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0)
- 2023(16755)
- 2022(14449)
- 2021(13238)
- 2020(11169)
- 2019(25504)
- 2018(25261)
- 2017(48818)
- 2016(25969)
- 2015(28975)
- 2014(29066)
- 2013(28748)
- 2012(26528)
- 2011(24117)
- 2010(24404)
- 2009(22844)
- 2008(22095)
- 2007(19639)
- 2006(17616)
- 2005(16030)
- 学科
- 济(121372)
- 经济(121210)
- 管理(81106)
- 业(71115)
- 企(60468)
- 企业(60468)
- 方法(47613)
- 数学(40253)
- 数学方法(39800)
- 财(30930)
- 中国(29354)
- 农(27717)
- 业经(25842)
- 地方(25722)
- 学(24639)
- 制(23925)
- 理论(19402)
- 农业(18508)
- 贸(18060)
- 贸易(18047)
- 和(17759)
- 融(17480)
- 金融(17477)
- 银(17435)
- 环境(17418)
- 银行(17395)
- 易(17390)
- 体(17379)
- 务(17038)
- 财务(16962)
- 机构
- 大学(380995)
- 学院(376564)
- 济(161084)
- 经济(157756)
- 管理(148230)
- 研究(128501)
- 理学(127712)
- 理学院(126298)
- 管理学(124326)
- 管理学院(123613)
- 中国(95416)
- 京(80723)
- 财(77408)
- 科学(74893)
- 所(63516)
- 财经(60703)
- 研究所(57120)
- 中心(56730)
- 江(55259)
- 经(54989)
- 农(53381)
- 北京(51403)
- 业大(51013)
- 经济学(50141)
- 范(49778)
- 师范(49425)
- 院(46346)
- 财经大学(45017)
- 经济学院(44696)
- 州(44281)
- 基金
- 项目(248877)
- 科学(196960)
- 研究(186146)
- 基金(182083)
- 家(156593)
- 国家(155295)
- 科学基金(134246)
- 社会(120374)
- 社会科(114122)
- 社会科学(114095)
- 基金项目(95761)
- 省(95271)
- 教育(84845)
- 自然(84190)
- 自然科(82179)
- 自然科学(82164)
- 自然科学基金(80667)
- 划(79605)
- 编号(75340)
- 资助(74440)
- 成果(62440)
- 部(55846)
- 重点(55216)
- 发(52754)
- 课题(51836)
- 创(51424)
- 国家社会(49992)
- 制(48997)
- 教育部(48937)
- 创新(47985)
- 期刊
- 济(187361)
- 经济(187361)
- 研究(121550)
- 中国(73044)
- 财(60111)
- 管理(57602)
- 学报(54965)
- 科学(51560)
- 农(48826)
- 大学(42946)
- 教育(41720)
- 学学(40180)
- 融(33514)
- 金融(33514)
- 农业(32974)
- 技术(32075)
- 财经(31164)
- 经济研究(31034)
- 业经(28082)
- 经(26817)
- 问题(23572)
- 技术经济(19275)
- 理论(18577)
- 图书(18174)
- 贸(17347)
- 现代(17234)
- 商业(17047)
- 科技(16965)
- 实践(16492)
- 践(16492)
共检索到569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卫兴华 刘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首元
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是否存在一个明确的函数关系,现有的研究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原因在于微观效用函数存在争议。作为一个新的、可定量计算的效用理论,比例效用理论在风险决策机制、居民效用测算、新最优所得税模型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基于比例效用理论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可计算的宏观消费投资恒等式模型,并且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推导出新的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理论模型和新的居民消费与投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显示,宏观消费投资模型成立,1992年至2011年间中国的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挤出效应,平均边际挤出效应为0.48,投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挤入效应,平均边际挤入效应为1.42。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无瑕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我国政府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在总需求中的占比较低。本文基于消费均衡理论,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时间序列数据,检验1978-2018年间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能够带动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政府消费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需要增大政府消费支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关键词:
均衡理论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络的整体结构更为健康、稳定。第三,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部门间传导时滞均在四个月以内,其中城市中各部门的价格溢出时滞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一个月,农村则多为二个月左右。第四,全国、城市、农村的消费价格传导网络结构两两间均具有显著的结构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凯
本文基于改进的消费均衡理论,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1978~2011年间我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消费是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为0.2933,即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短期内,政府消费增长率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短期弹性是0.1865,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速度达到44.67%。现阶段,我国应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具体建议是:财政政策应向以政府消费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合理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继续加大对文教、科学、卫生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贺京同 杨元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中国作为顺差的重要一方,近年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内外不平衡。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出现内外不平衡的原因在于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消费低迷及消费-投资失调。从支出法GDP构成看,最终消费率在进入新世纪后不断下降,2000年为62.3%,2006年下降到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一、总需求结构与消费不足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基本特征是低(居民)消费、高投资和高净出口。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判定经济是否动态无效率(消费不足与资本积累过度)的方法。(一)总需求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奎
西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自西方国家产生以来 ,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随着时常经济的发展而完善 ,并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弄清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演进规律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转变 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子远 杨义群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国的总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对此,政府消费应当发挥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或者对总消费率的平滑作用。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等措施降低居民支出预期,有效拉动居民消费,或者通过政府消费水平的调整,把总消费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璋 龙少波 廖海勇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北京市政府消费比例过大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降低了对经济拉动的影响力系数。而政府消费内部的不合理,行政管理费用比例过高是挤占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因此,北京市需要降低政府消费的比率,优化政府消费内部结构,降低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加大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提高居民消费,从而更快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雪梅 李慧欣
文章以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山东省为例,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性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晖 王成进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特征使得研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中农业居民消费与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更具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国内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以及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广东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材料。文章通过检验广东省1978—2008年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的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农业居民消费对非农业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冲击作用;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建国 陈漓高
政府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 ,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短期内 ,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 ,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
关键词:
跨期替代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