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0)
- 2023(19805)
- 2022(17013)
- 2021(16015)
- 2020(13145)
- 2019(30303)
- 2018(29955)
- 2017(57964)
- 2016(31517)
- 2015(34862)
- 2014(35105)
- 2013(34149)
- 2012(31413)
- 2011(28197)
- 2010(28276)
- 2009(25460)
- 2008(24768)
- 2007(21852)
- 2006(19125)
- 2005(16863)
- 学科
- 济(120200)
- 经济(120057)
- 管理(92550)
- 业(85395)
- 企(71600)
- 企业(71600)
- 方法(54696)
- 数学(46626)
- 数学方法(45900)
- 农(33947)
- 财(33636)
- 中国(32223)
- 业经(27739)
- 学(27572)
- 地方(23364)
- 制(23144)
- 理论(23126)
- 农业(22602)
- 贸(22034)
- 贸易(22022)
- 务(21373)
- 易(21346)
- 财务(21283)
- 财务管理(21236)
- 环境(20477)
- 企业财务(20170)
- 和(19798)
- 银(19283)
- 银行(19232)
- 技术(18667)
- 机构
- 学院(436481)
- 大学(435265)
- 济(170559)
- 管理(170129)
- 经济(166725)
- 理学(147062)
- 理学院(145398)
- 研究(142550)
- 管理学(142504)
- 管理学院(141712)
- 中国(106820)
- 京(91761)
- 科学(88355)
- 财(81797)
- 所(70739)
- 农(68669)
- 中心(65594)
- 江(65379)
- 财经(64939)
- 研究所(64094)
- 业大(64028)
- 范(59197)
- 经(59039)
- 师范(58644)
- 北京(57634)
- 农业(53411)
- 州(52966)
- 院(52639)
- 经济学(51061)
- 财经大学(48252)
- 基金
- 项目(295947)
- 科学(232733)
- 研究(218822)
- 基金(213309)
- 家(185128)
- 国家(183514)
- 科学基金(158108)
- 社会(136167)
- 社会科(128873)
- 社会科学(128843)
- 省(116231)
- 基金项目(112150)
- 自然(103013)
- 教育(102498)
- 自然科(100556)
- 自然科学(100529)
- 自然科学基金(98671)
- 划(97632)
- 编号(90908)
- 资助(88040)
- 成果(74111)
- 重点(66314)
- 部(65101)
- 课题(62943)
- 发(62776)
- 创(61371)
- 创新(57092)
- 科研(56647)
- 教育部(56098)
- 项目编号(56034)
- 期刊
- 济(188243)
- 经济(188243)
- 研究(128400)
- 中国(83940)
- 学报(68631)
- 财(63763)
- 管理(62987)
- 科学(62251)
- 农(62091)
- 教育(55904)
- 大学(52804)
- 学学(49290)
- 农业(42470)
- 技术(39539)
- 融(38497)
- 金融(38497)
- 业经(32012)
- 财经(31331)
- 经济研究(30108)
- 经(26851)
- 图书(23882)
- 问题(23830)
- 业(21843)
- 版(20854)
- 理论(20361)
- 技术经济(20314)
- 科技(19939)
- 商业(19431)
- 现代(19115)
- 实践(18652)
共检索到64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建明 贺爱忠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花 杨蕙馨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构建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和干预路径模型。据此模型,消费者个体心理感知和社会参照规范是引致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主路径。社会责任第三方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济激励政策等情境变革通过影响消费者个体心理感知和社会参照规范实现干预。而由消费者责任直接效应、营销效应和声誉效应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效应则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策略来实现。只有同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效应和情境变革,才能更好地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实现责任消费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良性互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明 王俊豪
公众日常消费模式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公众的引导和管制,促进其转向低碳消费模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探究影响社会公众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实行低碳消费模式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低碳心理意识、个体实施成本、社会参照规范和制度技术情境这4个主范畴对低碳消费模式存在显著影响。低碳心理意识是前置变量,个体实施成本是内部情境变量,社会参照规范和制度技术情境是外部情境变量,但它们影响低碳消费模式的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低碳消费模式的作用机制模型(即意识—情境—行为整合模型)。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苑艳 陈凯
本文运用关键事件调查法,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引出突显信念,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意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其受内部性与外部性因素共同作用。内部性因素包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主范畴,外部性因素包含产品认知1个主范畴。此外,进一步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绿色购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便利品时主要受到内部性影响,而在购买选购品时,对于信息量的要求高于便利品。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购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突显信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苑艳 陈凯
本文运用关键事件调查法,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引出突显信念,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意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其受内部性与外部性因素共同作用。内部性因素包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主范畴,外部性因素包含产品认知1个主范畴。此外,进一步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绿色购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便利品时主要受到内部性影响,而在购买选购品时,对于信息量的要求高于便利品。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购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突显信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皓玥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剖析影响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公众参与模式的深层次因素,并探究针对性的管制政策。结果发现,公众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成本、生态参与平台和社会参照氛围这4个主范畴对公众参与模式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主范畴逻辑内涵和关键因子,探析其对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方向与影响因素,构建了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机制模式,即"意识-行为"整合模型。最终基于整合模型脉络结构,为政府制定干预路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慧林 蒋依依 王元地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生产行为,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对国家旅游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政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科学引导,促进旅游公共营销绩效的提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局驻外旅游办事处年度工作报告的编码分析,探究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动因、市场调研能力、外部网络协同能力、环境政策干预这4个主范畴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模式存在显著影响。动因是前置变量,市场调研能力和外部网络协同能力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政策干预作为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卫东 江华东 黄丹虹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从网络渠道收集的有关三聚氰胺事件中消费者对于该事件责任归因的认知的相关言论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对于该事件的责任归因的认知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的一些与该事件无关的固有认知偏见影响着消费者对于该事件责任归因问题的认知。本文对于认知偏见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三个假设。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扎根理论 认知偏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蒋晓阳
居民为什么接受或抵制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居民的采纳意愿和使用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山东省J市L区L社区为调查对象,基于对30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阶段,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居民使用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社区环境因素影响居民的认知,居民认知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居民的使用,探明了环境因素、用户个人认知和使用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居民使用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图1。表3。参考文献35。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戚乃媛
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实施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展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仍未得到系统性解释。本文以中央和地方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为什么既要有效授权又要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来探究其创新驱动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的资本经营模式和“功能定位→履职授权”的资本授权模式,两类公司探索并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2)两类公司通过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社会网络关系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能力提升,形成以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路径。(3)利用对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以此完善可能的创新驱动路径选择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双重因素视角探索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创新驱动路径,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胜利 李迎春 张伟
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也逐渐成为科技创新趋势,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集中、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很有必要。采用扎根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提炼相应范畴,进而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结果表明,联盟建设影响因素中,资源投入是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协作动机是促进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驱动,组织环境是实施创新合作的基础性条件,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则是联盟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在联盟构建过程中,协同过程起部分中介桥梁作用,资源投入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 扎根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炳成 张强 黄瑶
在VUCA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裂变现象增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其具体形成路径与机理,无法指导企业实践。选取6家典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商业模式裂变分类模型,探讨每类裂变发生机理。结果发现:VUCA环境能够促使管理者感知到可能存在的事业机会,并为实现事业发展目标进行创新变革,从而促成自我实现型商业模式裂变;组织通过资源有效编排,利用冗余资源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导致资源编排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为了应对外部压力,通过探索多元化市场和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导致外部压力型商业模式裂变。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志龙 杨文 龙晓枫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规范或价值观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大样本调查,通过探讨消费者规范感知、规范认同和规范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主流社会规范影响消费行为的特点及消费者规范理性的形成路径。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消费者行为,帮助中国政府更好地落实社会规范的影响作用,指导企业更有效地实施CSR战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规范 消费者感知 消费行为 规范理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丽君 金铭
人才政策一直是我国抢占人才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积极向好的总体趋势下,区域间人才政策内容同质化与持续加码的财政压力、部分人才专项经费过剩相互叠加,形成当前国内人才政策在内容创新层面的"内卷"困境,亟待寻求政策内容以外新的竞争增长点。以此为出发点,将营销概念引入人才政策,遵循方便取样原则,选择浙江省96名人才政策工作者和人才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深度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提炼出与人才政策营销相关联的6个理论要素。结合访谈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主线与既有理论线索,构建人才政策营销机理模型,刻画人才政策营销发生作用的3条解释路径,即政府行为—人才体验机制、交换机制、主观能动性调节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帅 俞飞滢 周娟 罗兴武
共享经济下半契约型员工流动性高、稳定性差,是影响共享型平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半契约型员工忠诚度的形成机制亟待探讨。本文选取滴滴出行作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的典型企业,结合门户网站公开二手资料和针对滴滴司机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探究共享经济背景下半契约型员工忠诚度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共享经济背景下半契约型员工忠诚度受三大因素影响,即感知企业权益保障、感知企业伦理和感知企业服务质量。其中,感知企业权益保障包括风险防范、福利体系和接单政策;感知企业伦理包括领导人诚信和企业伦理行为;感知企业服务质量包括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结果还发现,感知企业权益保障通过动机水平影响员工忠诚度;感知企业伦理通过企业信任影响员工忠诚度;感知企业服务质量通过负面情绪影响员工忠诚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特征——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农技人员推广导向对农户品牌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模式:概念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
家族跨代创业竞争优势获取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面向高校科研的微信知识服务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探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全球价值链中的网络权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组织惯例构思的探索性开发:基于扎根理论方法
知识型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导游职业污名的形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品牌仪式如何形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