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1)
- 2023(10580)
- 2022(9039)
- 2021(8303)
- 2020(7343)
- 2019(16617)
- 2018(16315)
- 2017(31522)
- 2016(17259)
- 2015(19273)
- 2014(19122)
- 2013(18963)
- 2012(17701)
- 2011(15895)
- 2010(16108)
- 2009(15017)
- 2008(14912)
- 2007(13527)
- 2006(11574)
- 2005(10263)
- 学科
- 济(72801)
- 经济(72709)
- 管理(50057)
- 业(49138)
- 企(39371)
- 企业(39371)
- 方法(35051)
- 数学(31269)
- 数学方法(31049)
- 财(19836)
- 农(19614)
- 中国(16763)
- 贸(15316)
- 贸易(15314)
- 学(15038)
- 易(14901)
- 业经(14206)
- 农业(13222)
- 制(12560)
- 务(12352)
- 财务(12335)
- 财务管理(12301)
- 企业财务(11718)
- 地方(11491)
- 融(11061)
- 金融(11059)
- 银(11031)
- 银行(10978)
- 行(10362)
- 和(10086)
- 机构
- 大学(253463)
- 学院(250675)
- 济(104393)
- 经济(102436)
- 管理(97621)
- 理学(85088)
- 研究(84333)
- 理学院(84132)
- 管理学(82758)
- 管理学院(82315)
- 中国(65001)
- 科学(53771)
- 农(52272)
- 京(52106)
- 财(47698)
- 所(44015)
- 业大(42864)
- 农业(41888)
- 研究所(40466)
- 中心(40226)
- 财经(38949)
- 江(36682)
- 经(35532)
- 经济学(32516)
- 北京(32276)
- 范(30874)
- 师范(30406)
- 经济学院(29748)
- 院(29349)
- 财经大学(29124)
- 基金
- 项目(172152)
- 科学(134641)
- 基金(127452)
- 研究(117584)
- 家(114632)
- 国家(113338)
- 科学基金(95514)
- 社会(76148)
- 社会科(72233)
- 社会科学(72206)
- 基金项目(68547)
- 省(66301)
- 自然(64383)
- 自然科(62946)
- 自然科学(62921)
- 自然科学基金(61884)
- 划(56785)
- 教育(53525)
- 资助(51404)
- 编号(45655)
- 重点(38680)
- 部(38386)
- 成果(36097)
- 发(35870)
- 创(35794)
- 科研(34280)
- 创新(33511)
- 计划(33430)
- 教育部(32453)
- 国家社会(31869)
- 期刊
- 济(108347)
- 经济(108347)
- 研究(68110)
- 学报(47326)
- 农(45857)
- 中国(43091)
- 科学(40421)
- 财(37399)
- 大学(34304)
- 学学(32859)
- 管理(32311)
- 农业(29928)
- 融(26448)
- 金融(26448)
- 财经(19257)
- 教育(18478)
- 经济研究(18248)
- 技术(17730)
- 业经(17720)
- 业(17021)
- 经(16392)
- 问题(14611)
- 版(13653)
- 商业(12836)
- 技术经济(12286)
- 理论(12186)
- 业大(12037)
- 贸(11915)
- 科技(11731)
- 统计(11353)
共检索到35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周程程
文章利用2006~2011年的收入、房价、利率与消费信贷余额等变量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者信心与房价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仍是决定家庭债务规模的重要因素;住房价格与家庭债务的积累具有正相关关系;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名义利率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消费者信心 房价 家庭债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育蕾 吴玥 朱锐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社会互动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不同理论,从社会互动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家庭借贷行为、家庭借贷渠道等视角对社会互动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成员的社会互动正向显著推动家庭借贷行为,并且对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农村家庭。同时,对家庭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行为影响更大,社会互动对城市家庭从民间借贷影响大于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影响,而对农村家庭的两种借贷行为影响则相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翠香 晏冰
本文基于CHFS2011数据,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房产、预期房价对家庭消费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提高了家庭的房屋价值,进而通过"财富效应"促进了家庭消费。在整个消费分布上,住房的"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呈"U"型。对于无房家庭来讲,房价上涨促使其为了购房尽力储蓄压缩消费,从而对消费的影响为负。相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带来的房产增值会提高有房家庭的消费水平。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家庭消费 房屋价值 预期房价 条件分位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再华 胡丹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收入分配和信用配给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探讨家庭收入水平、银行信用供给对家庭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两个维度(收入分配和家庭债务或者信用配给和家庭债务)之间的影响会经由不同的渠道影响第三个维度(信用配给或家庭收入分配),且最终反馈到最原始的影响机制当中,形成稳定的债务—通货紧缩螺旋效应,最终债务规模稳定增加。文章以控制家庭债务规模为目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信用分配 家庭债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栋梁 何翠香 方行明
本文运用CHFS2011数据分析住房及房价预期对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存在正规信贷约束的情况下,自有住房使家庭创业的概率提高2%,房屋价值每升值1万元使家庭创业的概率提高0.3%。对于拥有住房的家庭,预期房价上涨使家庭创业的概率减少23.9%。本文认为住房和房价预期对家庭创业的影响是复杂的,自有住房和房屋价值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家庭创业,而房价预期通过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减少家庭创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颜建晔 张超 祝伟
理论分析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房价上涨具有财富效应,而家庭遗产动机、潜在换房需求会降低房产的财富效应。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预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控制房产交易影响建立面板数据以清晰地刻画房产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遗产动机、潜在换房需求显著降低了房产的财富效应,在控制遗产动机、潜在换房需求的影响后,房产的财富效应显著存在。有房家庭由于遗产动机、潜在换房需求的存在,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被明显抑制,其消费支出上升幅度有限。与此同时,房价上涨会显著增加无房家庭的购房压力,可能产生明显的消费挤出。
关键词:
房价上涨 遗产动机 家庭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文聪 陈力朋 周曼扬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利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与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预期对居民的家庭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当居民预期房价会下降时,其减少家庭消费的可能性会更高。但是对拥有不同房产财富和收入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其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房产财富较少和收入较低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拥有多套房产和高收入的家庭而言,其对房价下降的预期越高,家庭消费支出减少的可能性会越大。
关键词:
房价预期 家庭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葛玉好 张雪梅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房价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选用已婚夫妇结婚当年和结婚5年后的房价分别作为生育一孩和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比较一套房和多套房的相关结论讨论了房价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渠道。本研究发现:(1)房价对生育孩子的概率有显著负影响,房价每上涨1000元,生育一孩的概率将降低1.8%~2.9%,生育二孩的概率将降低2.4%~8.8%;(2)房价推迟了女性的初次生育年龄,房价每上涨1000元,初次生育年龄将提高0.14~0.26年;(3)房价上涨对生育决策的影响理论上存在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两种机制,但现实中挤出效应的影响更大。文章的结论意味着,我国生育率下降与房价上涨有一定关系,政府应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晏冰 方行明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晏冰 方行明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开军 杜昶昱
基于2016年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房价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变动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对商业保险购买的概率,且主要通过房价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促进了家庭保险参与。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内生性以后,研究结果依然显著,利用更换估计方法和扩充样本的方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房价变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地体现在高收入、城镇地区和较高教育水平的家庭群体中。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品房价格 商业保险参与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再华 叶菁菁 郭新华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并验证了财富不平等扩大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素养是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户主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与家庭借贷规模。(2)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素养的提高对信贷约束较为严重的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3)财富不平等对家庭借贷行为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财富不平等的扩大减少了家庭借贷需求,降低了家庭发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再华 叶菁菁 郭新华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并验证了财富不平等扩大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素养是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户主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与家庭借贷规模。(2)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素养的提高对信贷约束较为严重的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3)财富不平等对家庭借贷行为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财富不平等的扩大减少了家庭借贷需求,降低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和家庭负债规模。(4)随着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该大力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注重家庭收入分配合理性,从而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王志强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家庭的实际费率随收入增加而下降,高收入家庭受益于养老保险高回报率带来的终生财富增长,参保能够提高家庭当期消费;而低收入家庭实际费率负担较重,在借贷约束的限制下,参保不能促进家庭当期消费。进一步考察实际费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发现:高收入家庭实际费率偏低,导致保障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低收入家庭因实际费率过高而减少当期消费,两类家庭的消费均偏离最适宜水平。本文研究表明:养老保险改革应当降低缴费门槛,遵循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相匹配、实际费率和家庭适宜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也 补琴 张安全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房价变动对不同类型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预期房价上涨会促进持有住房家庭的消费支出和抑制尚无住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但是预期房价变动对于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调控房价无助于提升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本文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