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8)
- 2023(3483)
- 2022(2965)
- 2021(2685)
- 2020(2224)
- 2019(5159)
- 2018(5178)
- 2017(9858)
- 2016(5190)
- 2015(5753)
- 2014(5994)
- 2013(5931)
- 2012(5564)
- 2011(5125)
- 2010(5095)
- 2009(4807)
- 2008(4780)
- 2007(4326)
- 2006(3900)
- 2005(3592)
- 学科
- 济(27647)
- 经济(27611)
- 方法(16326)
- 管理(16020)
- 业(14628)
- 数学(13700)
- 数学方法(13450)
- 企(12856)
- 企业(12856)
- 农(6381)
- 学(6209)
- 财(5859)
- 理论(5828)
- 业经(5104)
- 中国(4861)
- 贸(4364)
- 贸易(4363)
- 易(4160)
- 市场(4082)
- 和(3996)
- 人民(3990)
- 消费(3588)
- 结构(3555)
- 融(3518)
- 金融(3518)
- 务(3502)
- 农业(3501)
- 财务(3491)
- 财务管理(3484)
- 制(3466)
- 机构
- 大学(84379)
- 学院(82319)
- 济(37669)
- 经济(36968)
- 管理(34522)
- 理学(30491)
- 理学院(30213)
- 管理学(29583)
- 管理学院(29446)
- 研究(24543)
- 中国(20005)
- 财(17418)
- 京(17226)
- 财经(14620)
- 科学(13946)
- 经(13343)
- 经济学(12361)
- 中心(11633)
- 所(11545)
- 财经大学(11141)
- 经济学院(11051)
- 北京(10951)
- 江(10879)
- 研究所(10458)
- 业大(10380)
- 范(10175)
- 商学(10124)
- 师范(10115)
- 商学院(10038)
- 农(9849)
- 基金
- 项目(53437)
- 科学(43607)
- 基金(41724)
- 研究(37433)
- 家(35740)
- 国家(35474)
- 科学基金(31693)
- 社会(25957)
- 社会科(24798)
- 社会科学(24792)
- 基金项目(20997)
- 自然(20824)
- 自然科(20427)
- 自然科学(20423)
- 自然科学基金(20050)
- 省(19101)
- 资助(18392)
- 教育(17529)
- 划(16140)
- 编号(14737)
- 部(12541)
- 重点(11506)
- 国家社会(11250)
- 教育部(11167)
- 成果(11153)
- 人文(10860)
- 科研(10444)
- 创(10424)
- 大学(10124)
- 发(9993)
共检索到11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根 尹德才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巨大影响。CPI偏差一般被定义为CPI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差异,CPI偏差问题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来源上看,CPI偏差大致涉及六种类型:商品替代偏差、零售店替代偏差、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公式偏差和权重偏差。从测度方法上看,CPI偏差主要有直接测度和间接测度两种思路。CPI偏差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将为中国提高CPI数据质量和加强价格统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霞
价格指数作为价格调控的参考指标,对决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实际价格指数与价格调控目标产生偏差的原因,根据价格变动的趋势性规律,提出以上年翘尾因素预测新涨价因素,根据经济周期、价格周期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发生的事件来修正预测结果,提高价格指数预测准确性,以期对科学确定价格调控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费价格指数 价格调控 翘尾因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许永洪 朱建平
在经济处于景气阶段的时候,现实中大多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值依然落在不景气区域内,这就产生了指数偏差。本文从乘数效应和消费棘轮效应两个角度证明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偏差的来源,并对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数据进行了实证,发现该指数绝大多数年份处于不景气区间,与美国过去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水平不符,存在指数偏差。为了调整指数的偏差,本文提出了缩放、平移和缩放-平移三个指数偏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提出的三个模型均较好的修正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偏差,三个指数修正模型可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惠民 张厚明
现有PPI和CPI间价格传导关系文献均局限于均值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性讨论,文章借鉴Hafner和Herwartz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重新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并且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不确定性 传导关系 主体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力平 樊纲 胡嘉妮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相互联系并有显著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非因果关系有多种可能情形。本文对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所考察时期内,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后者经过1—3个月左右的时滞对前者的变动作出反应。这个结果很可能意味着,在所考察时期内,在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中,需求方面的因素相对大于供给方面的作用,尽管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都共同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走势。
关键词: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价格传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惠民 张厚明
国内持续的通胀压力使PPI与CPI间的价格传导关系成为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的核心,传导关系的探讨是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本文借鉴Hafner and Herwartz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检验发现,通胀指数PPI到CPI方向只构成不确定性的弱传导路径,而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因此政府应从需求方入手治理通货膨胀。
关键词:
消费者价格指数 传导关系 生产者价格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世标 吴仕勋 朱家荣 赵东方
文章收集了2002~200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月数据,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从时间序列的定义出发建立ARMA模型,利用统计软件sas对模型进行检验,再利用所建立的模型预测2008年的cpi,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控制物价过快增长提供数量化的建议。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消费者价格指数 ARMA 差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德珠
消费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表现出过度消费倾向。流动性约束和"支付的痛苦"可以作为消费者防止过度消费的两个自我保护措施。信用卡类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即期消费、延期支付,破坏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措施的效力,使得过度消费更经常地实现,导致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政府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强制规定信用卡发卡、服务收费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最低标准,教育消费者,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降低认知偏差、锁定消费路径的技术补充,防止消费者信用破产和预防金融风险。
关键词:
短视 双曲线贴现 锁定 信用卡 政府干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苏萍 武文静 马姗子
聚焦国内在线评论呈现出的极度正向偏移分布的偏差现象,探讨在线评论中的中国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单凭基于解释水平的认知差异研究难以体现出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好评返现"等激励消费者发布在线评论的方式的实践价值,同时仅依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研究又不足以说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评价的动态变化。在结合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的形成机制,即认知差异机制和动机机制,同时可以构建消费者自主评价偏差的整合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康
本文发现贺力平等作者《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一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间关系所作的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如权重系数估计、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贺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CPI是PPI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进而由此提出整个文章的结论:在影响以CPI来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中,需求方面因素相对大于供给方面的作用。而本文用与贺文相同的数据,建立VEC模型得出与贺文相异的结论:在短期和长期内,CPI和PPI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本文认为贺文的主要结论是值得怀疑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国祥 刘璐
文章对1999年1月至2018年4月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CPI不是CCI的格兰杰原因,而CCI是CPI的格兰杰原因。通过交叉谱分析精确地测度出CCI领先CPI3.11个月,表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预测能力。并首次通过MS-VAR模型探究CPI、CCI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滞后1期的CPI对CCI有负向作用,影响不显著,滞后1期的CCI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在不同区制下,CPI对CCI的冲击呈负向,CCI对CPI的冲击均是正向,说明二者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CCI对CPI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二者间存在循环传导路径,当信心处于稍低水平时,可通过适度调控物价以提高信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通过构建消费者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五元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无论是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都将导致CPI上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助推CPI上涨,但是外汇储备增长不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伊力扎提·艾热提
文章基于R语言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并用指数平滑模型、SARIMA乘法模型、条件异方差模型和协整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需考虑季节特性对预测值的影响;通过条件异方差模型消除残差异方差性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将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流通中的现金同比增长指数作为外在驱动因素,构建协整模型可以进一步保证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颖
科学准确地预测CPI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文章根据我国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CPI月度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2015年下半年我国的CPI数据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ARI-MA(12,1,2)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我国CPI走势判断的有效依据。
关键词:
ARIMA模型 CPI 预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正生 高伟
本文采用GPH半参数和修正重标极差分析法考察了199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序列存在明显的长记忆特征,即是分数阶差分平稳的。这就意味着,通常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假定消费者价格指数序列是一阶平稳的,会存在过度差分问题,导致时间序列长期特征的扭曲或丢失。进一步地,本文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分数阶差分序列为基础建立ARFIMA模型并进行了短期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