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7)
2023(17903)
2022(15478)
2021(14305)
2020(12263)
2019(27739)
2018(27471)
2017(52883)
2016(28922)
2015(32215)
2014(32083)
2013(31336)
2012(28639)
2011(25623)
2010(25743)
2009(23846)
2008(22254)
2007(19056)
2006(16338)
2005(13661)
作者
(84421)
(70153)
(69933)
(66481)
(44509)
(33933)
(31683)
(27843)
(26722)
(24808)
(23847)
(23678)
(22348)
(22067)
(21776)
(21648)
(21397)
(21018)
(20200)
(20074)
(17714)
(17211)
(17061)
(16112)
(15765)
(15563)
(15483)
(15460)
(14229)
(14186)
学科
(109471)
经济(109347)
管理(84220)
(79102)
(65417)
企业(65417)
方法(55559)
数学(48913)
数学方法(48194)
(31261)
(29494)
中国(27333)
(25439)
业经(23846)
(21115)
贸易(21110)
(20527)
地方(20366)
(20123)
农业(19932)
(19308)
财务(19218)
财务管理(19181)
理论(19100)
企业财务(18216)
技术(17464)
环境(17137)
(16972)
(16921)
银行(16848)
机构
学院(404149)
大学(403440)
管理(159532)
(155574)
经济(152308)
理学(139801)
理学院(138232)
管理学(135224)
管理学院(134527)
研究(131951)
中国(96888)
科学(86448)
(84596)
(75082)
(69813)
业大(67849)
(66840)
研究所(61689)
中心(60575)
农业(59712)
财经(57196)
(57064)
北京(52307)
(52210)
(51542)
师范(50847)
(48174)
经济学(46331)
(46213)
技术(44199)
基金
项目(288886)
科学(225569)
基金(209640)
研究(202134)
(186098)
国家(184590)
科学基金(157713)
社会(126175)
社会科(119595)
社会科学(119562)
(114012)
基金项目(111123)
自然(106862)
自然科(104420)
自然科学(104388)
自然科学基金(102481)
(96314)
教育(94082)
资助(87123)
编号(81228)
重点(64867)
成果(63557)
(62471)
(60070)
(59884)
科研(56503)
课题(56016)
创新(55891)
计划(55068)
大学(53086)
期刊
(159452)
经济(159452)
研究(108172)
学报(73646)
中国(71114)
(66711)
科学(63597)
管理(56597)
大学(54810)
(52924)
学学(52287)
农业(45972)
教育(41514)
技术(34802)
(30959)
金融(30959)
业经(27986)
财经(26673)
经济研究(26443)
(24257)
(22784)
(21104)
问题(20708)
科技(20483)
业大(20257)
统计(19683)
技术经济(18680)
商业(18471)
图书(18456)
(18174)
共检索到563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旭明  
本文认为,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中,与轻度消费者相比,重度消费者会在更大程度上维持对品牌态度、感知质量、购买意向、品牌合意性的认知,因此,基于重度消费者的品牌资产受损程度也更小。这样的结果,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得到解释。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会影响态度,所以危机发生前的重度购买行为会形成对产品的正面态度;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发生以后,虽然客户接收到了负面信息,但为了减少自身的焦虑情绪和不协调感,重度消费者会在更大程度上维持对产品品牌的知识构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正  杨洋  江明华  李蔚  李珊  
企业创建品牌资产需要多年努力,但毁掉它可能仅需一场危机。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说明,对哪种应对策略能有效保护品牌资产这一问题,企业之间没有共识。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用实验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对企业自身而言,最优的是辩解策略,其次是攻击策略和缄默策略,最差的是和解策略;(2)外界澄清的说服力更强,会淡化企业应对策略间的差异,更有利于保护品牌资产;(3)在无外界应对、采取辩解策略时,企业声誉会正向调节企业应对策略对品牌资产的影响;(4)在各种自变量影响品牌资产的过程中,心理风险充当了中介作用。以上发现为正确应对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有效保护品牌资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靖涛  盛宇华  
企业在发生可辩解产品伤害危机后,应该及时选择应对策略来恢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文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维护角度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危机的严重性、危机的群发属性对企业策略选择效果存在调节作用。企业在应对严重且单发的危机时辩解的策略是最有效的。随着危机的严重性减弱,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同样随着群发属性的增加,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伏娥  李文杰  叶青  
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产品伤害危机频繁发生,在影响发讯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受讯企业也带来了溢出效应。本研究按产品伤害危机的可辩解型和不可辩解型责任划分,通过实验研究法,分别检验了在不同类型产品伤害危机情景下发讯企业对受讯企业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并围绕消费者对负面信息感知有用性视角阐述了影响溢出效应的先决条件及可控因素。本文发现:通过消费者对负面信息感知有用性的中介机制,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会对受讯企业产生对比效应,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则会对受讯企业产生同化效应。受讯企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披露可以正向调节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的对比效应,但对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的同化效应结果并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产品伤害危机溢出效应差异的理论扩展,对受讯企业应对溢出效应的具体举措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琳  
网络媒体在产品伤害危机中对消费者与危机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文章基于可接近-可诊断理论,探讨网络环境下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207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中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健康意识在来源国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态度间起调节作用。消费者健康意识越高,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琳  
网络媒体在产品伤害危机中对消费者与危机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文章基于可接近-可诊断理论,探讨网络环境下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207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中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健康意识在来源国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态度间起调节作用。消费者健康意识越高,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姜金贵  张琦  沈丹薇  宋艳  
社会化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产品伤害危机的演化发生了变化。针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前景理论构建收益矩阵,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发现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演化中存在:损失规避态度的变化对企业-消费者利益损失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现象;合理的政府协调补偿会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策略调整,从而有利于危机的快速平息;外界干预对企业-消费者责任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现象,舆论等干预会对企业行为起到责任约束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小龙  苏勇  
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经历衰减、恶化、脱离和终止的演化过程。在断裂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发生变化,对品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实质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消极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受到促进因素和延缓因素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再续经历了从反省、补偿、沟通、接受到恢复的动态过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再续实质是利益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吸引投入,弥补消费者的危机损失,带给消费者促销利益,消费者受到品牌感知利益的吸引而与品牌恢复交易关系。在品牌关系再续的利益机制中,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品牌比较起着调节作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情感投入,使消费者对补偿感到满意和恢复品牌信任,从而修复品牌情感,实现关系再续。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中,补偿期望、公平性和责任归因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受到消费者个体、企业、竞争品牌和社会舆论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认知作用机制和情感作用机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因素对产品伤害危机下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延缓或促进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责任归因、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品牌情感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桂敏  余伟萍  
本研究运用准实验室法探究过失型、蓄意型副品牌伤害危机对品牌组合购买意愿的影响:蓄意型产品伤害危机引发的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和品牌组合购买意愿变动程度显著高于过失型;在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组合购买意愿影响过程中,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井淼  周颖  王方华  
通过271份样本的实验,考察了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证实了品牌资产由品牌知晓、品牌联想、感知质量、品牌态度和品牌忠诚五个维度构成的假设。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资产中的感知质量、品牌态度、品牌忠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品牌知晓、品牌联想没有显著影响。产品伤害危机中,企业不同的反应策略对品牌资产有不同的影响。采取明确肯定的反应策略给品牌态度造成的损失最小,采取明确否定的反应策略给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造成的损失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桂敏  余伟萍  
企业通过主副品牌战略进行品牌延伸,而产品伤害危机频发的今天,使企业享受主副品牌战略优势的同时,风险也急剧加大。本研究引入信息加工及情感迁移理论,运用准实验室法探究受害型、过失型、蓄意型副品牌伤害危机对主品牌的溢出影响:受害型副品牌伤害危机激发的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最低,主品牌评价变动最小;过失型、蓄意型副品牌伤害危机引发的负面情感强度以及主品牌评价变动没有显著性差异;副品牌伤害危机引发的消费者负面情感强度越高,消费者对主品牌评价负向变动越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小龙  苏勇  
产品伤害危机引起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挽回流失的消费者,与消费者再续品牌关系是危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理论与投入模型为理论基础,就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方与消费者关系再续提出了若干项研究假设,构建了消费者-品牌关系再续研究模型,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关系投入对消费者的补救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投入和补救满意对关系承诺恢复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的补救满意对品牌信任恢复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替代品牌品质对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恢复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品牌信任恢复对关系承诺恢复和品牌关系再续意愿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关系承诺恢复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召  杜刚  熊爱华  
基于自我分类理论,文章研究品牌危机类型(能力相关型与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购后行为(重复购买与口碑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以及消费者实际购后行为数据发现,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会导致更高的矛盾态度,从而产生更低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在能力相关型品牌危机下,强自我品牌联结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都显著大于弱联结的消费者,而且强联结的消费者面对本土品牌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要显著高于外国品牌;在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下,强联结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显著大于弱联结的消费者,而口碑传播没有显著差异。文章拓宽了品牌危机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视角,并为品牌商正确认识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群体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