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2)
- 2023(2525)
- 2022(2099)
- 2021(1947)
- 2020(1773)
- 2019(3849)
- 2018(4034)
- 2017(8223)
- 2016(3966)
- 2015(4345)
- 2014(4014)
- 2013(3823)
- 2012(3389)
- 2011(3084)
- 2010(3005)
- 2009(2873)
- 2008(2753)
- 2007(2500)
- 2006(2368)
- 2005(2158)
- 学科
- 管理(15463)
- 济(14820)
- 经济(14801)
- 业(14220)
- 企(12303)
- 企业(12303)
- 方法(7089)
- 财(6179)
- 业经(5851)
- 数学(5653)
- 信息(5630)
- 数学方法(5599)
- 务(4705)
- 财务(4695)
- 财务管理(4689)
- 企业财务(4557)
- 产业(4187)
- 贸(4106)
- 贸易(4106)
- 易(3987)
- 总论(3822)
- 信息产业(3817)
- 人民(3763)
- 农(3637)
- 中国(3592)
- 消费(3566)
- 理论(3350)
- 电子(3348)
- 结构(3116)
- 网上(3019)
- 机构
- 大学(54114)
- 学院(53736)
- 管理(24901)
- 理学(21062)
- 理学院(20914)
- 济(20826)
- 管理学(20691)
- 管理学院(20587)
- 经济(20446)
- 研究(13708)
- 中国(12098)
- 财(11211)
- 京(11058)
- 财经(9086)
- 经(8227)
- 中心(7826)
- 江(7504)
- 商学(7405)
- 商学院(7345)
- 科学(7243)
- 北京(6952)
- 财经大学(6733)
- 范(6703)
- 师范(6659)
- 信息(6530)
- 州(6526)
- 所(6046)
- 经济学(5970)
- 业大(5815)
- 经济管理(5756)
- 基金
- 项目(34582)
- 科学(28151)
- 基金(26509)
- 研究(26174)
- 家(22323)
- 国家(22106)
- 科学基金(20263)
- 社会(17496)
- 社会科(16558)
- 社会科学(16555)
- 基金项目(13885)
- 自然(12991)
- 自然科(12761)
- 自然科学(12758)
- 自然科学基金(12560)
- 省(12524)
- 编号(12159)
- 教育(11518)
- 资助(10413)
- 划(10158)
- 成果(9839)
- 项目编号(8633)
- 国家社会(7508)
- 部(7367)
- 人文(6870)
- 创(6841)
- 大学(6837)
- 重点(6811)
- 教育部(6712)
- 一(6607)
共检索到8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明亚欣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依赖其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基于国内某大型餐饮平台手机应用的点击流数据,实证探索了消费者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寻。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信息搜寻受到消费目标的驱使,可根据消费目标明确性分为两个阶段。当消费者目标明确时,其搜寻范围较小,但会加大搜寻深度;而当消费者目标不明确时,其搜寻范围较大,并会扩展搜寻宽度。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理解消费者搜寻行为提供了启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明亚欣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依赖其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基于国内某大型餐饮平台手机应用的点击流数据,实证探索了消费者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寻。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信息搜寻受到消费目标的驱使,可根据消费目标明确性分为两个阶段。当消费者目标明确时,其搜寻范围较小,但会加大搜寻深度;而当消费者目标不明确时,其搜寻范围较大,并会扩展搜寻宽度。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理解消费者搜寻行为提供了启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毕新华 苏婉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O2O模式下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表现出情境复杂化、时间碎片化、渠道多元化等特征,而传统的信息搜寻行为模型对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方法/过程]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移动O2O用户的访谈调查,构建了移动互联网O2O模式下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模型,并从个体特征、任务特征、情境因素、系统因素、成本与风险感知5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结论]研究有助于理解移动O2O模式下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及其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为改进移动O2O平台性能与系统设计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洪成一 朴宰秀 黄春华
在互连网时代,电子商务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问卷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互联网搜索意图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确定了形成消费者网上搜索意图结构模型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搜索意困对购买行为所起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颖 李倩
从互联网社区参与者角色——社区建设者、主题发布者、话题讨论者出发,提出企业在互联网社区上采集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基本方针,分析在互联网社区上消费者需求信息表现形式的转化过程,构建在互联网社区上采集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具体路线,以此为企业制定在互联网社区上采集消费者需求信息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社区 消费者需求 信息采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凤军 张梦洋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相关行业研究成果,本文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探讨,并以互联网理财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感知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理财平台的使用意愿;感知风险受个体信任倾向调节,且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与消费者使用意愿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各子维度中,慈善捐赠责任感知、消费者权益责任感知和企业经营责任感知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理财平台的使用意愿,公益赞助责任感知与环境责任感知则无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泽林 韦斐琼 韩冀东 陈蔚妮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已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雾霾相关的议题已经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但雾霾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特别是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目前还缺少充分的证据和研究。已有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变差会降低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导致消极情绪,被称之为成本效应。同时,面对消极情绪时人们会自发地通过购物和娱乐(听音乐、看电影)等补偿行为缓解其影响,表现为增加对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的搜索和使用,被称之为补偿效应。基于对由空气质量引起的消费者感知的成本效应与补偿效应间的博弈,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国家环保部提供的空气质量指数和18个主要网站的百度搜索指数,使用Stata/MP 13. 0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以及终端的使用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质量变差,消费者对视频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保持不变,但对购物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形过程。然而,消费者在移动端对两类网站的搜索均呈现倒U形过程,而且消费者对购物类网站的搜索在空气质量较差时的下降趋势要强于视频类网站。同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终端使用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消费者搜索和浏览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时,空气质量变差会使更多的人从使用PC端转向使用移动端,这种终端间的迁移程度随着空气质量的进一步变差而变缓,进而下降;视频类网站中PC端向移动端迁移的程度显著地低于购物类网站。研究结果拓展了已有的空气质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影响的理论,为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网站搜索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提供定量的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调整其营销策略,也为政府和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燕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实现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会因为网络技术漏洞、法律不健全、监管政策和体制缺失等原因产生比传统金融更大的风险,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互联网金融要想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可以通过健全专门的法律、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立金融消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逐渐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武强
如今我国正处于互联网3.0时代,新兴的支付方式与营销模式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向于多元化,这对于绝大多数商户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新产品与新服务具有更多的长尾细分市场空间,而挑战在于企业商业道德是否会在商业化浪潮中埋没。企业该如何紧跟时代变化而采取相应战略,需要重新审视消费行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成对于本身、行业和市场的颠覆性创新,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变革。
关键词:
消费行为 商业道德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李淑云 单薇
本文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和消费者参与调查问卷,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通过设计结构变量和测量潜变量,并以SEM和GSEM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和回归系数。研究发现感知收益、感知易用、信息搜索、合作行为和共创价值的提高,及感知风险的降低,能够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从SEM分析扩展到GSEM的Logistics分析,全面论证了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和相关潜变量的分析,发现了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途径及消费者本身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和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斯华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网络金融产品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多项权利如消费选择权、平等交易权、结社权、监督权得到更好的实现,但同时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求偿权等权利更易遭受侵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从健全法律框架、完善监管体系、畅通投诉受理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慧
一是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正逐步加强,但互联网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仍然欠缺,尚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群体相比传统金融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薛然巍
随着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凸显。互联网行业风险和保险行业风险的叠加,使得互联网保险消费者面临着个人信息被泄露、在线交易不公平以及理赔诉求难实现等一系列问题。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仅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行业组织的参与、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还需要更健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