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0)
- 2023(17074)
- 2022(14761)
- 2021(13771)
- 2020(11653)
- 2019(26631)
- 2018(26368)
- 2017(51248)
- 2016(27637)
- 2015(30812)
- 2014(30739)
- 2013(30188)
- 2012(27302)
- 2011(24533)
- 2010(24211)
- 2009(22100)
- 2008(21494)
- 2007(18634)
- 2006(16092)
- 2005(13978)
- 学科
- 济(105663)
- 经济(105504)
- 管理(84168)
- 业(78202)
- 企(66278)
- 企业(66278)
- 方法(51641)
- 数学(45032)
- 数学方法(44431)
- 财(31298)
- 农(28826)
- 中国(26550)
- 业经(24057)
- 制(23224)
- 学(22713)
- 务(19907)
- 财务(19829)
- 财务管理(19789)
- 地方(18829)
- 企业财务(18821)
- 贸(18599)
- 农业(18597)
- 贸易(18592)
- 理论(18188)
- 易(18055)
- 技术(17138)
- 银(16820)
- 银行(16776)
- 和(16676)
- 环境(16646)
- 机构
- 大学(387121)
- 学院(384811)
- 管理(154223)
- 济(153013)
- 经济(149745)
- 理学(134875)
- 理学院(133414)
- 管理学(130958)
- 管理学院(130247)
- 研究(123680)
- 中国(91294)
- 京(80382)
- 科学(75949)
- 财(72896)
- 所(60222)
- 农(59761)
- 财经(58756)
- 业大(57335)
- 中心(57113)
- 研究所(55006)
- 江(54736)
- 经(53538)
- 范(50038)
- 北京(49988)
- 师范(49555)
- 农业(46860)
- 经济学(46828)
- 院(45323)
- 州(44206)
- 财经大学(44120)
- 基金
- 项目(270024)
- 科学(213734)
- 基金(198202)
- 研究(196736)
- 家(172370)
- 国家(170964)
- 科学基金(148142)
- 社会(125232)
- 社会科(118726)
- 社会科学(118698)
- 基金项目(105209)
- 省(104464)
- 自然(97057)
- 自然科(94833)
- 自然科学(94808)
- 自然科学基金(93085)
- 教育(91299)
- 划(88092)
- 资助(81247)
- 编号(79620)
- 成果(63903)
- 部(60322)
- 重点(59981)
- 创(56238)
- 发(55924)
- 课题(54015)
- 创新(52503)
- 教育部(52322)
- 科研(52079)
- 国家社会(51793)
- 期刊
- 济(161277)
- 经济(161277)
- 研究(110295)
- 中国(68775)
- 学报(60887)
- 财(56583)
- 管理(56082)
- 科学(55847)
- 农(53252)
- 大学(47224)
- 学学(44583)
- 教育(41552)
- 农业(36606)
- 技术(32756)
- 融(31415)
- 金融(31415)
- 财经(28645)
- 业经(26845)
- 经济研究(26154)
- 经(24470)
- 问题(20600)
- 理论(19856)
- 业(18455)
- 版(18431)
- 实践(18247)
- 践(18247)
- 科技(18088)
- 图书(17829)
- 技术经济(17495)
- 商业(17078)
共检索到54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少卿 陈金龙
当消费者错过最优折扣价格的购买机会后,在面临次优折扣价格时,他们会倾向于继续不购买,学术界称之为“不作为惯性”。本文从价格公平感的视角探讨这个消费现象的理论解释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价格公平感在高低折扣价格差异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第二、价格公平感以预期后悔为中介影响购买意愿;第三、高低折扣价格差异以预期后悔为中介影响购买意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商家“打折促销”营销策划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财玉
错过购买是一个常见现象,研究者发现错过购买之后消费者倾向于继续不购买,这种倾向被称为"不行动惯性",如何引导错过购买的消费者在将来采取购买行为,具有重要的营销意义。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解释水平的视角出发,以购买意愿测量不行动惯性,研究发现:随着错过购买时间距离的延伸,消费者不行动惯性提高;提高错过购买的目标价值、目标可得性可以降低不行动惯性;但是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短情境下,提高目标可得性能更有效降低不行动惯性,而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长情境下提高目标价值则更能减弱不行动惯性。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并指
关键词:
错过购买 不行动惯性 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游艳芬 符国群
本文以消费者内疚动态变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借助解释学的方法揭示了消费者内疚的变化机制。通过对36个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消费者内疚变化的六种具体形态,并归纳出导致其变化的四种作用机制,包括情绪自然消退、互惠规则、承诺一致和社会支持。每种机制的作用分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操控这些因素来服务于自己的营销实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鸣
2010年,我们公司经营方针中最后一条是"事事果效",凡事要看结果,凡事要讲效益和效率。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结果,别的什么都别说,更不要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结果的运转是空运转,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木
在对行政不作为概念和构成要件厘清的基础上,对英美、日本、法国等国家的行政不作为救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介绍,对我国现有涉及行政不作为的主要立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不作为理论和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不作为 救济 赔偿范围 赔偿方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和原 李景平
领导干部“不作为”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阻碍,亟需得到有效治理。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基础上加入“过去行为”和“外部因素”两个变量对研究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继而基于924名领导干部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假设检验和模型验证。研究发现,领导干部的消极态度、对周围消极评价感知以及对困难程度的感知均对“不作为”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干部的过去行为经历对“不作为”行为意向的影响不够显著,而包括“监督约束”等在内的外部因素除了直接对领导干部的“不作为”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外,还作为中介变量与领导干部“不作为”行为意向共同影响“不作为”行为。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TPB) 领导干部 不作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栾月 李晓义 冯浩妍
本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感知距离的空间维度入手,首先探究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并在食宿两项必需消费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旅游者的宣传信息导向偏好以及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酒店管理人员提供一些营销传播和产品定位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解释水平理论 非惯常环境 消费者偏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汴 邬金涛
信任是保险公司和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的关键因素,由于保险服务的特殊性,信任将显著地影响保险公司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质量。影响信任的前因主要包括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产品的绩效、公司的信誉、满意和共同的价值观。保险公司应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展保险产品的自主创新、提高保险服务的质量、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和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来提高信任度,从而维持高顾客忠诚度。
关键词:
保险公司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关系营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伟 卢东 徐晓曦
传统对公益营销的研究基于理性认知去分析企业与事业契合度、公益营销产品价格、消费者认同、公益事业熟悉度等认知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忽略了公益营销中道德情绪的主导作用。基于公益营销中消费者决策包含道德判断的假设,依据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理论,本文从三种主要道德情绪—感知他人痛苦情绪、赞美他人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公益营销的反应机制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伟 卢东 徐晓曦
传统对公益营销的研究基于理性认知去分析企业与事业契合度、公益营销产品价格、消费者认同、公益事业熟悉度等认知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忽略了公益营销中道德情绪的主导作用。基于公益营销中消费者决策包含道德判断的假设,依据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理论,本文从三种主要道德情绪—感知他人痛苦情绪、赞美他人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公益营销的反应机制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鹤婷 赵冬梅
本文围绕心理距离这一核心问题,以解释水平理论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在线消费者与网络商家之间心理距离的概念;对心理距离的测度因素进行了细分,将心理距离视为由时间距离、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构成,并分析各个因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给出了心理距离测量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关键词:
在线消费者 心理距离 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络的整体结构更为健康、稳定。第三,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部门间传导时滞均在四个月以内,其中城市中各部门的价格溢出时滞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一个月,农村则多为二个月左右。第四,全国、城市、农村的消费价格传导网络结构两两间均具有显著的结构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金梅 胡敏 支卫兵
因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而引起的不作为侵权责任已经成为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典型形态。本文从案例出发,着力研究经营者承担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和违法行为人有过错。
关键词:
经营者 不作为侵权责任 构成要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