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9)
- 2023(13501)
- 2022(11797)
- 2021(11028)
- 2020(9404)
- 2019(21467)
- 2018(21270)
- 2017(40931)
- 2016(22383)
- 2015(24995)
- 2014(24833)
- 2013(24599)
- 2012(22545)
- 2011(20507)
- 2010(20264)
- 2009(18364)
- 2008(18011)
- 2007(15486)
- 2006(13592)
- 2005(11633)
- 学科
- 济(86536)
- 经济(86435)
- 管理(61899)
- 业(58964)
- 企(48540)
- 企业(48540)
- 方法(43613)
- 数学(37589)
- 数学方法(37202)
- 贸(25245)
- 贸易(25234)
- 易(24442)
- 农(23736)
- 财(21176)
- 学(20715)
- 中国(20601)
- 业经(18897)
- 地方(16533)
- 农业(15351)
- 理论(14545)
- 环境(13761)
- 制(13619)
- 和(13583)
- 务(13514)
- 财务(13454)
- 财务管理(13435)
- 技术(13377)
- 企业财务(12645)
- 划(11812)
- 银(11779)
- 机构
- 大学(323927)
- 学院(320771)
- 济(126981)
- 管理(126461)
- 经济(124451)
- 理学(111213)
- 理学院(109954)
- 研究(108222)
- 管理学(107886)
- 管理学院(107354)
- 中国(77131)
- 科学(70596)
- 京(68051)
- 农(59498)
- 所(55520)
- 财(54310)
- 业大(54024)
- 研究所(51502)
- 中心(47871)
- 农业(47573)
- 财经(45161)
- 江(44532)
- 北京(42308)
- 范(41585)
- 经(41188)
- 师范(41063)
- 院(39026)
- 经济学(37673)
- 州(36285)
- 经济学院(34342)
- 基金
- 项目(228466)
- 科学(177630)
- 基金(166205)
- 研究(159635)
- 家(147951)
- 国家(146767)
- 科学基金(124082)
- 社会(99805)
- 社会科(94635)
- 社会科学(94610)
- 基金项目(89318)
- 省(88682)
- 自然(83999)
- 自然科(82025)
- 自然科学(81997)
- 自然科学基金(80517)
- 划(75738)
- 教育(72698)
- 资助(68546)
- 编号(63857)
- 重点(51228)
- 成果(50280)
- 部(49936)
- 发(47784)
- 创(47385)
- 科研(44666)
- 创新(44253)
- 计划(43652)
- 课题(43362)
- 教育部(42104)
共检索到447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文
汇率变动导致的进出口价格变动影响贸易收支,汇率变动导致的国内消费者价格变动影响贸易收支,汇率的进出口汇率传递与国内消费者价格汇率传递速度与程度不同也会影响贸易收支。本文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传递的机制与路径,对消费者价格汇率传递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消费者价格 汇率传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翁智刚 唐元懋 刘丹萍
本文基于近年来国际收支平衡与传统汇率理论相悖的现象,以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主要从价格刚性、定价策略、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六个视角解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论证了不同汇率传递程度的国家应当采用的汇率制度的差异,以及在汇率不完全的大背景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以稳定国内商品的价格为主。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汇率与贸易收支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卢庆杰
名义汇率改善贸易收支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格传递的弹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传递弹性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共同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在2005年7月汇改前,汇率的进出口价值受美元汇率指数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在汇改后,进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在1996年10月至2013年6月汇率的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进口价值受美元有效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理论和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理论,然后分析了这两类汇率传递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得出,汇率变动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传递的速度和程度,以及两类汇率传递之间的关系。单从汇率传递来看,汇率变动对竞争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大,长期影响较小;对垄断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较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平衡 替代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昱东 徐坡岭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中俄两国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国内价格(CPI)的影响,研究发现:中俄两国本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对本国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若干共性和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二是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程度的绝对值相差无几。差异性方面,一是俄罗斯的汇率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二是,汇率之外的影响国内价格的因素里面中国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俄罗斯受国内货币供给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判定两国应对外部汇率冲击时的表现、内在机制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分析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推进本币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遇到的人民币和卢布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人民币 卢布 消费者价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宏观经济政策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理论上,建立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汇率变化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机制;使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1994年1月-2007年4月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长期内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弹性为-0.268,短期汇率传递水平为-0.006。汇率传递程度较低,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
汇率 消费者价格 汇率传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傅雄广
本文首先在新开放宏观的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的宏观参数模拟得出名义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长期传递弹性,结果表明名义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长期传递弹性在0.13~0.18之间。此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1994~2007年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长期传递弹性为0.14。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实证结果后发现两者的结果较为接近,表明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机制。
关键词:
汇率传递 消费者价格 新开放宏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大平 汤玉刚
如果汇率变动不传递给进出口价格,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也不能影响进出口。本文通过将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分解为汇率的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汇率传递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关系,重新构造了贸易收支改善的汇率弹性条件。然后用中国2005-2009年分类商品的月度面板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各类商品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数量效应和贸易收支效应,以便理解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人民币 贸易收支 价格效应 数量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人民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冬梅
汇率冲击向贸易品价格传递的实质是关于贸易品价格粘性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对汇率传递现象的微观研究渐趋成熟。从不完全传递的微观成因、汇率波动的属性对汇率传递的影响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等三个维度梳理主要的微观理论和实证进展,并指出近年来微观研究发展缓慢的原因及若干理论困境,包括汇率传递的不对称性和商品及国家间异质性的来源不清,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未能在微观理论研究上得以体现。
关键词:
汇率冲击 汇率传递 贸易品价格 价格粘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保护 理论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 李博囡
鉴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以及中间品贸易的增多,本文以日本为例,通过建立三国贸易模型研究计价货币和中间品贸易对汇率传递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日本2010—2018年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日元计价比例越高,汇率传递水平越高;中间品进口额增加,汇率传递水平降低,出口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也降低。此外,日本出口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略小于对出口价格的反应程度。同时,美元计价比例提高后,日本出口产品的目的国家价格和出口量的变动程度均有所增加。目前,通过区域内国际分工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是日本出口商应对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本土化重构的趋势下,不仅亚洲区域贸易规则需要进行更高水平的调整,而且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将大幅提升。
关键词:
计价货币 中间品贸易 汇率传递 日本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林 蓝旻 钟钰
粮食危机期间,跟其他粮食主产国或出口国一样,中国实施了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引入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选取在同时期未实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的美国为参照国,分析了中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对大豆和豆油垂直价格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导致了国内豆油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加快,豆油价格虽偏向均衡,但大豆市场和豆油市场的整合程度下降,豆油价格更加不稳定。为此,国家在实施临时性的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时需要考虑实施相关替代政策,或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以减缓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大豆 贸易政策 价格垂直传递 马尔科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进料加工出口。而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渐进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关键词:
出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