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4)
2023(9633)
2022(7923)
2021(7301)
2020(6054)
2019(13393)
2018(13185)
2017(26438)
2016(13817)
2015(15303)
2014(15012)
2013(14873)
2012(13212)
2011(11585)
2010(11582)
2009(11173)
2008(10720)
2007(9256)
2006(8200)
2005(7237)
作者
(35897)
(29960)
(29438)
(28584)
(18477)
(13970)
(13630)
(11358)
(10994)
(10513)
(9927)
(9740)
(9217)
(9094)
(9087)
(9021)
(8871)
(8833)
(8650)
(8503)
(7328)
(7105)
(6932)
(6889)
(6688)
(6596)
(6499)
(6484)
(5927)
(5771)
学科
(53236)
经济(53163)
管理(44375)
(40582)
(31846)
企业(31846)
(29192)
方法(24165)
数学(21664)
数学方法(21536)
中国(19933)
(17441)
(14453)
(13214)
财务(13203)
财政(13198)
财务管理(13155)
企业财务(12492)
(12055)
贸易(12050)
业经(12049)
(11757)
(11290)
银行(11286)
农业(11041)
(10747)
(10625)
地方(10277)
(9516)
(9256)
机构
学院(192390)
大学(188862)
(84573)
经济(83047)
管理(73925)
理学(64077)
理学院(63511)
管理学(62641)
管理学院(62293)
研究(57625)
(50893)
中国(46335)
财经(37085)
(36982)
(33570)
科学(31478)
经济学(27885)
(27432)
财经大学(27402)
(27308)
中心(26754)
经济学院(25593)
(24478)
研究所(23994)
(23233)
师范(23072)
业大(23048)
北京(22943)
商学(21860)
商学院(21656)
基金
项目(122893)
科学(97882)
研究(93846)
基金(90677)
(76830)
国家(76185)
科学基金(66388)
社会(63464)
社会科(60359)
社会科学(60351)
基金项目(47693)
(47317)
教育(43101)
自然(39460)
(38866)
编号(38743)
自然科(38579)
自然科学(38569)
自然科学基金(37816)
资助(36379)
成果(30920)
(28116)
国家社会(27029)
重点(26771)
(26268)
(25875)
课题(25658)
人文(25082)
教育部(25051)
(24911)
期刊
(94435)
经济(94435)
研究(61698)
(41923)
中国(32465)
管理(26407)
学报(23833)
(22667)
科学(21942)
(19589)
金融(19589)
大学(19037)
财经(18510)
学学(18031)
经济研究(17956)
业经(17479)
(15916)
教育(15847)
农业(15364)
技术(13763)
问题(12835)
商业(11815)
(11338)
理论(9854)
会计(9526)
统计(9485)
财会(9398)
实践(8799)
(8799)
现代(8791)
共检索到28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明月  臧旭恒  
在传统研究财富效应的文献中,分析路径多为当期资产价值变动对下一期消费的影响,或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而在消费粘性的视角下,消费对外在冲击的调整不会瞬时完成,消费行为存在跨期依赖,资产价值的变动不只对下一期消费带来直接的财富效应,还会波及到后面多期,即冲击是粘性的,财富效应也是可以多期累积的。而累积财富效应的度量则需要计算出消费粘性及直接财富效应的大小。本文采用2000-2012年全国28个省份城镇居民的季度面板数据,估计得出消费粘性系数为0.6左右,总资产与房产的直接财富效应估计结果虽显著,但数值很小,经过多期累积的财富效应分别为0.0014与0.0013。金融资产的直接财富效应较大,但该估计值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大宇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股票市场的财富增加对居民消费有促进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了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存在,而国内的一些研究则不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财富效应。针对这种状况,文章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再检验,结果发现,即使针对城镇居民这一拥有股票数量相对较多的群体而言,仍然没有显示出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对这个结果,文章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新平  熊德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住房资产价值变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即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简要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利用协整等方面理论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收入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收入分配不均促进房价快速上涨,收入向20%高收入阶层过度集中和房价快速上涨只存在单向促进关系;(2)房价的快速上涨和财富分配不均存在单向促进关系;(3)最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快速增长不是房价上涨的促进因素,而房价上涨使得最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收入两极分化。要抑制房价,应缩小收入差距;只有控制房价,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两极分化,房地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延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提高消费方式中,资产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还没有定论,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实证表明我国城镇居民股票资产呈现弱财富效应,房地产资产呈现显著的正财富效应。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股票和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诗  马树才  
文章基于动态效用函数与消费者均衡原理构建居民消费选择模型,依据我国21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探讨了居民对于效用延期不同的两类商品消费行为是否理性的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对于效用延期较短商品的消费更具理性,消费习惯与价格预期均具显著影响;而对于效用延期较长商品的消费行为在2004年以前比较理性,这种逐渐偏离理性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诗  马树才  
文章基于动态效用函数与消费者均衡原理构建居民消费选择模型,依据我国21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探讨了居民对于效用延期不同的两类商品消费行为是否理性的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对于效用延期较短商品的消费更具理性,消费习惯与价格预期均具显著影响;而对于效用延期较长商品的消费行为在2004年以前比较理性,这种逐渐偏离理性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乐长根  辜宏强  
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理论,本文运用我国2003-2010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居民储蓄、股市资产和房地产进行了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差异比较、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铄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性和大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利用1999年-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所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其一,房地产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其二,股票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从居民资产结构的可持续优化、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需求和房地产价格的谨慎平稳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铄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性和大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利用1999年-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所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其一,房地产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其二,股票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从居民资产结构的可持续优化、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需求和房地产价格的谨慎平稳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铄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性和大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利用1999年-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所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其一,房地产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其二,股票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从居民资产结构的可持续优化、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需求和房地产价格的谨慎平稳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认为,引入消费粘性的概念对财富效应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十分必要。在消费粘性的约束下,财富效应可以划分为直接的财富效应和累积的财富效应。通过引入IV并借助于TSLS和GMM的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粘性系数较高,总体资产、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直接财富效应微弱,累积财富效应相对较强,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其政策涵义是,为了扩大财富效应特别是直接的财富效应的效果,货币政策应该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要侧重于干预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并通过建立逆周期的经济调节政策来维持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认为,引入消费粘性的概念对财富效应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十分必要。在消费粘性的约束下,财富效应可以划分为直接的财富效应和累积的财富效应。通过引入IV并借助于TSLS和GMM的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粘性系数较高,总体资产、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直接财富效应微弱,累积财富效应相对较强,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其政策涵义是,为了扩大财富效应特别是直接的财富效应的效果,货币政策应该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要侧重于干预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并通过建立逆周期的经济调节政策来维持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稳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慧  王聪  
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整体水平较低。本文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规模、消费者信心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等对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显著。市场规模和消费者信心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之间是正相关的,而股票市场的波动会抑制财富效应的发挥。所以,我们可以从扩大股票市场规模、构建稳定的股票市场、提高消费者信心等方面加强改善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