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8)
2023(10159)
2022(8795)
2021(8019)
2020(6916)
2019(15588)
2018(15379)
2017(29402)
2016(15744)
2015(17334)
2014(17157)
2013(17008)
2012(15727)
2011(14336)
2010(14687)
2009(13711)
2008(13700)
2007(12375)
2006(11178)
2005(10328)
作者
(45361)
(38064)
(37976)
(36067)
(24184)
(18238)
(17245)
(14677)
(14533)
(13682)
(13148)
(13003)
(12437)
(12108)
(12015)
(11720)
(11256)
(11208)
(11129)
(11029)
(9750)
(9296)
(9253)
(8998)
(8607)
(8555)
(8429)
(8292)
(7761)
(7486)
学科
(67967)
经济(67806)
管理(52014)
(44356)
(37614)
企业(37614)
方法(27577)
数学(23670)
数学方法(23342)
(19153)
(16822)
中国(16804)
(16720)
地方(15423)
业经(14838)
(13566)
(11515)
农业(11313)
环境(11075)
(10963)
财务(10931)
财务管理(10902)
(10847)
银行(10824)
(10799)
金融(10795)
(10419)
贸易(10413)
企业财务(10394)
(10369)
机构
大学(230827)
学院(227725)
(94501)
经济(92579)
管理(88491)
研究(78595)
理学(76184)
理学院(75267)
管理学(73938)
管理学院(73495)
中国(59866)
(48888)
科学(47251)
(46991)
(39593)
财经(36465)
研究所(35767)
(35522)
(35379)
中心(35198)
(33009)
业大(31743)
(31087)
师范(30803)
北京(30494)
经济学(29104)
(28762)
农业(27552)
(27506)
财经大学(26977)
基金
项目(153566)
科学(123283)
基金(114039)
研究(111676)
(99433)
国家(98659)
科学基金(85341)
社会(73592)
社会科(69815)
社会科学(69797)
基金项目(60207)
(59084)
自然(54667)
自然科(53457)
自然科学(53439)
自然科学基金(52488)
教育(51670)
(50128)
资助(45781)
编号(44283)
成果(36451)
重点(35093)
(34986)
(32683)
(32597)
(31608)
国家社会(31026)
课题(30834)
教育部(30223)
创新(29706)
期刊
(109199)
经济(109199)
研究(68895)
中国(48441)
(37409)
学报(35080)
管理(34528)
科学(33822)
(31702)
大学(27406)
学学(25587)
教育(24962)
农业(21141)
(21037)
金融(21037)
技术(19069)
财经(18614)
经济研究(17525)
业经(17232)
(16006)
问题(13468)
(11635)
(11254)
技术经济(11153)
统计(10952)
(10948)
资源(10923)
商业(10886)
(10293)
科技(10167)
共检索到347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童泽林  王新刚  李丹妮  周玲  周南  
本文立足本土文化,探讨消费者对全国品牌和地方品牌跨地域慈善行为的评价。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品牌与慈善行为的地域不一致信息,将对消费者产生负面的品牌评价。原因一方面在于:不一致信息会让消费者产生伪善感知;另一方面在于:消费者会对(跨)地域性慈善行为产生"(道义)情义"感知。具体而言,消费者对全国(地方)品牌(跨)地域性慈善行为会产生"(伪道义)伪情义"感知。但在社会危机情境下(如自然灾害)该结论将被扭转。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巍  尚雨琪  邹妮  
网络商品评价中包装、价格、物流配送、质量四个方面的不一致性对消费者风险感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实验选取消费者对商品评价的扫描路径、热点图以及注视时长等眼动指标,结合实时的调查问卷来反映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大小,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在网络商品评价不一致的情况下消费者风险感知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商品评价不一致性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正相关,且消费者的注视时间越长,其内在风险感知程度越高,购买意愿程度越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童泽林  周元元  周玲  
本文基于社会身份理论,通过情景实验对比分析品牌跨国慈善对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品牌跨国慈善,品牌来源国的实力越弱,东道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积极,但来源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消极。即使慈善金额相等,对于国家实力弱的品牌,东道国(来源国)消费者感知其做出了更多的付出,品牌的社会身份从"外人"向"自己人"转变("自己人"向"外人"转变),从而提高对品牌的积极(消极)评价。不过,当提供品牌跨国慈善的积极绩效线索(如跨国慈善促进销售业绩的信息)时,会降低跨国慈善的道德感知,上述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认知将被反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琳  陆雄文  
文章基于企业长期慈善行为的缺乏,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研究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慈善捐赠战略和信息描述方式来获得消费者品牌支持。文章利用一个2*2实验,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企业不同的慈善目标导向,对企业捐赠长期和偶然性战略存在调节匹配效应,积极的目标框架描述与多次少量的持续性捐赠战略存在匹配,能够获得更高的消费者评价和喜欢程度,消极的目标框架描述与单笔大量捐赠战略匹配,消费者对企业评价更高,喜欢程度更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延风  范起凤  黄光  
文章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为例,探讨了对事业-品牌联盟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捐赠的产品同非营利组织是否契合与事业-品牌联盟受消费者影响大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质量感知及购买意愿均存在显著影响;企业知名度对品牌态度与质量感知存在显著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企业知名度与捐赠产品契合度对消费者质量感知存在显著影响,企业知名度作用强于捐赠契合度,当企业知名度低时,捐赠是否契合的作用才会突显出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洁   曹婧   蔡晓梅  
消费社会的迭代升级,促使企业致力于通过个性化的品牌体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不仅希望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还期望能够提升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但现有研究多从企业或消费者视角讨论品牌体验的建构,忽视了企业和消费者互动下的整合研究。因此,文章以星巴克为研究对象,从品牌个性和消费者自我一致性出发,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分析了消费者自我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通过量化研究验证了真实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理想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均与品牌体验正相关;其次,通过质性研究讨论了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的耦合性、品牌体验的建构以及自我与品牌的联结。文章从整体视角检验了消费者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与品牌消费的关系;从微观视角阐明了消费者体验与品牌之间互动的“黑箱”,丰富了消费者视角的品牌体验研究,实践层面则为服务企业的品牌体验营销和文化符号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  
品牌个性已成为企业塑造品牌竞争力和提升消费者忠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界尚未就品牌个性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基于自我一致性视角,构建品牌个性对消费者忠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收集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真诚型、活力型和兴奋型品牌个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忠诚,其中真诚型品牌个性的影响力最强;自我一致性在品牌个性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本文建议从关注消费者品牌偏好差异、提升品牌定位和服务的真诚性、不断更新迭代产品和服务等路径着手,以期更好发挥品牌个性对提升消费者忠诚的赋能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德胜  王建金  
首先,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以及相关调节变量的刻画要素,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假设,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和对研究模型的修正,对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描述,并证明了抱怨反应的调节作用。最后,文章从消费者、网络监管者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鲁平  苏萌  
本文研究了消费者知识、购买意愿强度、购买延迟时间等因素对消费者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不一致的影响,并研究了促使消费者形成准确知识的前因。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汽车购买意愿(即自述偏好)和购买行为(即实际偏好)的两阶段问卷调查以及一个包括806个车型信息的汽车数据库。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不准确知识、购买意愿强度以及购买延迟时间均对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不一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消费者对目标产品的属性评价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将不准确知识分为消费者低估和高估目标产品两种情况,发现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的不一致主要是由消费者低估目标产品造成的。实证研究还表明,某个属性相对表现越突出,消费者就越容易对该属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海霞  田虹  
企业慈善捐赠问题一直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对无条件的慈善捐赠来说,企业应依托于怎样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来取得最佳的收益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启发-系统模型和归因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与社会事业亲和力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建立了企业慈善捐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诠释了慈善捐赠数量和捐赠形式与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和社会事业亲和力的交互作用通过利他性归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间接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捐赠数量和功能匹配的交互作用既对消费者品牌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利他性归因间接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捐赠数量与形象匹配、捐赠形式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爱玲  余伟萍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会产生溢出效应,对竞争品牌和品类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聚焦此现象,从消费者信息加工视角,引入品牌联想和联想网络理论,揭示了品牌负面曝光事件溢出的内在机制。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焦点品牌联想、竞争品牌联想和品类联想在负面曝光事件溢出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且联想净值越小,联想独特性越小,消费者对竞争品牌和品类的评价越消极,负面溢出效应越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琪  马凯  阮燕雅  
针对淘宝评价机制下负面评论和其评分等级不一致的现象,引用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实验情境设计的方法对淘宝平台下极端评论等级对负面评论有用性进行了2×2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负面评论有用性由于评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搜索产品类型而言,好评下的负面评论的感知有用性显著高于差评下的负面评论感知有用性;而这一区别在体验产品中并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海洋   文彤   肖凯杰  
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既存在消费者与购买者的主体不一致性,又存在家长为未成年子女做决策的必要性,意味着从作为购买者的家长视角探讨研学旅游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文章以中小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基于推拉理论构建家长视角下研学旅游动机与购买决策的基本关系,并利用价值感知、风险感知与成本感知揭示内在机制和理论边界。结果显示:研学旅游动机不仅直接促进购买决策,还会通过价值感知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实现;风险感知激发了研学旅游动机与价值感知间的正向关系;成本感知、风险感知与研学旅游动机的交互作用对价值感知产生负向影响。该研究拓展了旅游动机的主体视角,深化了包含利他和利己的价值内涵,为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分歧提供实证答案,细分了不同利失类型的家长决策特征,为教育部门、学校、研学企业和教师的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超英  朱建明  闫艾丽  
行为经济学摆脱了传统理论抽象的完全理性人假设的束缚,利用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出基于"有限理性"的行为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不耐心递减、有限意志力、估测偏见、参照点依赖四个方面的特性来说明行为经济学对人们时间偏好不一致的解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东进  金慧贞  郑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成功突围,往往推出与消费者预期极度不一致的新产品,而如何提升消费者对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是企业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消费者情境层面,针对不同类型极度不一致新产品,探讨了产品不同陈列情境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在不同陈列中,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产品互补陈列,产品替代陈列显著地提高消费者对视觉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然而,相比产品替代陈列,产品互补陈列则显著地提高消费者对概念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研究二和研究三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进一步验证了其认知机制,发现加工流畅性在产品不同陈列方式对不同类型新产品评价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推广新产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