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4)
- 2023(7695)
- 2022(6155)
- 2021(5564)
- 2020(4874)
- 2019(10561)
- 2018(10447)
- 2017(20530)
- 2016(10746)
- 2015(11893)
- 2014(11750)
- 2013(11921)
- 2012(10711)
- 2011(9225)
- 2010(9472)
- 2009(9195)
- 2008(9462)
- 2007(8785)
- 2006(7931)
- 2005(7224)
- 学科
- 业(73839)
- 企(70111)
- 企业(70111)
- 管理(54039)
- 济(53782)
- 经济(53593)
- 业经(25192)
- 方法(23510)
- 财(22629)
- 农(21110)
- 务(18652)
- 财务(18644)
- 财务管理(18635)
- 企业财务(17644)
- 农业(15835)
- 数学(15591)
- 数学方法(15535)
- 技术(14568)
- 策(12746)
- 企业经济(12343)
- 划(11990)
- 和(11818)
- 制(11688)
- 理论(11173)
- 中国(11144)
- 经营(11118)
- 技术管理(9978)
- 体(9741)
- 决策(8893)
- 体制(8743)
- 机构
- 学院(164243)
- 大学(156293)
- 济(73827)
- 管理(73130)
- 经济(72722)
- 理学(62769)
- 理学院(62301)
- 管理学(61763)
- 管理学院(61453)
- 研究(43995)
- 中国(37947)
- 财(36365)
- 京(31235)
- 财经(28754)
- 经(25995)
- 江(25585)
- 农(24688)
- 科学(22959)
- 商学(22613)
- 商学院(22442)
- 经济学(21275)
- 所(20958)
- 财经大学(20927)
- 业大(20366)
- 中心(20342)
- 经济管理(20037)
- 州(19853)
- 北京(19345)
- 经济学院(19195)
- 农业(19034)
- 基金
- 项目(100284)
- 科学(82517)
- 研究(77430)
- 基金(75470)
- 家(62381)
- 国家(61652)
- 科学基金(56800)
- 社会(54142)
- 社会科(50349)
- 社会科学(50329)
- 省(40239)
- 基金项目(40077)
- 自然(35243)
- 自然科(34527)
- 自然科学(34520)
- 教育(34413)
- 自然科学基金(34017)
- 编号(31526)
- 划(31001)
- 资助(29595)
- 业(28623)
- 创(24504)
- 成果(23546)
- 部(22766)
- 制(22070)
- 创新(21717)
- 国家社会(21710)
- 重点(21072)
- 人文(21047)
- 发(21031)
共检索到248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胥 杨荷 毛中根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企业对消费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探究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1)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会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同时还通过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消费,由此产生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5%。(2)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作用还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某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者占该地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比重超过一定的门槛值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效应"相对于"搭便车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消费促进作用随时间逐步增强,具有长期性。为此,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长效机制,督促和鼓励更多企业履行"守合同重信用"社会责任,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子纲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权益 保护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杜湘红
按照近年兴起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本文提出我国当前完善外部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消费者参与的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消费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红玲
消费者愿意对哪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给予更多的支持,是企业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揭示了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希望能为企业构建社会负责形象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消费者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旭
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企业社会责任高的公司,会降低负债程度,来减少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可能的破产风险的担忧。本文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社会责任数据对其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责任总评分越高的公司,其负债程度越低,支持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此揭示了企业资本结构和社会责任高低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负债 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炜 穆涌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再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设计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以期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兴南 王健
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新发展,它充分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现代物流企业是由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这些利益相关者接受契约的约定,确保契约联合体的正常运转,维护联合体的合法权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维护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物流企业要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诉求,拓展履行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路径。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 物流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蔡茂华
本文回顾并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基于理论分析探讨利益相关者相应的权责,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并从企业动态履约的本质和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角度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重新构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性有意探索:既保留"三权分立"的治理框架,又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方面还考虑到精英执政、政府、内外监督机制的融合。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 企业治理 监督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虹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管理国际化的今天,企业履行其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已不再是企业的被动责任,而更多是企业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意愿。本文从国外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入手,结合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广义概念内容,并指出了企业长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对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政府,社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广军 边宁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实现股东利益的同时关注其它利益相关者。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入手,在研究企业与各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企业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梁志钢 尹开国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论必将受到强烈的挑战,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和丰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内容,以及从实践上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 理论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支武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经历了狭义企业社会责任(CSR1)、企业社会回应(CSR2)和企业社会表现(CSP)等几个不同阶段。相关利益者概念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可概括为描述主义理论、工具主义理论和规范主义理论,后来发展为一体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两者走向结合,并发展出了用相关利益者关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思路。两者结合,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在经营上对所有相关利益者所产生的影响负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盈 钟锦文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争论入手,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同一性,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契机。进而提出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是获取自身利益、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一分子,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承担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开国 施婷婷 汪莹莹
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双向互动机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契约性质、关系强度不同,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影响能力。本文在提出利益相关者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力机制模型基础上,具体分析各类主要外部、内部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