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1)
2023(2516)
2022(2172)
2021(1996)
2020(1735)
2019(3834)
2018(3733)
2017(7710)
2016(4091)
2015(4591)
2014(4525)
2013(4709)
2012(4292)
2011(3770)
2010(3648)
2009(3350)
2008(3220)
2007(2942)
2006(2643)
2005(2451)
作者
(9781)
(8148)
(8098)
(7889)
(5073)
(3905)
(3807)
(3119)
(3034)
(3032)
(2991)
(2860)
(2700)
(2664)
(2626)
(2504)
(2483)
(2338)
(2330)
(2197)
(2104)
(2061)
(1975)
(1883)
(1875)
(1856)
(1784)
(1742)
(1654)
(1637)
学科
(21598)
税收(20164)
(19995)
(14087)
经济(14068)
(13355)
管理(11072)
(10409)
收入(10208)
方法(7021)
(6551)
企业(6551)
数学(6523)
数学方法(6498)
财政(6153)
(5283)
(5267)
国民(4658)
人民(4643)
国民收入(4422)
中国(4317)
(4283)
财富(4283)
农业(4178)
分配(3756)
消费(3589)
结构(3388)
(3143)
财务(3142)
财务管理(3133)
机构
学院(53725)
大学(52657)
(25002)
经济(24664)
(20235)
管理(18862)
理学(16498)
理学院(16378)
研究(16149)
管理学(16120)
管理学院(16027)
财经(14040)
中国(13126)
(12710)
(11483)
财经大学(10258)
(9857)
(9378)
经济学(8910)
税务(8824)
科学(8467)
经济学院(8250)
(8178)
(8131)
财政(7210)
(7089)
(6858)
研究所(6745)
中心(6648)
(6577)
基金
项目(32076)
科学(25296)
研究(24660)
基金(24287)
(20254)
国家(20085)
科学基金(17553)
社会(17243)
社会科(16444)
社会科学(16440)
基金项目(12277)
(11432)
教育(10617)
资助(10353)
编号(10314)
自然(9815)
自然科(9628)
自然科学(9625)
自然科学基金(9446)
(9237)
成果(8893)
(7811)
国家社会(7803)
(7230)
(6925)
项目编号(6871)
教育部(6616)
人文(6597)
重点(6595)
大学(6586)
期刊
(28373)
经济(28373)
研究(24393)
(15501)
(15079)
(14520)
税务(13368)
中国(7948)
学报(7163)
经济研究(6588)
财经(6471)
管理(6085)
(5427)
大学(5415)
学学(5205)
科学(5094)
(4562)
(4204)
(4204)
涉外(4204)
业经(4200)
(4073)
金融(4073)
商业(3691)
(3640)
财政(3640)
教育(3287)
问题(3134)
统计(3116)
国际(3016)
共检索到87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洪小东  
消费税的收入归属与其自身特质以及国家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当前的消费税改革,在收入归属上仍应坚持中央税的基本定位,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税所担负的经济调控功能以及地域税源上的巨大差异。消费税无论作为共享税还是地方税都是地方化的表现,而消费税地方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地方的财政收入,但同时也弱化了中央的财政调控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地区财政不均衡。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以及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着重强化中央事权的背景下,消费税更加不宜地方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云  钟媛媛  
营改增后,地区间财政收入不均衡问题愈发凸显。将消费税划归地方税,并选择合适的消费税收入归属原则,可以缓解地方财政收入不均衡。本文在消费税收入归属于地方的假设下,估计两种归属原则下各地的消费税收入分享额,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研究不同行业消费税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均衡程度的影响。考虑到消费税全部划归地方对中央财力的影响,兼顾消费税收入归属地方对地方财政收入均衡性的影响,本文认为,可以选择先将汽车制造业消费税收入按消费地原则在地区间分配;再进一步考虑将卷烟和成品油制造业消费税收入按照消费地原则与生产地原则相结合在地区间分配,以达到地方财政收入均衡性最佳。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靳东升  龚辉文  李平  
"营改增"的全面推广,倒逼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加速,消费税改革成为集中的目标。本文研究比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主要成员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与收入归属问题,指出我国消费税仍应以生产环节征收为主;以消费税弥补地方财政因"营改增",而产生的收入缺口不可行,解决地方财力问题仍需主要通过主体税种的分享方式来解决,但消费税易于源泉控管的部分应税项目可以改在零售环节征收并归入地方税收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董蕾  
不动产税是在保有环节对纳税人土地和房屋等不可移动的财产课征的税。目前,我国尚未开征单独的不动产税,房地产税的试点阶段相关经验总结还不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不动产税收入归属的确定,它是研究完善我国不动产税收制度的首要问题,也是健全地方税体系的关键所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不动产税的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而我国将其划归省级政府后就不再进一步划分了,不动产税收入归属不明确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财税问题。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属性以及我国健全地方税体系的要求,不动产税应划归县(区)级政府,并按照县(区)级财政支出与省以下转移支付的差额确定不动产税的总收入,同时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税收征管权力,使不动产税切实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道树  
实证分析显示,1994—2005年我国省际人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布差异既超过其对应税源分布差异,也超过全部税收收入分布差异。在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下,尤其在"两法合并"实行法人所得税制之后,应当坚持税收归属与税收来源一致性原则,以"分支机构全面预缴、总机构汇算清缴"为基本模式,以"总机构统算应税所得、按比例进行分配、总分机构分别申报纳税"为补充模式,建立科学的地区间企业所得税收入归属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道树  黄运  王春成  
本文在对美国各州就跨州经营征收公司所得税的方式以及州际税收协调机制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的特点,提出在我国建立法人所得税制下,必须坚持税收归属与税收来源一致性原则,妥善处理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与分支机构所在地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观点,并就采用“因素法”对企业跨区域经营所得在总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配以及地区间就跨区域经营的税收管理协调与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许文立  
本文以Richard Abel Musgrave的税权划分原则以及Richard B.Stewart和Wallace E.Oates的环境分权理论为基石,结合我国环境保护事权划分、排污费收入归属现状、地区间排污费收入不平衡状况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四方面的实践背景,参照OECD和EEA国家环境税(费)收入归属划分的经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应选择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共享税模式,将其大部分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政府所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增值税的生产地征收、税负转嫁和货物或劳务的跨地区流转共同构成了税收归属和税负归宿背离的基本条件。鉴于增值税税基的流动性等,应坚持生产地征税原则,但应以居民消费支出为依据对增值税的地方留成部分重新分配,消除税收收入归属和税负归宿的地区间背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莹  徐崇波  
本文区分税负完全转嫁和不完全转嫁两种情形,从MT指数、K指数、Suits指数等多角度,对我国烟、酒、成品油、小汽车等不同消费品的消费税收入分配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烟草类消费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呈现稳定且显著的累退性;酒类消费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呈现累退性,但累退程度逐年减弱;成品油消费税呈显著累进性,且累进性日益增强;小汽车消费税呈较稳定的累进性。消费税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现累进效应,且其正向收入调节作用日益增强。考虑税负不完全转嫁因素后,消费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有所减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彦  张念明  
税收的有效性一方面蕴含着效率、公平与稳定的积极职能,另一方面包含着对产权结构的效益负责的消极职能。税收有效性由国家征税权负责实施,征税权归属构成税收有效性的政治基础,征税权代议制由于在其内部结构中设置了平衡机制而成为实践税收有效性的现代制度基石。伴随着政治结构中利益集团的成型,征税权代议制导致多数联盟对少数者的歧视与强占,为确保税收有效性,需要从程序和实体两个侧面对征税权施加外在的宪法性约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学者们提出的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改革后这些行业的增值税归属,继续执行原来的营业税分成机制,即仍然归属省级及以下的地方政府所有;第二种是将改革后这些行业增值税与现行增值税的分成机制相统一,即按中央占大头、地方占小头方式分成。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羡於  
关于如何构建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广大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历来都极为重视。"营改增"带来的新冲击,又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383"改革方案,提出了"按照消费地原则将国内消费税划为地方税"的改革建议。这一改革建议自从被提出以来,饱受争议。通过梳理该建议提出的背景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发现该改革建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方政府由于分税制和"营改增"造成的财政窘境,但同时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弊端。因此,从短期来看需要慎重落实这一改革设想。但从长远角度考虑,这一方案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彬  
一、教育地方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地方化是指教育权责的一种下移趋势或曰教育分权化趋势.它包括把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权责由中央交给地方,使地方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统筹权并相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要求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本地区发展进步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状况.实行教育地方化,不仅是解决教育经费匮缺状况的权宜之计,更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尤其是总结建国后教育发展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战略的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李梦佳  
本文探讨了我国地区间增值税负担与增值税收入归属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从对比课征增值税常用的两种原则(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入手,比较了1998~2009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地方增值税收入、工业增加值和最终消费的关系,证实了在商品流动时,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完全重合,导致生产地原则下增值税负担与增值税收入归属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这一不对称性会引发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从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在维持生产地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改革增值税的分享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明茹  
近期,部分税收专家和学者呼吁要改革消费税计税办法,由现行的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实现价、税分开,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购买商品中负担多少税收,提高消费税的透明性。上述改革建议,乍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却行不通。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正确理解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