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2)
- 2023(3205)
- 2022(2629)
- 2021(2364)
- 2020(2077)
- 2019(4391)
- 2018(4369)
- 2017(8649)
- 2016(4317)
- 2015(4630)
- 2014(4796)
- 2013(4856)
- 2012(4495)
- 2011(4037)
- 2010(4063)
- 2009(3600)
- 2008(3329)
- 2007(3114)
- 2006(2698)
- 2005(2570)
- 学科
- 济(22499)
- 经济(22490)
- 业(18771)
- 管理(16589)
- 企(15246)
- 企业(15246)
- 方法(10812)
- 技术(10749)
- 数学(9753)
- 数学方法(9710)
- 结构(7411)
- 技术管理(6013)
- 农(5815)
- 产业(5565)
- 中国(5205)
- 财(5012)
- 贸(4591)
- 贸易(4590)
- 业经(4560)
- 易(4450)
- 农业(4331)
- 制(3955)
- 人民(3828)
- 学(3806)
- 地方(3574)
- 消费(3574)
- 体(3272)
- 产业结构(3125)
- 水平(2910)
- 消费水平(2896)
- 机构
- 学院(68600)
- 大学(67036)
- 济(32759)
- 经济(32297)
- 管理(27765)
- 理学(24413)
- 理学院(24200)
- 管理学(23880)
- 管理学院(23754)
- 研究(22690)
- 中国(16437)
- 京(13635)
- 科学(13553)
- 财(12616)
- 所(11444)
- 经济学(10551)
- 财经(10545)
- 农(10509)
- 研究所(10504)
- 业大(10102)
- 中心(9907)
- 江(9866)
- 经济学院(9635)
- 经(9597)
- 北京(8484)
- 技术(8424)
- 商学(8362)
- 商学院(8312)
- 农业(8282)
- 院(8252)
- 基金
- 项目(47358)
- 科学(38282)
- 基金(35111)
- 研究(33913)
- 家(30677)
- 国家(30447)
- 科学基金(26603)
- 社会(23096)
- 社会科(22180)
- 社会科学(22176)
- 省(18959)
- 基金项目(18619)
- 自然(16780)
- 自然科(16440)
- 自然科学(16438)
- 自然科学基金(16160)
- 教育(15462)
- 划(15373)
- 资助(13998)
- 编号(12810)
- 部(10908)
- 创(10862)
- 重点(10803)
- 发(10550)
- 创新(10315)
- 国家社会(10026)
- 教育部(9423)
- 人文(9164)
- 科研(8828)
- 成果(8769)
共检索到97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小平
文章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并沿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等路径,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条件。文章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着资源的配置方向;沿着不同的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前沿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效率。当发明专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时,生产者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会提高,这时,可用的科技成果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推动企业突破现有的生产前沿,实现技术创新。由于小企业运营更灵活、竞争压力更大,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市场结构中,消费结构升级更能推动技术创新;而政府主导的研发往往缺乏行业需求等信息,可能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难拉动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在开放条件下,企业还可以通过模仿去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进口越多,模仿的空间越大,这种模仿会提升技术效率,但可能会不利于技术创新。基于1999-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论断成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汪伟 吴化斌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结构 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刚 袁帅 张玉巧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引起了人们对"机器替代人工"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厘清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结构性失业就有重要意义。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会对就业产生促进和破坏两方面的作用,企业对在职员工培训愿望不强和大学教育同市场要求技能错配是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应对这次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应该加大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减小结构性失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结构性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立新 杜玉兰
消费结构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从长远看,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经济充分发展;从短期看,要采取调整收入分配、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鼓励消费、转变消费观念等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尧清
技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可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外貌,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内部组分,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强化旅游产业内部联系,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业组织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机制有利益驱动、技术溢出促动、制度催动等。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应把握旅游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机制,强化其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完善技术溢出机制促进旅游产业技术扩散,驱动旅游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加速人才培养与完善技术创新的产学研体系,强化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智力基础与创新平台建设。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路径 驱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明明 王艳 龚新蜀
本文借助30个省区2001~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制度环境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中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抑制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高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在制度环境具体维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情况、要素市场发育情况和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律健全五项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开放度是关键维度,也是制度改革的关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菁昭 汤文静 匡熠
基于2014Q1-2016Q1时期中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依赖性;互联网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硬性"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软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推动省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邻近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金融和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未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样本期内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阿城 王巧 温永林
基于修正后的非平衡增长模型,构建了智慧城市试点、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并选择中国164个地级市2004-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试点显著提升了获批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但并未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这个结果在更换代理变量、剔除异常值、考虑其他政策影响、调整时间窗口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试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东部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效果更明显;(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试点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实质性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象征性技术进步作为影响渠道发挥的效果不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本文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框架内,把国际生产分割进行内生化处理,揭示了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03~2008年的工业行业数据,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联立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生产率水平提高1%,则技能升级提高0.277%;技能升级提高1%,会在当期使生产率水平提高0.111%,滞后一期使生产率水平提高0.31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潇颖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问题。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晶 江三良 焦勇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实现“双循环”的重点任务,在创新驱动和经济绿色发展要求下,如何从技术进步视角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文章通过采用199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作用;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偏向相互作用,使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作用得到加强;资本偏向程度较强的地区适合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资本偏向较弱或者出现劳动偏向时,需采取较强的环境规制强度。随偏向程度的降低,应逐渐加强环境规制,偏向程度高于1.595时,弱环境规制有利于高级化但不利于合理化;介于1.388~1.595时,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既有利于高级化也有利于合理化;低于1.388时,加强环境规制,将不利于合理化。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偏向 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