:
策略型消费者 预售 定金增值 价值不确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婧 陈淮莉
电商折扣预售模式可以地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满足用户体验,激发市场需求。本文在同时考虑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性和消费者预订到达情况时,通过建立两个阶段模型,分析电商企业针对策略型消费者的折扣预售策略,首先消费者根据消费者剩余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购买时机,然后电商企业进一步考虑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依据逆推法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最优的价格和订货量。研究表明:电商企业采用折扣预售策略时,消费者最高估值对电商企业的决策和期望利润都具有正向影响;随着告知型消费者到达人数的增加,最优订货量将会增加,而总期望利润则减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勇建 许磊 杨晓丽
本文研究了在产品需求和消费者产品估价均不确定的情况下,报童零售商的预售策略和无缺陷退货问题。零售商可以提供三种销售策略:不提供预售、提供部分退款退货服务的预售策略和提供全额退款退货服务的预售策略,所有预订产品在正常销售季节交付。研究发现,预订产品的全额退款退货策略和不提供退货策略都可能导致库存风险和估价不确定风险的不合理分摊,而最优的退货策略是部分退款退货策略,且最优退货价格为产品的残余价值。此外,全额退款和部分退款的退货策略只影响零售商的预售利润和销售季节退货量,并不影响零售商在正常销售季节的期望利润。研究还表明,预售需求和正常销售需求的相关性越高,预售优势越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林波 朱兴婷
心理账户理论的提出有助于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际支出行为,但心理账户的影响因素研究却仍是一片空白。鉴于此,文章结合"大五"人格特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消费者个体属性、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心理账户之间关系,进而从理论层面建立消费者心理账户形成机制,为心理账户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最后提出可供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心理账户 社会网络 人格特质 社会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晓艳
随着“5G”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播+电商”新型零售形式应运而生,全新的购物表现方式和经济实惠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颖的购物体验。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心理距离与心理账户灵活性,分析网络直播情境下消费者冲动购买的心理形成机制。通过收集31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电商营销可供性的两个维度均能够促进消费者在线冲动购买;心理距离在营销可供性与在线冲动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账户灵活性在营销可供性与在线冲动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心理距离及心理账户灵活性在营销可供性与在线冲动购买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本文填补了在直播电商领域消费者冲动购买心理的研究空白,并为合理刺激消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琦 席丹 张晓航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的日益广泛,积分计划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心理账户收入来源理论,不同属性收入来源通常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差异。本文以注意力为中介变量,探索积分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支付方式差异对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积分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高于现金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注意力在支付方式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只有商品属性为享乐品时,消费者使用不同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差异显著,商品为实用品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心理账户 支付方式 积分 注意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琦 席丹 张晓航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的日益广泛,积分计划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心理账户收入来源理论,不同属性收入来源通常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差异。本文以注意力为中介变量,探索积分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支付方式差异对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积分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高于现金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注意力在支付方式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只有商品属性为
关键词:
心理账户 支付方式 积分 注意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林波 周星 朱兴婷
关系作为影响中国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已有成果没有解释其对心理账户产生的影响。鉴于此,项目组利用开发出的心理账户特征量表,探索关系行为对心理账户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心理账户特征的非替代性、费用追踪性和预算性受到关系行为的显著影响:非替代性和费用追踪性都依次受亲情、友情和生人3种关系行为正向且逐渐增强的影响;亲情关系负向影响预算性,友情关系正向影响预算性,生人关系对预算性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关系行为 心理账户特征 中国消费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红 李婧
行为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金融消费者本能地在心理上创设出各种框架,使传统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不再能简单对等。产生心理账户的根本原因是禀赋效应的存在。心理账户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在出现金融消费纠纷时,金融消费者为何经常提出高于金融机构预期的赔偿方案,但金融机构往往不能深挖该现象背后的原理,说明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一样也有被教育的必要。心理账户原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金融消费者的诉求,也可以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则设计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心理账户 行为法经济学 金融机构教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林波 周星 朱兴婷
关系作为影响中国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已有成果没有解释其对心理账户产生的影响。鉴于此,项目组利用开发出的心理账户特征量表,探索关系行为对心理账户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心理账户特征的非替代性、费用追踪性和预算性受到关系行为的显著影响:非替代性和费用追踪性都依次受亲情、友情和生人3种关系行为正向且逐渐增强的影响;亲情关系负向影响预算性,友情关系正向影响预算性,生人关系对预算性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关系行为 心理账户特征 中国消费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镭
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肩负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价格权益的重任,必须关注民生价格、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工商等执法部门的合作,努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环境,做好维护消费者价格权益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