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8)
2023(12273)
2022(10844)
2021(10260)
2020(8765)
2019(19632)
2018(19692)
2017(37361)
2016(20411)
2015(22781)
2014(22155)
2013(21861)
2012(19948)
2011(17960)
2010(17881)
2009(16203)
2008(15594)
2007(13547)
2006(11696)
2005(10033)
作者
(57437)
(47606)
(47446)
(45228)
(30540)
(22928)
(21560)
(18749)
(17952)
(17000)
(16352)
(15965)
(15074)
(15039)
(14667)
(14487)
(14404)
(14246)
(13632)
(13604)
(11886)
(11707)
(11413)
(10838)
(10792)
(10676)
(10666)
(10445)
(9610)
(9570)
学科
(74486)
经济(74406)
管理(61914)
(60420)
(51694)
企业(51694)
方法(35045)
数学(29743)
数学方法(29416)
中国(20326)
(20139)
(19068)
技术(18756)
业经(18186)
(16660)
地方(15304)
理论(14014)
农业(13724)
(13572)
贸易(13563)
(13417)
(13104)
技术管理(12989)
(12758)
(12228)
财务(12169)
财务管理(12151)
(11776)
环境(11765)
银行(11733)
机构
大学(279014)
学院(278689)
管理(115000)
(106950)
经济(104546)
理学(100318)
理学院(99223)
管理学(97596)
管理学院(97094)
研究(91296)
中国(66649)
(59300)
科学(58144)
(47444)
(45675)
(44694)
业大(42810)
研究所(41922)
中心(41250)
(39551)
财经(38485)
北京(37425)
(36781)
师范(36435)
农业(35166)
(35017)
(33310)
(32747)
技术(30502)
经济学(30486)
基金
项目(196538)
科学(154608)
研究(144322)
基金(141218)
(122971)
国家(121855)
科学基金(105190)
社会(89398)
社会科(84601)
社会科学(84580)
(78648)
基金项目(75915)
自然(69247)
自然科(67683)
自然科学(67666)
自然科学基金(66467)
教育(66042)
(65436)
编号(59263)
资助(56961)
成果(47266)
(45283)
重点(43284)
(42493)
(41561)
创新(41423)
课题(40791)
科研(37425)
项目编号(37144)
大学(36655)
期刊
(116152)
经济(116152)
研究(80495)
中国(53099)
学报(44760)
管理(43299)
科学(40989)
(40048)
(34325)
教育(34260)
大学(33304)
学学(31136)
农业(28369)
技术(24483)
(21911)
金融(21911)
业经(20369)
经济研究(18693)
财经(17665)
图书(16324)
科技(16208)
(15370)
(14971)
问题(13961)
技术经济(13898)
理论(13843)
商业(13268)
实践(12890)
(12890)
现代(12672)
共检索到399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张鑫  焦一涵  
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消费者基于在评价新产品之前所形成的抗拒创新的一般倾向,或是在对新产品做出评价之后所形成的负面态度,而产生的对创新的负面反应。消费者创新抗拒作为阻碍创新采纳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营销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概念和类型,分主动创新抗拒和被动创新抗拒探讨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原因和后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克服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张鑫  焦一涵  
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消费者基于在评价新产品之前所形成的抗拒创新的一般倾向,或是在对新产品做出评价之后所形成的负面态度,而产生的对创新的负面反应。消费者创新抗拒作为阻碍创新采纳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营销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概念和类型,分主动创新抗拒和被动创新抗拒探讨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原因和后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克服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涛  付欢  
新产品扩散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其中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新产品扩散风险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确定了网络社区中的关键角色——意见领袖,提出了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入度、点出度及抗拒情绪与社区成员创新抗拒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假设,实证研究了网络意见领袖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出度和抗拒情绪都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正相关,而意见领袖的点入度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无相关。为社会网络环境下企业新产品推广提供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涛  刘璇  
调查显示,几乎全球的消费者还是最信任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价。而网民搜索网络评价时,更趋向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本文提出了基于负面口碑信息-感知价值(风险)-决策行为(创新抗拒)的研究框架,更直观地描述了网络负面口碑的内容属性、消费者感知风险与感知价值及消费者创新抗拒行为的内在关系。通过实验完成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负面口碑内容涉及的产品属性的重要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采用新产品的价值和风险的感知,进而会影响其创新抗拒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涛  刘旭青  
新产品和技术在扩散中会受到消费者抗拒,产生创新抗拒。相对于网络正面口碑而言,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力更大。文章依据信息性影响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创新抗拒影响的机理模型,以中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为例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感知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产品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产品态度对拒绝购买和反对购买影响显著,对延迟购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文婷  涂荣庭  周志民  
探究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采用行为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水平和创新抗拒水平共同影响他们对新产品和旧产品的行为意向,进而导致四类不同的新产品采用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炳成   赵静怡   崔梦洁  
社交新零售是满足消费者购物新需求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但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其存在抗拒心理和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为研究情境,分析该情境下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形成路径及应对策略。首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消费者创新抗拒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消费者创新抗拒可分为三类,包括拒绝使用、延迟使用以及抗拒破坏。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前因包括表面印象形成以及失败体验两个主范畴,其中,表面印象形成包括污名印象和惯性思维两条路径,失败体验包括模式体验认知和社交情感迁移两条路径。其次,本文对识别出的四条路径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四条路径皆具有合理性与普适性。最后,针对这四条路径,本文结合现实案例,提出了企业应对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有效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涛  蔡玉婷  
调查显示,几乎全球的消费者都最信任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论。网民搜索网络评价时,更倾向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然而网络环境下众多的负面口碑,既可能是情绪化言论,也可能是理智分析。本研究建立一个模型框架来直观描述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的情感动机因素、信任、创新抗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的情感因素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口碑的可信度,而网络负面口碑的发送者动机因素里,利他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口碑可信度。但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情绪化会对负面口碑的可信度有负向影响和负面口碑可信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延迟购买的可能性等两个假设不成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娟  游静  
信息个性化推送一方面能提高消费者的信息检索效率,另一方面其形成的"信息茧房"效应又使得信息窄化,从而阻碍了消费者查找信息,使得消费者对其的采纳意愿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分析消费者对信息个性化推送的采纳意愿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心理抗拒理论为基础,构建消费者对信息个性化推送的采纳意愿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信息、情境和消费者三个因素对消费者心理抗拒和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个性化特征能减弱消费者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信息窄化和消费者的负面经验能显著引起消费者对个性化推荐信息的强迫性感受、操纵意图推断和感知目标障碍。强迫性感受、操纵意图推断和感知目标障碍显著阻碍了消费者对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的采纳意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永   谭灏哲   马君  
人工智能开始取代技术岗位,加剧了资质过剩在组织中的存在,而智能驱动的创新日益决定企业存亡,引导资质过剩员工立足岗位创新是因应之策。然而,创新作为高失败风险的活动,被领导喝止是一种常态,资质过剩者会不会冒着抗令风险持续创新?鉴于资质过剩员工具有重塑自我价值的动机以及开展创新必备的时间精力保障,本研究基于心理抗拒理论,考察了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内在职业目标与证明自我能力动机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研究对长三角地区16家企业486名员工进行二阶段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资质过剩感对抗令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在职业目标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3)证明自我能力动机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且部分中介内在职业目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本研究揭示了资质过剩的员工具有抗拒心理和恢复积极自我的强烈动机,也为管理实践中有效发挥员工资质过剩感的积极作用、适度引导员工抗令创新行为提供了启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钧  关潇汇  陈婷婷  
运用心理抗拒和两阶段决策理论,通过三个2×2实验,分析电商平台个性化推荐时机、方式和契合度对消费者心理抗拒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浏览阶段采用基于隐式反馈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操纵意图和感知隐私侵犯,决策阶段采用基于显式反馈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操纵意图和感知隐私侵犯;推荐契合度较高时,决策阶段的推荐和基于隐式反馈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操纵意图和感知隐私侵犯;推荐契合度较低时,浏览阶段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操纵意图和感知隐私侵犯,基于显式反馈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操纵意图,基于隐式反馈的推荐更易引发感知隐私侵犯;感知操纵意图和感知隐私侵犯对心理抗拒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萍  程岩  
电子商务中的主动推荐会干扰消费者的在线购物进程,根据心理抗拒理论,不恰当的主动推荐会威胁消费者购物的感知自由,从而引起他们的心理抗拒反应,这影响了消费者对推荐的接受程度乃至整个电子商务网站的满意度。本文结合强迫性感受理论和操纵意图推断理论,通过情境实验分析了推荐信息的参考组以及消费者的感知时间压力对在线推荐中消费者心理抗拒反应及其接受主动式推荐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参考组和时间压力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于推荐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进而影响消费者对推荐内容的接受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电子商务网站以恰当的方式提供主动式推荐服务,降低消费者的心理抗拒反应,最终取得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与提高电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慧  魏静  刘燕  
虽然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但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空间距离究竟能否对顾客在线分享意愿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空间距离和消费者抗拒体验对消费者朋友圈分享奖励计划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察在不同空间距离下的朋友圈分享奖励计划对消费者的影响,结果发现远空间距离比近空间距离带来更低的消费者心理所有权、更高的感知社会成本和更低的分享意愿,同时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社会成本是空间距离对分享意愿影响的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实验二主要考察消费者抗拒体验在空间距离与消费者反应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再次证实了远空间距离和近空间距离对消费者的差异影响,并证实了抗拒体验在空间距离与消费者反应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抗拒体验强的消费者比抗拒体验弱的消费者在空间距离对心理所有权、感知社会成本和分享意愿的影响上差值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