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9)
- 2023(15890)
- 2022(13679)
- 2021(12892)
- 2020(10560)
- 2019(24378)
- 2018(24158)
- 2017(45924)
- 2016(24573)
- 2015(27779)
- 2014(27670)
- 2013(27715)
- 2012(25814)
- 2011(23643)
- 2010(23625)
- 2009(21622)
- 2008(20921)
- 2007(18138)
- 2006(16273)
- 2005(14706)
- 学科
- 济(107509)
- 经济(107388)
- 管理(67647)
- 业(65886)
- 企(52305)
- 企业(52305)
- 方法(43856)
- 数学(37834)
- 数学方法(37495)
- 中国(33298)
- 农(29133)
- 地方(25175)
- 业经(23609)
- 财(22796)
- 贸(21640)
- 贸易(21623)
- 学(21205)
- 易(20979)
- 农业(19737)
- 制(18536)
- 银(17344)
- 银行(17304)
- 融(17218)
- 金融(17217)
- 环境(16853)
- 行(16787)
- 和(16682)
- 技术(15698)
- 理论(15467)
- 发(15356)
- 机构
- 大学(353772)
- 学院(350696)
- 济(148531)
- 经济(145592)
- 管理(137796)
- 研究(126909)
- 理学(118495)
- 理学院(117110)
- 管理学(115350)
- 管理学院(114713)
- 中国(96000)
- 京(77429)
- 科学(75790)
- 财(65589)
- 所(63835)
- 研究所(58109)
- 中心(55925)
- 农(55069)
- 财经(52382)
- 北京(50287)
- 江(50017)
- 业大(49557)
- 范(48524)
- 师范(48121)
- 经(47854)
- 院(45820)
- 经济学(44882)
- 农业(42822)
- 州(40890)
- 经济学院(40331)
- 基金
- 项目(236634)
- 科学(186780)
- 研究(175622)
- 基金(172407)
- 家(150538)
- 国家(149004)
- 科学基金(127133)
- 社会(111952)
- 社会科(106115)
- 社会科学(106089)
- 基金项目(90937)
- 省(89537)
- 自然(80736)
- 教育(79638)
- 自然科(78849)
- 自然科学(78831)
- 自然科学基金(77425)
- 划(76294)
- 资助(71165)
- 编号(71107)
- 成果(58293)
- 发(53867)
- 部(53187)
- 重点(52758)
- 课题(49232)
- 创(48760)
- 国家社会(46445)
- 教育部(45859)
- 创新(45456)
- 科研(44598)
- 期刊
- 济(168944)
- 经济(168944)
- 研究(111043)
- 中国(71368)
- 学报(53290)
- 管理(52563)
- 科学(51256)
- 农(51044)
- 财(46398)
- 教育(41389)
- 大学(40664)
- 学学(37868)
- 农业(36115)
- 融(32902)
- 金融(32902)
- 技术(29365)
- 经济研究(28120)
- 业经(27600)
- 财经(25332)
- 经(21753)
- 问题(21470)
- 业(19724)
- 图书(19534)
- 贸(17923)
- 世界(17666)
- 技术经济(16990)
- 理论(16650)
- 科技(16645)
- 国际(16319)
- 商业(16313)
共检索到532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凌
全球化使消费者在当地认同之外形成了全球认同。组合当地认同和全球认同,可形成四种类型的消费者:双认同者、全球认同者、当地认同者和社会疏离者。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全球品牌,前两类消费者有正面评价,表明全球认同是推动消费者偏好发达国家品牌的主要动因;双认同者的评价高于全球认同者,说明全球认同与当地认同属于独立概念,可以共存甚至强化;当地认同者和社会疏离者对全球品牌无明显态度。此外,消费民族中心主义对于发达国家品牌态度有负向影响,但对于双认同者不起作用,显示认同是消费民族中心主义的调节变量。最后,文章探讨了全球认同对中、外企业国际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的管理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阎志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凌 张梦霞
本文以消费文化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消费导向如何影响对于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品牌的态度。结果表明,全球消费导向能够正面影响对发达国家全球品牌的态度,而且全球认同和民族中心主义在其中发挥互补性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明了全球化背景下消费心理对于品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一角度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对发达国家全球品牌的偏好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为中国企业建设全球品牌提出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加封 谢海涛 汪浩
通过消费者全球化品牌的联想测试和语义族分析,设计全球化品牌感知量表;根据调查问卷探索与验证全球化品牌的构念维度,研究感知维度对品牌选择行为的情感反应。结果发现:全球化品牌感知包括全球化光环因子、原产地因子、质量因子与社会责任因子;青年消费者对全球化品牌的社会责任感知不显著,全球化光环因子作为感性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其后是质量因子与原产地因子;原产地因子对全球化品牌的全球化光环因子与质量因子均有直接正向影响。
关键词:
全球化品牌 感知维度 情感反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何佳讯 朱良杰
在中国市场上,诸多国产品牌尝试实施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以迎合消费者需求,但少有研究剖析该定位战略的消费者态度。鉴于此,本文以融入全球元素的中国品牌为研究客体,把消费者世界主义引入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世界主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的偏好,其中介机制为全球神话追求。进一步地,结合中国社会独特的行为规范,本文引入调节聚焦理论,探究预防聚焦和促进聚焦在中介机制中的差异化调节效应。有调节的中介分析表明,预防聚焦负向调节全球神话追求对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偏好的影响效应,而促进聚焦在中介机制中不产生调节效应。总体上,本文深化了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的消费者态度研究,拓展了基于文化内部视角对调节聚焦理论的理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竞争政策中的消费者保护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通过维护和促进竞争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内容,还包括防范与禁止厂商欺诈行为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及运用直接价格干预的方法保护低收入个人消费者的内容。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应专注于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并通过政策目标和竞争例外范围的设定与其他经济和社会政策相互协调,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低收入人群保护的问题,避免竞争政策执行过程中因目标和标准冲突而造成的混乱和低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 ,也为其带来一些深刻的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 ,发展中国家的明智策略是既要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又要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扬长避短 ,加强相互间的团结与合作 ,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民族产业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Jomo K.Sundaram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文华 刘娟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国家正日益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更应审时度势 ,根据中国的国情作出符合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机遇 战略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励 安毓秀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学习先进的金融运作经验;另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由此而来的诸多金融风险。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精心设计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战略,趋利避害,最大限度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这一课题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具有直接参与意义。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双重效应 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伍贻康 钱运春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它给全世界增进经济利益和福利 ,但经济全球化给不同类型的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获利最丰却受损较少 ,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真实的“双刃剑”。从总体上考察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尽管可能加快其工业化和现代化 ,但也同时会带来贫富两极分化以及威胁经济自主和金融安全等一系列极其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 :客观上不平等的全球化结构是主要的 ,但主观上自身发展战略发展的不当和失误也不容忽视。发展中国家要真正获得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首先必须自主自强 ,制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并把握好契机 ,积极顺应、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 ,趋利避害 ,努力争取逐步改变不平等的全...
关键词: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