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5)
- 2023(8221)
- 2022(7216)
- 2021(6770)
- 2020(5918)
- 2019(13774)
- 2018(13996)
- 2017(27077)
- 2016(14737)
- 2015(17029)
- 2014(17776)
- 2013(17501)
- 2012(16525)
- 2011(15103)
- 2010(15559)
- 2009(14627)
- 2008(14961)
- 2007(13929)
- 2006(12130)
- 2005(11038)
- 学科
- 济(63080)
- 经济(63009)
- 管理(46992)
- 业(45020)
- 企(38216)
- 企业(38216)
- 方法(32403)
- 数学(27381)
- 数学方法(27113)
- 财(20177)
- 农(16586)
- 中国(14658)
- 学(14426)
- 务(14076)
- 财务(14045)
- 财务管理(14007)
- 业经(13847)
- 企业财务(13381)
- 理论(13265)
- 制(12784)
- 贸(12031)
- 贸易(12026)
- 易(11584)
- 农业(11114)
- 和(10840)
- 银(10539)
- 银行(10516)
- 地方(10479)
- 行(9910)
- 融(9480)
- 机构
- 大学(225813)
- 学院(224654)
- 济(89082)
- 管理(87325)
- 经济(86991)
- 理学(74326)
- 理学院(73541)
- 管理学(72321)
- 管理学院(71894)
- 研究(68743)
- 中国(55415)
- 京(47334)
- 财(44488)
- 科学(42113)
- 农(36038)
- 所(35356)
- 财经(35319)
- 江(35117)
- 中心(34028)
- 经(31713)
- 业大(31705)
- 研究所(31598)
- 北京(29977)
- 范(29498)
- 师范(29219)
- 州(28706)
- 农业(28222)
- 经济学(27354)
- 财经大学(25911)
- 经济学院(24773)
- 基金
- 项目(138346)
- 科学(107557)
- 研究(102726)
- 基金(99040)
- 家(84811)
- 国家(84048)
- 科学基金(71999)
- 社会(63300)
- 社会科(59791)
- 社会科学(59771)
- 省(54257)
- 基金项目(52372)
- 教育(48492)
- 自然(46261)
- 自然科(45152)
- 自然科学(45136)
- 编号(45133)
- 划(45070)
- 自然科学基金(44382)
- 资助(41331)
- 成果(37904)
- 部(31013)
- 重点(30529)
- 课题(29265)
- 发(28329)
- 项目编号(27884)
- 创(27840)
- 大学(26878)
- 教育部(26776)
- 科研(26539)
- 期刊
- 济(101286)
- 经济(101286)
- 研究(64209)
- 中国(42354)
- 财(38141)
- 学报(34119)
- 农(31418)
- 管理(29438)
- 科学(29417)
- 大学(25028)
- 教育(25008)
- 学学(23081)
- 融(21837)
- 金融(21837)
- 农业(20343)
- 技术(19678)
- 财经(17914)
- 业经(17371)
- 图书(16392)
- 经济研究(16195)
- 经(15300)
- 问题(13186)
- 理论(12858)
- 商业(12222)
- 财会(11950)
- 实践(11869)
- 践(11869)
- 技术经济(11419)
- 业(11262)
- 书馆(11177)
共检索到336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金华
消费者信用信息权的基础是控制私人信息的权利,即拥有知情权、防范权和修改权;正是这些权利受到了由于联合征信而使个人信息成为商品的威胁;国家应高度重视信用征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征信机构来说,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其服务目标。
关键词:
消费信用 信用信息权 个人信息 征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振彪
文章评介了西方消费者增权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费者增权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消费者增权在民众中存在的不均衡状况,政府是消费者增权的重要主体,应通过创新制度,切实赋予和保障消费者的就业权、收入权、选举权、诉讼权等经济政治权力,实现社会整体的消费者增权目标。
关键词:
消费者增权 制度创新 政治经济权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春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最经典的术语之一,具有主观性、可计量性、递减性、可再生性等主要特性。通过效用论来论证理性的消费者能够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自己的最大欲望,推导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理
消费信用关系中消费者的特殊权利探析张理近几年来,我国消费者分期付款或借助银行贷款购买房产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情形已经出现,而且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信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但是我们应注意到,与其他信用形式相比,有关消费信用的法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军
反悔权制度即冷静期制度在其他国家及地区立法中早已有之,该制度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权益具有特殊保护功能。反悔权制度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领域鲜有提及,也鲜为人知。文章对反悔权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立法现状与实践,认为在现今消费者主权时代,我国应当适度修正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反悔权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消费者 反悔权 反悔权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瑛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做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消费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致使消费者知情权遭受侵害的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关键词:
消费者 知情权 立法现状 法律保护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琳诤
当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形式主要是利用网络诈骗,利用通信工具进行诈骗,利用ATM机诈骗。而在相关权益保护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监管机制不完善,援助制度存在缺陷等。为此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银行业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加大金融消费安全保护宣传等。
关键词:
金融消费 网上银行 信息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丽永 周庭锐
知名品牌的仿冒和非法贸易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反仿冒也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传统的反仿冒策略大多针对仿冒品的供给方,而没有关注仿冒品的需求方,缺乏对消费者购买仿冒品行为的理解,也缺乏相应地有效抑制需求的政策措施。本文在整理和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从消费者购买仿冒品的动机、行为意向、购买决策、认知失调处理等方面对消费者购买仿冒品的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深刻理解仿冒品购买行为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制定反仿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仿冒 仿冒品 购买决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锋
本文在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消费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金融消费者仅限于自然人;第二,金融消费者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第三,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弱势地位是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概念界定 弱势地位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课题组 阿达来提·吐尼亚孜 田杰
随着身份盗用、不良信用记录错误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为背景开展调研,指出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维权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征信维权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 征信 维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莉
广告作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然而不同的广告策略对消费者产生的情感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广告策略对消费者情感态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挖掘不同的广告策略类型,并进一步引入自我构建与信息框架两个变量,来探究其在此过程中的异质性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化策略、年轻化策略与多元化策略三类广告策略对消费者情感态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自我构建和信息框架在广告策略对消费者情感态度的影响上均具有异质性。文章丰富了广告策略、情感态度、自我构建以及信息框架的理论文献,旨在为企业的广告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广告策略 情感态度 自我构建 信息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雄奇 赖景生
本文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类型、网络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劣势 ,指出企业必须认识、适应并主动地影响网络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才能在未来的营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网络营销 消费者 心理 行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炜
目前,中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尚未形成普遍共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金融产品、服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系统性法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消费者保护内在机制,尚未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专门的体制、机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应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立法及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消费者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改进客户投诉管理工作,完善适当投资者评估机制,境外机构应遵循当地监管规定。
关键词:
金融 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全成 胡韬 周庭锐
吸引效应反映了个体决策行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是指一特定备择项的加入会令选择集中某一备择项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被选概率提高的一种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吸引效应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策略,探讨了影响吸引效应的主要因素以及吸引效应的形成机理,并对吸引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选择集 相似效应 吸引效应 市场定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巍 卫海英
文章在前人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新顾客价值概念——顾客预知让渡价值、顾客感知让渡价值、顾客期望让渡价值以及一个价值评价指标——顾客价值指数,并利用新的顾客价值概念、顾客价值指标以及顾客价值图阐析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以及购后评价行为。目的在于更加深入系统的解析消费者行为,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