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557)
2022(9501)
2021(9048)
2020(7663)
2019(17513)
2018(17516)
2017(33801)
2016(18418)
2015(20738)
2014(20790)
2013(20651)
2012(18913)
2011(16889)
2010(16580)
2009(15055)
2008(14509)
2007(12328)
2006(10710)
2005(9064)
作者
(53006)
(43834)
(43676)
(41502)
(27883)
(21103)
(19793)
(17406)
(16573)
(15558)
(15269)
(14636)
(13856)
(13791)
(13405)
(13389)
(13355)
(13141)
(12576)
(12406)
(11035)
(10574)
(10469)
(9979)
(9791)
(9747)
(9726)
(9563)
(8869)
(8806)
学科
(70384)
经济(70301)
管理(51920)
(49102)
(41695)
企业(41695)
方法(35914)
数学(29497)
数学方法(29180)
(18976)
(17077)
中国(16911)
(16876)
业经(16678)
地方(14080)
理论(14073)
农业(13136)
(12636)
(11797)
贸易(11792)
(11386)
环境(11232)
(11010)
财务(10953)
财务管理(10935)
(10714)
技术(10678)
教育(10512)
企业财务(10420)
(9952)
机构
大学(259975)
学院(259843)
管理(107683)
(95527)
理学(94174)
经济(93326)
理学院(93126)
管理学(91549)
管理学院(91088)
研究(82760)
中国(59792)
(55295)
科学(54456)
(42620)
(41396)
(41149)
业大(40311)
研究所(38006)
中心(37023)
(36402)
(36102)
师范(36090)
财经(35307)
北京(34872)
农业(32589)
(32096)
(30358)
(30078)
师范大学(29367)
商学(27942)
基金
项目(184808)
科学(145066)
研究(134041)
基金(133918)
(116811)
国家(115791)
科学基金(99684)
社会(83184)
社会科(78688)
社会科学(78670)
基金项目(72825)
(72373)
自然(66688)
自然科(65085)
自然科学(65072)
自然科学基金(63895)
教育(61180)
(60895)
编号(55734)
资助(54898)
成果(43778)
重点(40460)
(40132)
(38582)
(38114)
课题(37230)
科研(35422)
创新(35317)
项目编号(34291)
大学(34269)
期刊
(103308)
经济(103308)
研究(71554)
中国(43997)
学报(42202)
科学(39773)
管理(37337)
(36804)
大学(31394)
(29796)
学学(29546)
教育(28775)
农业(26091)
技术(20674)
业经(18627)
(17191)
金融(17191)
财经(16056)
经济研究(15774)
图书(15124)
(13519)
(13450)
问题(13079)
科技(12968)
理论(12892)
资源(12635)
商业(12403)
实践(12104)
(12104)
(11999)
共检索到35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婷  刘爱利  
本文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周口店遗址为案例点,将行为意向细化为忠诚度和支付意愿,对影响消费者忠诚度和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消费者感知游览质量对感知价值和忠诚度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旅游过程中的感知游览质量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也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消费者满意度对忠诚度和支付意愿既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作为中介变量对后两者产生影响。整体看来,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和满意度是影响支付意愿额度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支付意愿最根本的途径是提升服务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伽红凯   吴嘉玲   卢勇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中部地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生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基于多群组分析,区域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建锋  王纯阳  郭江涛  李文俊  
在界定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资源入手,识别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驱动作用,其中规范环境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其次是认知环境,最后是规制环境;内部资源对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遗产资源是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组织能力,最后是先前旅游经济绩效;制度环境和内部资源共同决定了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但是相较于制度环境,内部资源驱动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力更大;内部资源和制度环境对不同类型责任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新军  田菲  
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登陆世界遗产后都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基本上都是国家5A景区,其规模普遍较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珍贵资源和重要驱动因素。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已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现实诉求。以平遥古城作为研究案例,主要探索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之间的存在关系,首先对平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进行判别,然后尝试构建旅游驱动型城镇化活跃指数模型,并进行阶段划分,进而分析其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通过该研究,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一些规律,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决策和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景明  
一、文化遗产:闲置与潜在需求并存幽深的历史,广袤的大地,智慧的民众,这些都为我国成为文化遗产大国提供了条件,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表面上也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黎梦娜  葛全胜  
从微观动力学角度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影响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对寻求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最优方式,并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有着积极和迫切的意义。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所在地张家界市的酒店企业为研究标耙,基于对不同类型酒店环境行为存在差异性的假设,采用33个环境行为测量指标,从酒店建筑和景观设计、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减量、环保意识沟通、环保管理知识等6个方面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张家界市酒店企业6个度量项目环境行为指标的组均值分别为1.91,2.04,1.77,1.95,1.62,1.45,在环保管理知识、环保意识沟通、水资源管理3个方面的表现较为欠缺;高星级酒店没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爱平  
农户生计多样化与维持传统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旅游发展被认为是弥合二者关系的有效路径。遗产旅游地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可从实践层面揭示旅游发展环境下农户生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文章基于元阳县12个村寨401家农户的研究表明:(1)劳动力就业呈现非农化转移,农户生计由此分化形成务农主导、务工主导、均衡兼营、旅游参与、旅游主导5种发展类型;(2)非农化发展总体上对农地保护与利用形成负面影响,对旱地的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上,对水梯田的利用变化则表现在弃耕撂荒、农地流转、劳动力投入等多个方面;(3)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利用行为改变存在差异,生计旅游化转型的农户其传统农业生产维持不及留守务农农户,劳动力投入与省工性的物质要素投入行为改变明显,但在农地保有与劳动力投入方面优于外出务工农户;(4)旅游的弥合效应与遗产保护学界的理论构想存在差异,研究区弥合效应仅在旅游从业农户群体中有所体现,这类农户根据旅游从业特点、遗产保护要求形成了旅游化兼业模式,生计压力之下对家庭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促成了农户兼顾传统农业生产。遗产保护须多方审视旅游的正反向效应,在遗产保护基础和前提下,维持适度旅游发展规模以保持农户多产兼业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隋丽娜  李颖科  程圩  
通过多维度多指标体系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者感知价值的测量量表,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游客的感知价值差异。研究发现文化遗产旅游者感知价值由效率价值、质量价值、成本价值、服务价值、社会价值与享乐价值六个维度构成,除成本价值与感知价值负相关外,其他均正向影响感知价值。中西方游客在质量价值、成本价值和享乐价值的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阚如良  史亚萍  Hsiang-te Kung  周宜君  
妇女是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的主要参与者,其社会角色变迁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该研究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案例,通过田野调查和定量分析,从经济收入、家庭地位、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妇女参与旅游活动后的社会角色变迁,揭示了旅游业影响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的规律。研究表明,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为妇女创造了本土就业机会,增加了更为直接的显性收入,进而提升了妇女在家庭的劳动地位和决策地位,引发了妇女消费观念、职业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社会互动模式的变化,妇女社会角色变迁为更为复杂的社会身份,但新的社会角色只是妇女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少济  马丽卿  
文化遗产不只是一段静态的"民族记忆"而或被束之高阁的"文化化石",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要求他要"活"在当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以一种"活态"的状态借助产业资源、市场机制去激活其内在生命力。本文以文化旅游产业视角下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价值、保护模式进行研究,试图综合市场价值网络的诸多元素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融合的动态保护模式,使文化遗产通过自身与当下社会间的互渗作用,将文化遗产富含的历史文化精粹重新融入到现代文明之中,同时现代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也将进一步激发文化遗产的创新机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栋栋,陆林  
在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古村落型旅游地的土地利用特点,即整体性、不可变更性、总量有限性和收益较高;并分析了旅游开发前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就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美钰  李勇泉  阮文奇  张舒宁  李蕊  
文化传承式创新是关乎遗产旅游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但目前学术界缺乏对其构成及影响效应的探讨。文章通过扎根理论提炼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结构维度,并生成相应测量量表,进而整合社会与市场视角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承式创新对游客行为的多重影响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首先,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由4个维度(即文化存真生产、文化创意传播、文化活态展示和文化转化创造)和13个要素构成。其次,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兼具社会与市场效应,它能通过体验质量和文化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激发游客遗产保护、价值共创和目的地忠诚。研究结果不仅全面揭示了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影响游客多重行为的理论过程,为旅游地文化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综合视角和方法工具,还推动了中国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发展,为管理者有效发挥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积极效应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松  张捷  唐文跃  杨效忠  蒋志杰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大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文化遗产由于其固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吸引物,尽管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多带有经济利益驱动的色彩,但文化遗产旅游在促进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地方认同及文化的相互理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