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6)
- 2023(10277)
- 2022(8936)
- 2021(8253)
- 2020(7200)
- 2019(16570)
- 2018(16700)
- 2017(31872)
- 2016(17607)
- 2015(20256)
- 2014(20770)
- 2013(20446)
- 2012(19105)
- 2011(17464)
- 2010(17797)
- 2009(16738)
- 2008(16928)
- 2007(15593)
- 2006(13578)
- 2005(12423)
- 学科
- 济(70595)
- 经济(70484)
- 管理(57639)
- 业(53216)
- 企(44582)
- 企业(44582)
- 方法(33434)
- 数学(29111)
- 数学方法(28812)
- 财(24015)
- 农(19844)
- 制(19347)
- 中国(17768)
- 业经(15592)
- 务(15252)
- 财务(15212)
- 财务管理(15165)
- 学(14436)
- 企业财务(14406)
- 贸(13763)
- 贸易(13758)
- 易(13340)
- 农业(12831)
- 体(12754)
- 银(12475)
- 银行(12445)
- 地方(12387)
- 行(11786)
- 理论(11620)
- 融(11474)
- 机构
- 学院(260503)
- 大学(260213)
- 济(105979)
- 经济(103585)
- 管理(98560)
- 理学(84030)
- 研究(83499)
- 理学院(83108)
- 管理学(81709)
- 管理学院(81217)
- 中国(65415)
- 京(54239)
- 财(53942)
- 科学(50331)
- 农(43045)
- 所(42980)
- 财经(41888)
- 江(41377)
- 中心(39465)
- 研究所(38262)
- 经(37644)
- 业大(37443)
- 北京(34243)
- 农业(33760)
- 范(33015)
- 经济学(32775)
- 州(32667)
- 师范(32664)
- 财经大学(30728)
- 院(29749)
- 基金
- 项目(164351)
- 科学(128403)
- 研究(121142)
- 基金(118455)
- 家(102151)
- 国家(101261)
- 科学基金(86525)
- 社会(76105)
- 社会科(72000)
- 社会科学(71977)
- 省(64795)
- 基金项目(62800)
- 教育(56975)
- 自然(55401)
- 自然科(54063)
- 自然科学(54046)
- 划(53871)
- 自然科学基金(53120)
- 编号(50816)
- 资助(48674)
- 成果(42074)
- 部(37076)
- 重点(36887)
- 课题(34819)
- 制(34326)
- 发(34175)
- 创(33848)
- 教育部(31956)
- 创新(31724)
- 科研(31622)
- 期刊
- 济(122436)
- 经济(122436)
- 研究(77146)
- 中国(53504)
- 财(45764)
- 学报(39644)
- 农(38914)
- 管理(35955)
- 科学(35638)
- 大学(30150)
- 教育(28334)
- 学学(28291)
- 融(25291)
- 金融(25291)
- 农业(25154)
- 技术(22885)
- 财经(21318)
- 业经(20681)
- 经济研究(19328)
- 经(18219)
- 问题(15962)
- 业(13505)
- 商业(13265)
- 财会(13223)
- 版(13013)
- 理论(12852)
- 技术经济(12844)
- 贸(12699)
- 图书(12097)
- 统计(11946)
共检索到393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军
反悔权制度即冷静期制度在其他国家及地区立法中早已有之,该制度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权益具有特殊保护功能。反悔权制度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领域鲜有提及,也鲜为人知。文章对反悔权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立法现状与实践,认为在现今消费者主权时代,我国应当适度修正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反悔权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消费者 反悔权 反悔权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秋娜
反悔权是主要发达国家都确认的消费者权利,在我国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制度需求。一方面,随着我国电视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新兴销售手段的出现,消费者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还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因此,反悔权制度的确立能使消费者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除合同,从而避免利益受到损害。但是,反悔权需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其行使方式、时间等都有限制。
关键词:
消费者 反悔权 构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钱玉文 章进
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变迁趋势是从约定权利状态发展到法定权利。消费者反悔权的确立有其必然性,它不同于产品"三包规定",消费者反悔权已超越民事权利范畴,它属于经济法权利范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时,可考虑确立消费者反悔权,内容包括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消费者反悔权的行使方式和法律效力、消费者反悔权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消费者 反悔权 确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詹庆 金励 刘晓
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直是政府监管直销的首要目标,其中直销交易消费者反悔权是针对直销的特殊性,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特别规定的。本文通过22省市1238份问卷,调查受访者对直销交易消费者反悔权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点,利用统计检定分析做初步的探讨。得出结论:法律赋予直销交易消费者反悔权,有助于树立消费者购买直销产品的信心,但比之于传统店铺式交易,消费者仍存在较多的顾虑。因此,法律必须完善直销交易消费者反悔权的细节性构建,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
直销 消费者 反悔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米新丽
后悔权制度作为一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制度,能够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交易不公平、减少非理性消费带来的浪费或损失,其行使并非对经营者不利,而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完善。所以,该制度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属于一种理性选择。同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可以对该制度进行合理构建,要明确其适用范围、行使期限及起算期间,防止消费者的滥用,以实现交易公平。
关键词:
消费者 消费者合同 后悔权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芳芳 周庭锐
本文旨在探析后悔的过程对后悔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所需的条件,并揭示过程中所包含的对后悔产生影响的实质因素。通过实验设计,证明在消费者对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过程会对后悔产生影响。并且,是过程中顺序的差异影响到后悔,而过程中的比较项结果的差异大小并不影响后悔,最后讨论了这一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后悔 过程 结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金华
消费者信用信息权的基础是控制私人信息的权利,即拥有知情权、防范权和修改权;正是这些权利受到了由于联合征信而使个人信息成为商品的威胁;国家应高度重视信用征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征信机构来说,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其服务目标。
关键词:
消费信用 信用信息权 个人信息 征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振彪
文章评介了西方消费者增权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费者增权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消费者增权在民众中存在的不均衡状况,政府是消费者增权的重要主体,应通过创新制度,切实赋予和保障消费者的就业权、收入权、选举权、诉讼权等经济政治权力,实现社会整体的消费者增权目标。
关键词:
消费者增权 制度创新 政治经济权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瑛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做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消费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致使消费者知情权遭受侵害的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关键词:
消费者 知情权 立法现状 法律保护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青文
德国的消费者撤回权是指消费者订立特定的消费者合同之后,在一定期间内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订立的合同表示后悔,并通过撤回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使该合同归于无效的权利。它本质上属于形成权,但又不同于其他形成权,是在前提条件和法律后果上比较特殊的法定解除权。赋予消费者在缔结特定合同后享有撤回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保护消费者的需要,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势所必然,但这一制度的建立必须以消费者概念和消费者合同概念的确立为前提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锋
本文在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消费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金融消费者仅限于自然人;第二,金融消费者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第三,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弱势地位是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概念界定 弱势地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春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最经典的术语之一,具有主观性、可计量性、递减性、可再生性等主要特性。通过效用论来论证理性的消费者能够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自己的最大欲望,推导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新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还不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制度 现状 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建勋
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二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失衡。纠正这种失衡,需要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进行身份调整与角色嬗变,实施偏重保护,即以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与受教育权以及金融机构保密义务及说明义务为重点平衡双方权利义务;同时进行统合主义的金融监管改革,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金融ADR为重点构建多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完善金融市场约束机制,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陈峰
金融消费者保护这一命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早在1995年,英国学者迈克尔·泰勒(Michael W.Taylor)就提出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维护金融稳定并列作为金融监管的两个目标,即双峰理论(Twin Peaks)。作为该理论发源地的英国,其监管当局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改革,并通过《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监管目标,但监管方并没有采用双峰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